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当孩子抱怨“我没有时间……”

當孩子抱怨“我沒有時間……”

→待辦事項的過濾與篩選

“勇正,我交代你的事做完了嗎?”

“拜託,我哪有時間?你沒看到我事情很多嗎?”

“不對哦!怎麼會是你這孩子在跟我抱怨?我事情才多呢!”

“催、催、催……誰叫媽媽讓我上了那麼多課,這個也要做、那個也要做,要寫功課,要預習、複習,還要準備考試,我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勇正越說情緒愈激動。 媽媽心裡的一把火也熊熊燒了起來。

“我這麼做也是為了你好啊!你以為上這些課不用錢啊?”

勇正手上的考試、作業、待辦事項,總是一波接著一波。 這些永遠做不完的事情就像阿爾卑斯山上的雪一樣—永遠鏟不完。

這也讓母子倆總是為了做不完的事情爆發衝突。

“勇正,我跟你說—”

“你可以閉嘴嗎?”勇正咆哮著。

我們常常把生活填得滿滿的,讓自己喘不過氣。

我在醫院服務時,曾遇過一位前來接受心理治療的小學生。 時媽媽很驕傲地表示,給自己的孩子一個禮拜安排了十三種課程其中有英語、游泳、作文及其他才藝課等。 當然,也包括醫院的心理課。

那時我心想,如果這孩子要先刪掉一堂課,就先從我的心理課開始吧!

倒不是我覺得這孩子不需要被協助,而是,這位媽媽似乎已把心理課當成一種外加課程,像小孩的能力外掛程式一樣。 當下我很清楚,眼前優先需要服務的物件並非孩子,而是這位媽媽。

某次演講場合上,一位媽媽表示自己正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從星期一到五,放學後補習回家,已是晚上十點。 這樣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從晚間九點後的公車、地鐵上,或補習班前停滿的家長接送專車觀察到。

我常常在想,大人的工作時間,若是從早到晚都沒有喘息時間,會是多麼壓迫和辛苦的事,更何況是這些成長中的青少年?孩子被塞了那麼多的事情,還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喘口氣嗎?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檢視時間的運用方式

當孩子總是抱怨時間不夠,家長就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知道如何調整與改善。

我們需要仔細瞭解,在他清醒的時候,時間都花在哪裡?如果他的時間確實都花在你交代的事情上,就得進一步思考,是否給孩子安排了太多的事情?

家長不妨把孩子一天、一周及未來兩個禮拜內所有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下來,包括學校老師對學業、考試、作業的要求,家長對日常生活的要求,孩子本身的興趣和休閒娛樂,以及補習班、託管班、才藝班等。 必要時,斟酌減少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事。

如果孩子把大部分時間拿去做不該做的事,例如我們並不期待他去做的休閒娛樂活動,這時的親子溝通與討論,就得聚焦在他應該做哪些事。

同時,孩子也要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想法、行為模式搞清楚自己到底拖延了哪些事情,而不只是重複強調單一說辭:“我沒有時間。 ”

·刪除多餘的事情

我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要計畫表上有空白處,就想把它填滿。

我讓自己承接太多的事情,把自己壓到快喘不過氣。

過去的我,常自豪這是超完美的計畫,後來才發現我這麼做是非常可笑又愚蠢的,因為那是一種不會過濾、篩選事情,糟糕透頂的時間安排。

我們應該好好檢視孩子每天的待辦事項是否過於煩瑣,是否因為過量的事情而感到身不由己。

小孩需要喘息的空間,才能更有活力地面對那些需要專注的事情。

如果造成小孩拖延的罪魁禍首是我們給了他太多的任務,那麼是時候和他一起討論哪些事情該刪減,讓待辦事項“瘦身”。

至於合理的待辦事項應該有多少,這部分因人而異,但是爸媽與孩子必須彼此清楚,並協調出一個合理的數字。

·留白的藝術

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可運用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有限的,而我們在這些時間空格上填滿多少格,相對地就決定了我們要花費多少心思、體力和時間來處理。

我曾在大學進修部兼課教書一段時間,後來決定放棄講師這份工作。 其中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上課占了我太多時間。 當我取消了那門課,不再兼課,便多出十幾周的空閒夜晚。 在這多出來的時間,我可以安排做其他想要做的事,或是單純地休息。

留白,是一種藝術。 留白,是一種態度。 留白,是一種哲學。 留白,也是一種對待自身生活的看法。 無論大人、小孩都需要一些余裕,適時給自己留白,才有辦法從容面對眼前的待辦事情。

請試著仔細思考與分析,孩子真的有需要在有限的一天內做這麼多事嗎?

很多事情都需要取捨,畢竟一個人的心力、體能、時間、專注力是有限的。太多事情迎面而來,容易讓孩子兩手一攤,大聲宣告:“算了,我放棄了!反正我永遠做不完!”

讓孩子少做一些事情,給他多一些時間專注在眼前的事物,孩子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也會減少一些。別忘了,提出任務的常常是父母自己,一旦孩子在心裡宣告放棄,再讓他動起來,就會更困難。

做好、做滿,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希望孩子把事情做好,或許可以先給他一段空白時間。即便心裡認為每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是真的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得讓他去接觸或完成。

·時間管理的基本概念

時間管理,決定了孩子要把時間花在什麼事情上。而這些事情,大人跟孩子的判斷不一定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父母如此,孩子也是。這當中的差別,往往會讓親子因為彼此期待不同而產生衝突。

先算出每件事情所要花費的時間,再決定毎件事情的先後順序。

孩子要學著有效運用時間、分配時間,懂得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讓他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知道自己在怎樣的狀態、做什麼事情是最低耗能、最有成效的。同時,也讓他知道,只要早點把事情做完、有了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做他想做或喜歡的事情。

“你的時間用在哪裡,就會成為那樣子的人。”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套用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這點毋庸置疑—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孩子需要哪些經驗在時間上是否具有充分的分配與運用能力。當然,如果日常生活中都是由父母來決定孩子要做什麼,孩子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就會少很多。

家長們也要提醒自己,時間管理,並不是要讓孩子在有限時間內塞滿事情,也不是要孩子做更多事、讀更多書。而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能讓孩子充分運用自己和時間的關係。

很多事情都需要取捨,畢竟一個人的心力、體能、時間、專注力是有限的。太多事情迎面而來,容易讓孩子兩手一攤,大聲宣告:“算了,我放棄了!反正我永遠做不完!”

讓孩子少做一些事情,給他多一些時間專注在眼前的事物,孩子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也會減少一些。別忘了,提出任務的常常是父母自己,一旦孩子在心裡宣告放棄,再讓他動起來,就會更困難。

做好、做滿,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希望孩子把事情做好,或許可以先給他一段空白時間。即便心裡認為每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是真的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得讓他去接觸或完成。

·時間管理的基本概念

時間管理,決定了孩子要把時間花在什麼事情上。而這些事情,大人跟孩子的判斷不一定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父母如此,孩子也是。這當中的差別,往往會讓親子因為彼此期待不同而產生衝突。

先算出每件事情所要花費的時間,再決定毎件事情的先後順序。

孩子要學著有效運用時間、分配時間,懂得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讓他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知道自己在怎樣的狀態、做什麼事情是最低耗能、最有成效的。同時,也讓他知道,只要早點把事情做完、有了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做他想做或喜歡的事情。

“你的時間用在哪裡,就會成為那樣子的人。”這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套用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這點毋庸置疑—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孩子需要哪些經驗在時間上是否具有充分的分配與運用能力。當然,如果日常生活中都是由父母來決定孩子要做什麼,孩子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就會少很多。

家長們也要提醒自己,時間管理,並不是要讓孩子在有限時間內塞滿事情,也不是要孩子做更多事、讀更多書。而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能讓孩子充分運用自己和時間的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