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高富帅被喷••节约才是真教养

高富帥被噴··節約才是真教養

1

《非誠勿擾》來了一位男嘉賓,號稱自己是個吃貨。

“有時候,專門為了吃飛到一個地方,點一桌菜,自己一個人吃。 ”

場上趕緊有女嘉賓附和,“我也是,我也是,點好多想吃的,每個吃一點。 ”

這畫面,頗有當年慈禧用膳時的既視感:面前擺了幾百樣菜,老佛爺雨露均沾。

節目現場一派有情人相見恨晚的融洽,倒是主持人保持清醒:

孟爺爺和黃磊都認為,愛吃是個人興趣,但節約關乎品德。

“錢是你的,你想怎麼花怎麼花,可資源是社會的。 ”

“品嘗美食無可厚非,但每次剩大半桌菜不好。 ”

“浪費在任何時候都不值得提倡。

2

在臺灣學習的時候,發現很多臺灣學生喜歡用舊物。

書包磨出了洞還在背,白球鞋磨毛了邊還在穿。 一個破手機,大陸早5年前就淘汰了,還在口袋裡揣著。

聊天時,臺灣同學說,你們大陸學生好有錢,個個用新款的蘋果手機。

也許問話的人沒有惡意,我卻感到汗顏,因為我知道,這動輒幾千塊的高科技,沒幾個大陸學生是自己掙錢買的。

倒是我認識的這些臺灣朋友,每天放了學去7-11打工,一個月能掙兩三千。

越掙錢越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這些孩子都一頂一的“摳門”:

出門很少打車,搭公交捷運,騎自行車或者小摩托;

很少大吃大喝,即便聚餐,也都非常簡單;

什麼都講回收和反復利用。

在連個垃圾桶都不容易找的臺灣,誰要是一桌菜剩下一半,反倒會讓人瞧不起。

3

系裡開會,請了個日本學者,晚上,系裡的老師作陪,請他吃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時候也不早了,大家起身,準備恭送學者回酒店休息。

看著桌上的剩菜,學者說,要不我們把主食帶回去,可以當作宵夜。

桌上還有一盤鍋貼,基本沒動過,我們幫他要來飯盒,悉數打包。

打包是平常事,倒是學者的一個舉動,讓我們都驚呆了。

他看到一個人面前的盤子裡還有一隻沒動過的鍋貼,也一併收進了打包盒。

其實,他的酒店房間是學校掛賬的,他要想吃宵夜,別說幾隻鍋貼,龍蝦、鮑魚都是免費的。

倒是他的這種素淨,讓我們感到他身上的教養。

4

工作原因,我去拜訪一個老總W。

談到一件事需要記錄,他隨手從一遝紙裡抽出一張。

我恰好看到,這原來是張用過的打印紙,一面有字,一面空白。

我特別看過去,桌角碼著整齊的一遝紙,都是無字的面朝上。

乾淨又整潔,應該是秘書定期整理收納,但這件事,必然是有人授意秘書這樣做的。

那一刻,我對W的印象好似突然拔高了一個程度。

節約,其實不是節約錢,也不完全是節約資源,節約,是對自己欲望的控制。

5

很多人習慣把節約跟小氣畫上等號,這大概是貧窮年代留下的烙印。

其實“節約”二字,拆開了看:節制,有約束。 這恰恰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品質。

關於節制和約束,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了“斷舍離”的理念。

斷—不買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沒用的東西

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

斷舍離為了什麼?

為了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所以,節約≠省錢,節約≠摳門,節約≠小氣。

節約是調低自己對物質的依賴,讓自己更加自由。

節約的人,與人友善,與事圓融,與自然和睦相處,讓人舒服,讓自己舒服。

而順帶地,因為節約,人變得簡樸、謙虛、體諒,而這些,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一個人的身上,成為有教養的一種表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