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相關感染,該如何防控?

作者:劉善善(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審核:秦海燕

我們知道植入式靜脈輸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IVAP, 簡稱PORT)是一種可供反復穿刺的全植入式血管通道裝置, 自1982年應用於臨床以來, 在腫瘤患者靜脈化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先看一個病例:

中年女性患者, 左乳腺癌術後1月餘,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放入3天后, 輸液港切口處出現紅腫, 有疼痛感, 切口邊緣伴有膿性分泌物, 分泌物培養結果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血降鈣素原0.86ng/ml。 該患者是哪個部位感染?為什麼會出現感染?應該如何處理?

我們來看一下植入式輸液港相關感染的知識,

為進一步做好該類感染防控奠定基礎。

1

PORT相關感染基本情況有哪些?

PORT使用中發生的感染包括局部感染與全身性感染, 以局部皮膚囊袋感染多見, 嚴重的會發生港體或導管感染囊袋感染。 文獻報導其發生率可達 3% -10%。

感染大部分發生在輸液港植入時, 且感染部位通常位於輸液港囊袋, 小部分發生在輸液港帶管期間, 多因輸液港穿刺時消毒不規範引起。

2

PORT相關感染發生機制有哪些?

穿刺部位皮膚污染是引起感染的最主要原因。 感染一般是在穿刺點污染, 然後沿著注射座移行進入管腔內或通過血液播散, 以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等最常見, 其次有革蘭陰性桿菌和白念珠菌等。 導管相關感染發生率隨使用時間增加而增加。

3

PORT相關感染如何進行診斷?

1)PORT使用中出現穿刺點紅腫、滲液, 囊袋皮膚紅腫伴疼痛, 應考慮為局部皮膚囊袋感染。

2)PORT使用後即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寒戰, 伴有白細胞升高, 外周血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或白念珠菌, 沒有其它可識別感染源時, 應高度懷疑為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穿刺部位及囊袋皮膚污染是引起導管感染的最主要原因。 懷疑導管感染應同時作外周血培養和PORT抽血培養。 判斷方法見下表。

3)在排除存在其他感染病灶的情況下, 以下情況可作為臨床診斷:導管培養陽性, 臨床表現為膿毒血症, 且拔出導管48 h內症狀好轉;或導管培養陰性, 有至少2次血培養陽性,

且為皮膚共生。

4)其確診是在疑似病例中分別從外周靜脈以及導管中抽取血液進行培養, 並同時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其他實驗室檢查。

5

發生PORT 感染如何處理?

1)根據局部炎症反應程度酌情處理。

2)輕度局部感染可使用碘酒、酒精消毒, 更換敷料。

3)懷疑為PORT引起的全身感染, 需拔出導管並對其尖端作細菌培養, 同時, 應監測外周血與導管細菌培養結果, 觀察生命體征, 考慮全身應用抗生素。 血培養結果尚未報告前, 應經驗性應用抗生素, 選用針對革蘭陽性菌抗生素;明確導管感染後, 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進行全身抗感染治療, 從外周靜脈輸注, 並對港體及導管採用高濃度抗生素持續填充管腔數小時。

4)一旦經抗感染治療難以控制或反復出現導管相關感染,

考慮導管表面或IVAP內有頑固性細菌群定植, 抗生素治療無法完全殺滅之, 建議取出輸液港。

5

如何預防PORT 相關感染?

1)醫務人員在輸液港植入、換藥和維護時應嚴格無菌操作, 同時加強患者的相關健康宣教。

2) 對於輸液港相關性感染, 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還沒有明確的指南推薦。

3)近年來, 對於需要長期留置導管的患者, 有學者提倡應用抗生素鎖技術, 即用高濃度的抗生素封閉導管抑制細菌生物膜的生長, 從而達到預防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目的, 且研究發現糖肽類、氨基糖 苷類抗生素和環丙沙星是有效的抗生素藥物鎖。

4)輸液港相關性感染重在預防。


看到這裡, 文初提出的問題你get到答案了嗎?

參考文獻:

1. 乳腺癌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及技術操作指南(2017版)

2.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 (浙江) 臨床應用多學科專家共識(2018)

3.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併發症及處理的研究進展,中華乳腺病雜誌(電子版) 2017 年 4 月 第 11 卷 第 2 期

圖文:裘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