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一支畫筆打開孩子的多種可能性,未來的畫家由你培養

說起繪畫, 大家都知道它有很多好處。 除了能激發創意, 繪畫對孩子的讀寫、語言、邏輯和數學等其他認知領域的發展也很重要。 不過, 很多人誤以為, 畫畫就是給孩子報興趣班, 讓他們對著物體臨摹, 畫得越像越好。 關於兒童繪畫, 這類誤解還有很多。 看看下面這幾句話, 哪些是對的, 哪些是錯的?

• 孩子最開始畫畫, 是對藝術產生感悟, 想創作的時候。

• 孩子的塗鴉, 比如點、線、圈、塊, 沒什麼價值, 是他們不珍惜紙筆的表現。

• 孩子喜歡畫火柴人, 就是先畫一個圓, 然後在下面畫兩豎來代表人, 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不成熟,

導致他們忽略或畫錯一

些部分。

其實, 這些都是對兒童繪畫的誤解。 下面我來一一破除這些誤解, 還原事實。 此外, 根據孩子繪畫發展的不同階段, 我會給出相應的建議。

事實一:孩子畫畫, 是在探索手部動作

對於2 歲左右的孩子, 他們剛接觸紙和筆, 不是因為萌發出創作欲而畫畫, 而是更像隨性的塗鴉。 我曾經開過一個玩笑, 就是:“你家寶寶畫畫, 應該由體育老師來啟蒙。 ”為什麼呢?因為孩子一開始的塗鴉, 是當他們握著筆隨意揮舞小手, 發現能在紙上留下痕跡的時候。

孩子走路、手舞足蹈的時候, 一般不會留下什麼運動痕跡, 但是, 在某些情況下, 這些運動痕跡變得視覺化了。 比如, 當他發現走在雪地上能看到小腳印,

拿著筆在紙上來回畫能看到線條, 他們會覺得很驚奇。 很多2 歲以下的孩子, 包括我小女兒, 簡直是沉迷於能“畫”出痕跡的這些動作。 給她一支筆, 她會拽著筆各種推、拉、點、塗。

在媽媽的眼裡, 孩子拿著筆亂畫, 有時候還畫到邊框外面, 他怎麼這麼不愛惜文具呀。 對孩子而言, 紙筆不是書寫工具, 而是更像一種空間探索工具。 孩子把手這麼一拉, 一條直線畫出來了;然後他拐個彎往另外一邊一推, 一條弧線畫出來了;他轉動一下手腕, 螺旋線條畫出來了。 這個過程中, 孩子對自己的動作有了進一步的覺察, 他會發現, 如果根據動作調整自己的姿勢, 畫出來的痕跡也會變化。 孩子甚至還會發現, 他畫畫的時間線, 能夠隨著動作留下清晰可見的痕跡,

比如:“幾秒前我先這麼畫了條直線, 然後沿著這條直線走, 畫出了曲線, 最後我畫出了螺旋線。 ”塗鴉的過程中, 孩子對時間順序也開始有了覺察。

有一個詩意的說法形容初學畫畫的孩子:“當寶寶第一次接觸畫畫, 他看到了時間和空間經過的痕跡。 ”

事實二:畫得好的標準不是畫得像

對於孩子來說, 他們不是為了畫什麼而畫畫, 更多的是為了玩、為了探索。

很多人以為, 畫得像, 是評價孩子繪畫的標準。 他們早早給孩子報班, 讓他們學習素描。 為了讓孩子有個好成績, 甚至親自示範, 讓孩子照著圖臨摹。 其實, 急於讓孩子模仿“現實”, 不但會讓孩子失去探索自我的機會, 還可能對他們的認知情緒產生影響。 我看到一位家長留言,

說本來孩子是喜歡畫畫的, 上了幾節畫畫課後, 他對畫畫就再也沒了興趣。 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孩子畫畫就是因為覺得好玩, 如果你早早地把畫畫規定成依葫蘆畫瓢, 他當然不會覺得好玩了。

我給的第一條建議就是, 無論如何, 不要以“像不像”為標準評價孩子的畫。 可能孩子的塗鴉在你的眼裡非常雜亂, 不成章法, 但是千萬不要打擊他說:“你這畫的都是什麼呀!一點兒都不像!不要再亂畫了!”如果做不到把孩子的畫當作那些最有名的抽象畫大師的傑作去理解、去讚美, 至少你要做到提供給孩子適合的畫畫工具, 然後靜靜地陪伴他成長。

事實三:亂筆塗鴉很有用

我的一個朋友特地給孩子做了一個塗鴉畫冊,

把孩子的作品貼在畫冊上, 並且記錄下日期。 她告訴我, 她以前總覺得孩子畫的畫都很醜, 可不對比不知道, 原來每隔半年, 孩子畫畫的能力就會有一次驚人的成長。

確實是這樣的, 大多數一兩歲的孩子只會畫些無序散亂的點和弧線;到了兩三歲, 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了, 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動作來回重複畫線了。 三四歲的孩子, 塗鴉技藝日益精湛, 已經可以畫出規律的螺旋線條了。 從點到弧線再到螺旋線條的練習過程, 其實是一個高度有序的認知發展過程, 是孩子後期正式開始畫畫的基礎。 不過, 孩子還沒有從純粹的感知手部運動的模式, 升級到有意識的繪畫階段, 怎麼幫助他們過渡呢?

首先, 如果你發現孩子已經可以控制自己的塗鴉衝動, 畫出一些超出塗鴉模式的形狀,比如一般來說,3 歲左右的孩子終於能畫出封閉的圓形了,這表示他已經具備用圖形來表徵物體的能力。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聊一聊他畫好的畫,鼓勵他進行觀察,這種方式叫作塗鴉定位。比如引導孩子解讀他的塗鴉,或者給一些圖形命名,問問孩子:“你畫的這個叫什麼呀?”“你畫的這條線像不像一條小蟲呀?”通過這些練習,孩子慢慢開始理解,畫紙上的平面圖案和現實中的三維物體間是有對應關係的,他可以用一個符號標記來呈現出現實世界的物體。

我女兒有一次給我看她畫的三個圓圈,跟我解釋說:“這兩個大圈圈,旁邊有一個小圈圈,是爸爸媽媽帶著寶寶。” 孩子開始發揮想像力,給自己的塗鴉增加意義了。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會把運動軌跡、聲音等無形的東西,連同物體都畫進塗鴉裡。同時,也會配合語言、動作或想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女兒畫過一幅畫,是一團雜亂的線條,我問她畫的是什麼,她告訴我那是一隻狗。我問她:“周圍這些線是什麼呀?”女兒回答說:“這是狗狗的怒怒,狗狗生氣了,怒怒跑出來了。” 我很驚訝,孩子甚至可以把抽象的情緒也畫出來。我繼續問她:“狗狗為什麼生氣呀?你見過生氣的狗狗嗎?” 女兒說:“前幾天,我們在路邊看到了。”我說:“哦,我想起來了,是不是它沖著咱們叫,你害怕了呀?”女兒點點頭。我明白了,其實是女兒受到了驚嚇,她用畫畫的方式,把情緒抒發出來了。除了鼓勵孩子把情緒畫出來,你也可以通過問話的形式,抽絲剝繭地幫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

孩子有時會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階段的孩子畫的不是畫,而是她的情緒。我還要強調一下,就算覺得孩子畫得不好,也不要急著指導孩子,說什麼“狗狗應該這麼畫”“ 兔子應該是白色的” 。壓抑孩子自發的即興創作,是不利於孩子的智力和情緒發展的。

事實四:火柴人是認知發展的里程碑

到孩子4 歲的時候,他會發現,如果他想用圖畫來表達特定的意義,並且讓大家都理解,他必須畫出跟現實物體比較相像的圖形。如果他想畫一個人,就不能指著一個點說那是一個人了,而是必須有意識地畫出人的特點。

什麼是人的特點呢?孩子們最普遍的回答是“圓圓的頭”。他們往往會畫一個圓,下面畫兩豎,用這種火柴人來表示人的形象。孩子會畫火柴人了,這可不一般,這表示孩子的認知發展又到了一個里程碑。曾有研究者認為,這種簡單的人物形象是孩子不成熟的大腦加工的結果。孩子心智不成熟,會忽略或畫錯某個部分。比如,火柴人缺少人物基本的四肢關節,這是有缺陷的圖畫作品。其實,新的研究發現,火柴人不是畫錯了的人物形象,而是孩子對人最簡潔、抽象的一種表現。孩子追求簡單,會把人最本質的特徵盡可能簡單地表現出來。

比如,他們不是不知道人有胳膊,在有必要的情況下,他們會給火柴人畫上胳膊。有一群研究者要求孩子畫不同場景下的小人,比如畫出“老師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和“三個小孩在玩球”,結果發現,儘管一般情況下的火柴人沒有胳膊,但玩球組中有82%的孩子畫出了胳膊,因為孩子認為,在這種場景中,小人需要用到胳膊來完成任務。

孩子能畫出火柴人的形象,把它當作完整的人來看待,這是孩子創意腦的一大進步。但是,孩子注意力的廣度比較小,只會注意整體而看不到細節。幸運的是,用對方法就能克服這個問題。研究發現,比起給孩子一個模糊的命令,比如“ 給這些小人畫上關節”,用更具體的命令,比如“給孩子的手畫上5 個手指頭” ,能提升42% 的兒童繪畫的細節含量。

還有一個方法是改變孩子畫畫的順序。有的孩子畫小人的時候習慣從頭開始,從上畫到下。研究發現,如果讓孩子改變一下畫畫的順序,從腳開始,從下畫到上,或者從中間的肚子開始畫,稍微改變一下孩子的視角,他們畫出的細節就更多了。

Dr. 魏的小叨叨

總結一下,孩子畫畫是從用手勢動作在紙上留下痕跡開始,到創造出線條和圖形,再發展到對圖畫空間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密切注意他們的發展階段,避免踩坑,既不要對孩子干涉太多,給他們充分的塗鴉自由,又要注意適當地引導孩子注意繪畫的細節。

以下三個繪畫啟蒙誤區,聰明家長需注意:孩子開始畫畫的時候,是對藝術產生感悟之時;孩子亂塗亂畫沒什麼價值,比如畫

點、線、圈等,這是他不珍惜紙筆的表現;孩子喜歡畫火柴人,是因為大腦發育不成熟,忽略或畫錯了一些部分。家長應根據孩子繪畫發展的不同階段來引導:第一,孩子畫畫,是在探索手部動作;第二,畫得好的標準不是畫得像;第三,亂筆塗鴉很有用;第四,火柴人是認知發展的里程碑。

文章來源 | 本文摘自《給孩子的未來腦計畫》,魏坤琳 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畫出一些超出塗鴉模式的形狀,比如一般來說,3 歲左右的孩子終於能畫出封閉的圓形了,這表示他已經具備用圖形來表徵物體的能力。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聊一聊他畫好的畫,鼓勵他進行觀察,這種方式叫作塗鴉定位。比如引導孩子解讀他的塗鴉,或者給一些圖形命名,問問孩子:“你畫的這個叫什麼呀?”“你畫的這條線像不像一條小蟲呀?”通過這些練習,孩子慢慢開始理解,畫紙上的平面圖案和現實中的三維物體間是有對應關係的,他可以用一個符號標記來呈現出現實世界的物體。

我女兒有一次給我看她畫的三個圓圈,跟我解釋說:“這兩個大圈圈,旁邊有一個小圈圈,是爸爸媽媽帶著寶寶。” 孩子開始發揮想像力,給自己的塗鴉增加意義了。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會把運動軌跡、聲音等無形的東西,連同物體都畫進塗鴉裡。同時,也會配合語言、動作或想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女兒畫過一幅畫,是一團雜亂的線條,我問她畫的是什麼,她告訴我那是一隻狗。我問她:“周圍這些線是什麼呀?”女兒回答說:“這是狗狗的怒怒,狗狗生氣了,怒怒跑出來了。” 我很驚訝,孩子甚至可以把抽象的情緒也畫出來。我繼續問她:“狗狗為什麼生氣呀?你見過生氣的狗狗嗎?” 女兒說:“前幾天,我們在路邊看到了。”我說:“哦,我想起來了,是不是它沖著咱們叫,你害怕了呀?”女兒點點頭。我明白了,其實是女兒受到了驚嚇,她用畫畫的方式,把情緒抒發出來了。除了鼓勵孩子把情緒畫出來,你也可以通過問話的形式,抽絲剝繭地幫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

孩子有時會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階段的孩子畫的不是畫,而是她的情緒。我還要強調一下,就算覺得孩子畫得不好,也不要急著指導孩子,說什麼“狗狗應該這麼畫”“ 兔子應該是白色的” 。壓抑孩子自發的即興創作,是不利於孩子的智力和情緒發展的。

事實四:火柴人是認知發展的里程碑

到孩子4 歲的時候,他會發現,如果他想用圖畫來表達特定的意義,並且讓大家都理解,他必須畫出跟現實物體比較相像的圖形。如果他想畫一個人,就不能指著一個點說那是一個人了,而是必須有意識地畫出人的特點。

什麼是人的特點呢?孩子們最普遍的回答是“圓圓的頭”。他們往往會畫一個圓,下面畫兩豎,用這種火柴人來表示人的形象。孩子會畫火柴人了,這可不一般,這表示孩子的認知發展又到了一個里程碑。曾有研究者認為,這種簡單的人物形象是孩子不成熟的大腦加工的結果。孩子心智不成熟,會忽略或畫錯某個部分。比如,火柴人缺少人物基本的四肢關節,這是有缺陷的圖畫作品。其實,新的研究發現,火柴人不是畫錯了的人物形象,而是孩子對人最簡潔、抽象的一種表現。孩子追求簡單,會把人最本質的特徵盡可能簡單地表現出來。

比如,他們不是不知道人有胳膊,在有必要的情況下,他們會給火柴人畫上胳膊。有一群研究者要求孩子畫不同場景下的小人,比如畫出“老師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和“三個小孩在玩球”,結果發現,儘管一般情況下的火柴人沒有胳膊,但玩球組中有82%的孩子畫出了胳膊,因為孩子認為,在這種場景中,小人需要用到胳膊來完成任務。

孩子能畫出火柴人的形象,把它當作完整的人來看待,這是孩子創意腦的一大進步。但是,孩子注意力的廣度比較小,只會注意整體而看不到細節。幸運的是,用對方法就能克服這個問題。研究發現,比起給孩子一個模糊的命令,比如“ 給這些小人畫上關節”,用更具體的命令,比如“給孩子的手畫上5 個手指頭” ,能提升42% 的兒童繪畫的細節含量。

還有一個方法是改變孩子畫畫的順序。有的孩子畫小人的時候習慣從頭開始,從上畫到下。研究發現,如果讓孩子改變一下畫畫的順序,從腳開始,從下畫到上,或者從中間的肚子開始畫,稍微改變一下孩子的視角,他們畫出的細節就更多了。

Dr. 魏的小叨叨

總結一下,孩子畫畫是從用手勢動作在紙上留下痕跡開始,到創造出線條和圖形,再發展到對圖畫空間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密切注意他們的發展階段,避免踩坑,既不要對孩子干涉太多,給他們充分的塗鴉自由,又要注意適當地引導孩子注意繪畫的細節。

以下三個繪畫啟蒙誤區,聰明家長需注意:孩子開始畫畫的時候,是對藝術產生感悟之時;孩子亂塗亂畫沒什麼價值,比如畫

點、線、圈等,這是他不珍惜紙筆的表現;孩子喜歡畫火柴人,是因為大腦發育不成熟,忽略或畫錯了一些部分。家長應根據孩子繪畫發展的不同階段來引導:第一,孩子畫畫,是在探索手部動作;第二,畫得好的標準不是畫得像;第三,亂筆塗鴉很有用;第四,火柴人是認知發展的里程碑。

文章來源 | 本文摘自《給孩子的未來腦計畫》,魏坤琳 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