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大清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如此殊荣张廷玉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都知道, 在大清朝初期, 為了使自己的滿族能與前明的漢族合作融洽, 便廣招漢族賢士為己用, 尤其到了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爺時期尤為明顯。 比如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 都是漢臣。 不過他們的下場可就大不相同了, 吳、尚、耿作為三藩之亂的指揮者自然是被康熙帝平叛, 而洪承疇、范文程得以善終, 并且得皇帝追謚一個為“文肅”、一個為“文襄”, 不過即使功高若此二人者, 一生也未得以配享太廟, 而有一人, 終清一朝, 僅有這一人被配享大清太廟的漢臣, 這個人就是張廷玉。


張廷玉畫像

一、出身名門、入仕為官


張廷玉劇照

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 張廷玉出生于北京城。 祖籍是安徽桐城, 張姓在桐城是大姓望族。 父親是大學士張英, 曾擔任過康熙帝諸皇子的老師。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熏陶下, 幼時的張廷玉就體現出勤敏好學、天賦過人。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 29歲的張廷玉考中進士及第, 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 經過三年的磨練, 張廷玉晉升為翰林院檢討, 此處的檢討可不是咱們犯了錯誤的那個檢討, 而是類似編纂官的職務。 其嚴謹的作風和文采斐然深受康熙帝喜愛, 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成為南書房行走, 并準其著四品官服。 在康熙爺晚年的政壇上, 這個未來的超級新星開始暫露頭角。 直到康熙帝駕崩, 張廷玉歷任內閣學士、禮部、刑部、禮部侍郎。


清世宗畫像

二、善擇英主、備受恩寵

1722年, 69歲的康熙駕崩于暢春園, 四阿哥雍親王胤禛繼承大統, 是為雍正帝。 這個皇位得來不易,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 雍正慎之又慎的選擇了張廷玉作為自己的謀臣, 而張廷玉同樣也慎之又慎的選擇了雍正這位明主。 事實證明, 二人都沒有選錯對方, 雍正再接下來的13年治國期間, 重用張廷玉, 任其為禮部尚書、皇子老師、翰林院掌院學士、保和殿大學士, 可謂是榮寵至極。 而張廷玉同樣也沒有讓雍正失望, 處處竭心竭力, 大慰帝心。


張廷玉劇照

三、位極人臣、晚年凄苦

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勵精圖治的雍正在58歲倒下了, 遺命皇四子弘歷繼承大位, 是為清高宗乾隆帝。

張廷玉為顧命大臣受命輔政。 并特別說明, 讓張廷玉日后可以配享太廟。 太廟是皇家祭祀祖宗的地方, 大清為滿族, 張廷玉作為漢臣配享太廟是多么大的殊榮。 在乾隆初期的張廷玉, 作為翰林出身集中力量負責編纂了《清圣祖實錄》、《明史》、《清世宗實錄》等重要典籍。 后于乾隆二年(1737)任總理事務大臣, 成為內閣首輔, 但清朝是一個滿族大臣居多的國家, 所以名為首輔, 實則張廷玉與鄂爾泰共同管理內閣, 誰也不讓誰, 無疑加劇了滿漢大臣之間的矛盾。 晚年的張廷玉性子變得急躁不安, 開始引起乾隆的不滿, 從乾隆十三年(1748)開始, 便屢次乞老還鄉, 乾隆起初不準, 后于第二年準許, 但因張廷玉借配享太廟向高宗申請憑證還有軍機處未下詔令卻已被張廷玉知曉等事,
乾隆當即召開九卿會議, 罷免了他的配享之權, 沒過幾年, 凄苦的張廷玉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死于家中, 最終乾隆感念他的過去功績, 還是尊重世宗雍正的遺旨, 讓其配享太廟, 并追謚為“文和”, 成為大清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劇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