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彎道超車不易,新能源汽車格局逐漸清晰,高端國產車型銷量萎靡

隨著進口汽車關稅下調, 偏愛中高端進口車的消費者又迎來了一場狂歡, 而回應降價及時的特斯拉, 也迎來了一波銷售高峰。

特斯拉官方表示, 新關稅下所有未交付的車型都將享有售價調整後的優惠, 而在售的一批車, 特斯拉將自掏腰包為差價買單, 而作為對特斯拉誠意的回應, 我們瞭解到, 包括上海、北京在內的多家體驗中心Model X 60D、75D等車型在短短幾天內就全部售罄(消息來自體驗店客服)。

除了成交量激增的特斯拉繼續保持著豪華電動車領跑者以外, 我們看到包括ABB在內的幾乎所有豪華品牌,

都開始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車的車型研發節奏, 而從效果上看, 消費者也相當買帳, 比如已經上市的寶馬5系新能源和寶馬X1新能源, 4月銷量激增超過200%, 並有供不應求的趨勢。

反觀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走勢, 卻相當耐人尋味。 一方面作為新能源標杆的比亞迪迎來了冰火兩重天, 中高端車型唐銷量繼續萎靡, 4月銷量僅僅只有177台, 遠遠不及後來居上的寶馬X1, 另一方面低一檔次的宋、元車型保持著不錯的銷量。

另一方面, 新能源微型車(廉價車)依然是銷量的中堅力量, 包括北汽、知豆在內的多家製造商都有不錯的銷量成績。

而在銷量的變化中, 我們也看到新能源汽車格局逐漸清晰, 以特斯拉以及日、德系汽車製造商所控制的豪華品牌正在形成強有力的價格壁壘,

而以北汽、比亞迪等國產汽車製造商的新車型逐漸向20萬以下區間下沉。 這一幕跟燃油車的現狀何其相似。

作為人類工業文明的巔峰之作, 汽車工業從發展至今, 經歷了超過百年的時光, 而彎道超車幾乎沒有先例可循, 可以想像在嚴密的技術、市場運營壁壘下, 後來者想要進步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價。 在競爭激烈製造商日趨浮躁的今天, 卻更加不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