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摸秋”“咬秋”“晒秋”:“贴秋膘”之外,立秋还有这些有趣的习俗

晚唐詩人齊己的《城中晚夏思山》有云:“苦熱恨無行腳處, 微涼喜到立秋時。 ”立秋是農歷的第十三個節氣, 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秋”并非指秋天, 而是暑去涼來的過渡階段。 我國大部分城市并沒有在立秋進入秋天, 天氣還是十分炎熱。

立秋之后, 還可能出現“秋老虎“, 所謂秋老虎是指出了伏天后超過35度的天氣。 古人根據經驗還總結出了“24只秋老虎”一說——如果立秋那天沒有下雨, 那么立秋之后的24天會非常熱, 一天便是一只“秋老虎”。

與此相關, 也衍生出一個民俗民趣——“啃秋”, 又叫“咬秋”, 寓意為酷暑難熬, 秋天終于來了,

一定要將他一口咬住, 好留住涼爽。

相傳, “咬秋”習俗最早始于宋朝, 那時咬秋“咬”的是赤小豆, 明朝延續了這以風俗。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如此記載赤小豆“三青二黃時即收之, 可煮可炒, 可作粥、飯、餛飩餡并良也”。 赤小豆味甘性平, 可入藥, 有消熱毒, 散惡血, 健脾胃的功效, 十分適合在燥熱的秋季食用。 可以說立秋吃赤小豆是古人將養生智慧融入到了民間習俗之中。

“咬秋”的習俗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都有所不同。 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 曰咬秋, 可免腹瀉。 ”杭州一帶則有“食秋桃”的民俗, 也就是說立秋時, 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

如今, “咬秋”最簡單普遍的做法是, 在立秋那天買上一只大西瓜,

一家人一起“啃”。 過去, 立秋到來之際, 賣瓜鋪前總會排起長隊, 西瓜的價格也會飆升。 如今, 習俗漸漸被淡忘, 人們的選擇也日益豐富, 對于立秋啃瓜人們多了一份“平常心”, 排隊漲價的盛況不再出現。 在農村, “咬秋”的選擇便更加豐富, 西瓜、土豆、玉米, 凡是秋天地里生長的農作物, 都能拿來啃一啃、咬一咬。 即表現了對酷暑已去的欣喜, 也寄托了秋收的喜悅。

“啃秋”之外, 還有“摸秋”一說。 相傳民間俗語, “八月半摸秋不算偷。 ”“摸秋”, 有點兒真實版“偷菜”的意思。 為了圖個好彩頭, 丟了“秋”的人家從不叫罵, 即便晚上“抓”到了“偷瓜賊”也多一笑而過。

這一天晚上, 無論男女, 或獨自行動或成群結伴, 到別人家的田地里“摸”些新鮮農作物。 在有些地方,

大人會讓小孩到別人家的田中摘取各種農作物。 孩子“摸”來不同的蔬果, 還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而被“摸”的人家也代表著豐收。 在一些地方, “摸秋”屬于未婚少女的專利, 無論是蔥還是菜, 別人家的“摸”到手, 就是好兆頭——表明她即將遇到如意郎君。 就連日本也有“摸秋”風俗, 孩子們會去“摸”別人家地里的芋頭, 或者用長竹竿扎人家供奉的江米團。

關于“摸秋”起源的傳說不少。 其中一個頗為動人。 元朝末年, 淮河流域一支農民起義軍紀嚴明, 從不侵犯農名財產。 一次, 起義軍在淮河流域露宿, 深夜幾位戰士饑餓難忍, 在菜譜中摘取一些瓜果充饑。 主帥得知后想要嚴懲戰士, 卻被百姓勸阻。 為了給戰士開脫, 百姓編造了一個“八月半摸秋不為偷”的說法,

無心插柳, 這一習俗便被保留了下來。

以減肥為“事業”的當代愛美青年也許早就沒了“貼秋膘”的習慣。 在我國南方流行在立秋那一天流行“懸秤秤人”。 把立秋當天稱得的體重與立夏時作比較, 體重如果減輕即為“苦夏”。

如果體重清減不少, 不妨在秋天到來之際吃點好的, 補充體力與能量, 這便是“貼秋膘”的邏輯。 關于貼秋膘的官方解釋, 不妨借用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的說法:“秋季, 用味厚的食物補償苦夏的虧空, 抵御即將到來的寒冬, 俗稱‘貼秋膘‘”

“貼秋膘”到底應該吃什么?說法不一。 早年, 醫學不發達, 人們單純以胖瘦鑒別健康與否, 這就讓雞、鴨、魚、肉等肥美的葷菜成為了貼秋膘的首選。 此外, 也有“立秋吃渣,

不嘔不拉”這一說。 指立秋前后吃幾碗豆腐渣可以預防秋季拉肚子等胃腸疾病。 秋季氣候變化, 腹瀉是這一時節的高發病, 老人、孩子等腸道易感人群容易中招。 所以在適當的營養補充之外, 清淡、適度的飲食還是很重要的。

所謂“一葉知秋”, 落葉是秋天的一個重要意象。 圍繞葉子也有風俗。 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文《東京夢華錄》, 追述了北宋都城東京的風土人情。 其中便有提到:“立秋日, 滿街賣楸葉, 婦女兒童輩, 皆剪成花樣戴之。 ”那時, 人們會在立秋將楸葉剪成各種形狀, 或插于鬢角, 或佩于胸前, 據說這樣做可保一秋平安。

關于“楸葉”, 古書中對其的記載很多, 贊美之辭更是不少。 《埤雅》載:“楸, 美木也, 莖干喬聳凌云, 高華可愛。 ”唐代韓愈《楸樹》則寫到:“幾歲生成為大樹, 一朝纏繞困長藤。誰人與脫青羅帳,看吐高花萬萬層。”在不少肅穆莊嚴的宮殿與名寺古剎,都能見到楸樹蒼勁挺拔的風姿。

在古代,佩戴不同的花花草草,是人們將審美體驗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最生動表現。比如,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這些時令植物寄托著人們對自然的感知感悟。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曬秋”的農俗也就在這份對豐收的期盼中慢慢形成,變為一道最亮麗的人文風景。秋天,農名們將自家種的農作物摘下,放入竹編盆中暴曬。紅的辣椒、黃的玉米、綠的豆角……色彩繽紛的蔬果形成一幅農家豐收的喜慶畫面,也是中國最鮮明的鄉土符號之一。其中,江西婺源篁嶺古村的“曬秋”還被文化部評為了“最美中國符號”。

作者:張禎希

編輯:張禎希

一朝纏繞困長藤。誰人與脫青羅帳,看吐高花萬萬層。”在不少肅穆莊嚴的宮殿與名寺古剎,都能見到楸樹蒼勁挺拔的風姿。

在古代,佩戴不同的花花草草,是人們將審美體驗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最生動表現。比如,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茉莉,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這些時令植物寄托著人們對自然的感知感悟。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曬秋”的農俗也就在這份對豐收的期盼中慢慢形成,變為一道最亮麗的人文風景。秋天,農名們將自家種的農作物摘下,放入竹編盆中暴曬。紅的辣椒、黃的玉米、綠的豆角……色彩繽紛的蔬果形成一幅農家豐收的喜慶畫面,也是中國最鮮明的鄉土符號之一。其中,江西婺源篁嶺古村的“曬秋”還被文化部評為了“最美中國符號”。

作者:張禎希

編輯:張禎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