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21时31分“立秋”:阳消阴长,万物收敛

戊戌年六月廿六, 《中國天文年歷》顯示, 北京時間8月7日21時31分迎來“立秋”節氣, 末伏夏盡, 涼風漸至。 隨著立秋的到來, 整個秋季漸次拉開序幕。

立秋, 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東漢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 冷颼颼;夜立秋, 熱到頭。 ”

此時, 暑去涼來, 萬物澄清。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 溫變而涼氣始肅也。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后, 清涼風來, 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 尚未凝珠, 故曰白露降, 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 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立秋習俗

— 啃 秋 —

在江南地區,

立秋之時要吃西瓜以“啃秋”。

相傳, 明代時有一年, 南京城里許多人害癩痢瘡, 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讓“癩痢”落疤自愈, 結果果真如此。 此后漸漸形成習俗, 每歲秋來之時, 家家剖食西瓜, 謂之“啃秋”。

有迎秋之意, 亦可抒發豐收的喜悅。

— 曬 秋 —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 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 由于地勢復雜, 村莊平地極少, 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 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場景, 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 并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 貼秋膘 —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 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因為人到夏天, 本就沒有什么胃口,

飯食清淡簡單, 兩三個月下來, 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秋風一起, 胃口大開, 想吃點好的, 增加一點營養, 補償夏天的損失, 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 吃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 “以肉貼膘”。

— 食秋桃 —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

每到立秋日, 人人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個, 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 等到除夕, 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 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秋之收斂

我們所處的時空在一年之中呈現四種形態:生、長、收、藏, 循環往復, 以至無窮。 秋季之魂在於“收”, 有收即有獲, 無收則招損。 秋收發自內心, 表現于方方面面。 例如:秋收季節不外借錢財, 而要收賬;出汗也要適時、適度, 即早、午出微汗,

白露之後不宜出汗, 等等。 只有圍繞“收”字, 才是秋之根本。 知者獲益, 不知則害。

秋之養生

潤肺柔肝 |肺與秋季相應, 而秋季干燥, 氣燥傷肺, 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 易產生疾病。 因此, 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 益胃生津, 有益健康。 另外, 肺盛之時易影響肝, 而肝主情志, 疏泄氣血, 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 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養陰清燥 |秋燥癥主要靠預防,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 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 少吃油炸、肥膩食物, 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防治感冒 |立秋后, 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

就開始變得清涼起來, 因此, 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繁感冒。 專家提醒, 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 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盡量少用空調。 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 流通空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運動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 應開始“早臥早起, 與雞具興”。 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 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且防收斂太過。 立秋后, 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 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于劇烈。 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 以防體力消耗過大, 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于劇烈。

立秋詩詞

茲晨戒流火, 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

木葉動秋聲。

注解:云際天空開始收斂夏日的色調, 樹葉間秋聲已動, 秋天的腳步近了。

不覺初秋夜漸長,

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

階下叢莎有露光。

注解:立秋悄然而至, 夜長日短, 清涼靜謐, 臺階的草叢中有了露珠的點綴。 此詩讓人看到了生活中被忽略的小小美景。

乳鴉啼散玉屏立,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注解:本詩寫出了詩人在夏秋季節交替時的細微感受。 仿佛立秋一到, 大自然就換了一副面孔, 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忽而已是

立秋時

夏天的燥熱也許會讓你煩悶

但不要著急

清涼的秋天即將到來

關于秋天的美好想象

未來一起實現……

內容綜合網絡

主編:夏一萌

編審:若 水

總監制:董亞超

解鎖更多精彩內幕

《雷鋒》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

雷鋒雜志微平臺

投稿:[email protected]

編審:若 水

總監制:董亞超

解鎖更多精彩內幕

《雷鋒》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

雷鋒雜志微平臺

投稿:[email protecte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