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辦了卡不健身,身體管理有多難?

睡前聊一會兒, 夢中有世界。 大家好, 我是黨報評論君。 時下, 去健身房鍛煉、請私人教練、報健康課程頗為流行, 夏天到來, 不少人也把“拯救身材”的希望寄託於此。 然而最近一項調查發現, 健身房衝動消費現象十分嚴重, 近六成消費者辦卡後不能堅持鍛煉, 甚至有兩成幾乎從不踏進健身房大門。 一邊是辦卡需求旺盛, 一邊是不少健身房門可羅雀, 背後原因值得反思。

健身房進入中國已有數十年歷史, 真正火熱起來也就近幾年的事情。 從一線城市拓展到二三線城市, 從大眾化的連鎖經營變得更加小眾多樣,

滿足不同需求的健身房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揮汗如雨、一擲千金。 追求健康是我們的文化傳統, 但是不同時代鍛煉身體的方法有所不同。 相比較太極拳、健身舞這些傳統健身方式, 健身房裡動感的音樂節奏、濃厚的運動氛圍、規範的鍛煉步驟, 更能吸引年青一代的目光。 此外, 社交網路上“A4紙腰”“馬甲線”的一次次爆紅, 也重塑當下的審美, 催生了健身的熱潮。

熱潮之中, 格外需要回歸冷靜。 羡慕好身材、追求高品質生活無可厚非, 真正做到需要評估自己的決心和毅力。 選擇去健身房鍛煉, 大致會經歷這樣一些心路歷程:信誓旦旦立下瘦身目標、滿懷信心制定鍛煉計畫、興致勃勃體驗健身設備。 但是辦卡交錢之後, 新鮮感逐漸褪去,

剩下更多是鍛煉後的疲憊和肌肉的酸痛。 於是找到“一次不去也沒有關係”“工作太忙需要休息”等理由來說服自己, 沒有了當初的熱情, 去鍛煉的頻率自然下降不少。 由此看來, 消費者對自己的自製力期望過高, 是大量健身會員卡處於“沉睡狀態”的重要原因。

當然, 一味歸結為自製力不夠並不妥當, 畢竟對不少人來說, 壓力、疲憊、焦慮, 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兩天, 一篇題為淩晨3點不回家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引發網友共鳴。 雖然說都知道追求夢想要以健康為前提, 但是有的為了突擊完成項目沖一把, 有的為了履行一份責任而減少休息時間, 也有的因為行業性質常年夜間工作, 這些情況在快速發展的當下在所難免。

有人說, 健身是中等收入階層的文化符號, 對絕大多數剛剛進入中等收入的年輕人來說, 支付健身房會員費用綽綽有餘, 但是否真正擁有足夠的閒暇來鍛煉恐怕得打問號。

從這個意義上說, 看似三心二意的健身, 折射許多社會問題。 因此, 不必誇大“辦了卡不去健身”的焦慮, 畢竟我們既需要有發展的眼光, 也需葆有時間的耐心。 但另一方面,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實現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組成, 今天, 我們在財務上精打細算、時間上分秒必爭, 同樣也要對健康生活、身體管理重視起來。 可喜的是, 從佔領各大城市的廣場舞, 到遍地開花的馬拉松,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大勢所趨。 回到六成人辦了卡不去健身, 說到底是資源浪費,

與身體管理精細化要求背道而馳。 辦卡之前要慎重, 避免盲目衝動消費, 辦了卡就應該合理安排、科學鍛煉, 三分鐘熱度千萬要不得, 這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

時至今日, 技術進步帶來健身方式的變革, 身體管理也發展成一個涵蓋健康、精神、技能、體質等多方面內容的系統工程。 健身, 也只是身體管理的一種方式, 並不唯一。 在擁有更加優越設備條件、更多專業理論支撐、更為豐富營養供給的今天, 我們缺少的或許不是物質條件, 而是一份科學認知、一份持之以恆。

這正是:辦卡信誓旦旦, 鍛煉卻不簡單;健康人人追求, 須得堅持一番。

(文 | 桂從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