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柳村花鳥畫:繁密之中求野趣

人物簡介

柳村(1920-2015)

當代著名花鳥畫家。 有名柳遵韓, 字景文。 1920年出生於書畫之鄉浦江縣(橫溪鎮現屬蘭溪市)。 1942年畢業于福建師專藝術科, 1946年-1949任教國立藝專(現中國美術學院)。 師從吳茀之先生門下, 在閩與國立藝專任教期間得潘天壽先生的教益。 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浙江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等職。 歷任浙江省美協副主席、浙江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吳茀之藝術研究會會長、西泠書畫院研究員、東方博雅社社友會會長等職。

柳村一生創作大量的繪畫作品, 形成獨有的樸茂蒼渾,

野逸清趣的繪畫風格, 具有極高的藝術境界和理念。 早期, 以木刻版畫為主要創作形式, 代表作有《收穫》、《開山造渠》、《柿子熟了》等。 70年代初, 他以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理念, 創作了大量國畫作品, 當時全國有影響的代表作如:《塘棲枇杷喜豐收》、《花正茂》、《紅柿滿枝谷滿倉》、《壽柿丹丹耀金輝》、《萬古流芳》、《古柏森森曆千秋》、《保護濕地》。 《枇杷》、《丹柿》兩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朱夏江南樹樹金》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36件國畫和2件書法作品被浙江博物館當代美術名家珍藏庫收藏。 作品多次被選送日本、美國、法國、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等國展出。 多年創作實踐和積澱, 先後出版有《柳村花鳥畫集》、《歷代名家畫枇杷》和《柳村中國畫作品集》。

名家評說

潘天壽(近代國畫大師, 原中國美院院長)

柳村弟質慧性篤, 所作筆墨渾厚, 富有新意, 發展前程遠大。

盧坤峰(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家協會主席)

柳村先生的畫有他獨特的面貌, 歷來花鳥畫家以簡見長的居多, 而柳先生則畫得繁密茂盛, 很滿, 又很透氣, 他的畫重平面穿插、平面效果, 看上去落落大方, 有一氣呵成的氣勢。

畢竟是老畫家的筆墨, 柳先生的畫筆筆有力度, 筆墨功力深厚, 他正是實踐了吳茀之先生“筆墨要舊, 意境要新”的創作思想, 堅持用傳統的筆墨, 去表達出時代的新意。 年紀雖然大了, 但他的畫面卻不是凋零的、老氣橫秋的, 而是有一股朝氣蓬勃的精神力量, 很可貴。

何水法(浙江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

柳村先生的作品, 完全來源於生活, 所以看了很親切, 生動有靈氣, 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與時代感, 和一般不注重生活體驗閉門造車的畫完全不一樣。 他的畫畫面整體感很強, 筆墨很老練, 而意境很新、思想很新。

以前我曾多次和柳老一起外出寫生, 他那種對一花一鳥始終觀察入微的認真態度, 至今仍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當今我們強調藝術家應當貼近生活, 柳村先生就是很好的一個榜樣。

朱穎人(中國美院教授)

柳村先生的畫體現了浙江中國畫創作的一個特色:注重傳統、強調筆墨, 也是功力較為突出的一位。 作為老一輩畫家, 他有較全面的藝術修養, 在他的筆情墨趣中間, 我能體會到他對表達物件的一種執著的感情和深一層的情誼,

他的畫不僅有著筆墨上的厚度, 更有一種感情上的厚度。

張嶽健(中國美院教授)

柳村先生的畫, 枝繁葉茂, 碩果累累, 初看密密麻麻, 但穿插有致, 可謂玲瓏剔透, 畫面深的進去, 近看筆觸繁多, 遠觀則渾然一體。 這在花鳥畫創作中是一中不多見的技巧。

孔仲起(中國美院教授)

傳統的花鳥畫追求疏野之趣, 柳村先生的畫, 我說表現的是“繁野”之趣:繁花似錦, 又野趣橫生。 他活潑的筆觸, 豐滿豐富的畫面, 都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標誌, 但首先是他的平實和真切, 所以才能親切感人, 尤其在當今忙忙碌碌急功近利的時代, 藝術上更需要提倡這樣一種真切情感。

早在七十年代, 柳先生就是花鳥畫創新的前驅之一,

但他仍不斷地在超越自我, 創新求變。 象這樣扎扎實實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去求變, 在生活體驗中去求變, 才是中國畫創新的正路。

肖峰(原中國美院院長)

柳老是我們所尊敬的藝術界前輩, 是我們學校引以為榮的老校友, 他的藝術精湛, 人品高尚, 今天這麼多人提前二小時趕過來, 可見深得人心。 他早年遇到恩師吳茀之先生, 國立藝專復員到杭州以後, 又受到潘天壽先生的器重, 來到我們學校任教以後, 直到解放以後。 他是美院在國立藝專時期, 現在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教師, 本身就是遺產, 就是國寶。

柳村先生作為一名人民教育家, 是陶行知所主張的平民教育, 在藝術教育領域的一個代表人物。 他一生堅持,無私奉獻,桃李滿天下。今天,又把他一百多件作品獻給國家,是愛國的表現,也是愛第二故鄉余杭的表現,這位九十高齡的德高望重的前輩,是我們藝術界活的榜樣和楷模,我覺得我們宣傳的還不夠,應該廣為宣傳。

在藝術上,柳先生也有他很大的特點,他的繪畫有鄉土的氣息。在西洋油畫上有兩位現實主義大師,一位米勒,一位庫爾拜,都是表現生活中鄉土風物。我覺得柳村先生筆下的江南、余杭、良渚,也是這樣。藝術上表現的,是他的質樸感、鄉土味,很可貴。同樣,他的筆墨也是生動感人的,他墨色的組合,很多美感,給人以享受。今天,在這個古老文化的發源地良渚,柳村書畫藝術廳的開幕,給古老文化賦予了當代文化的內涵。柳村先生這輩子不是一帆風順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對老學長的藝術道路用這幾句話來作一個評語:“福建師專逢良師,報國求藝兩相榮,藝專賞識得重用,花開余杭留青史”不知是否妥當。祝柳老藝術長青再長青,百歲再百歲!

柳村作品欣賞


《塘棲枇杷喜豐收》


《龍江書院》


《東海之濱》


《香自懸崖山谷間》


《松鶴壽》


《四基山古韻猶存》


《石榴圖》


《秋實》


《水仙梅花》


《貓頭鷹》


《綠影》


《臨水》


《菊香》


《黃菊》


《花濤香海》


《東海盛景》


《春富貴》


《蒼山如海》

關注我們吧!——————————

中國美協浦江寫生創作基地

位址: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仙華文景園

郵編:322200

他一生堅持,無私奉獻,桃李滿天下。今天,又把他一百多件作品獻給國家,是愛國的表現,也是愛第二故鄉余杭的表現,這位九十高齡的德高望重的前輩,是我們藝術界活的榜樣和楷模,我覺得我們宣傳的還不夠,應該廣為宣傳。

在藝術上,柳先生也有他很大的特點,他的繪畫有鄉土的氣息。在西洋油畫上有兩位現實主義大師,一位米勒,一位庫爾拜,都是表現生活中鄉土風物。我覺得柳村先生筆下的江南、余杭、良渚,也是這樣。藝術上表現的,是他的質樸感、鄉土味,很可貴。同樣,他的筆墨也是生動感人的,他墨色的組合,很多美感,給人以享受。今天,在這個古老文化的發源地良渚,柳村書畫藝術廳的開幕,給古老文化賦予了當代文化的內涵。柳村先生這輩子不是一帆風順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對老學長的藝術道路用這幾句話來作一個評語:“福建師專逢良師,報國求藝兩相榮,藝專賞識得重用,花開余杭留青史”不知是否妥當。祝柳老藝術長青再長青,百歲再百歲!

柳村作品欣賞


《塘棲枇杷喜豐收》


《龍江書院》


《東海之濱》


《香自懸崖山谷間》


《松鶴壽》


《四基山古韻猶存》


《石榴圖》


《秋實》


《水仙梅花》


《貓頭鷹》


《綠影》


《臨水》


《菊香》


《黃菊》


《花濤香海》


《東海盛景》


《春富貴》


《蒼山如海》

關注我們吧!——————————

中國美協浦江寫生創作基地

位址: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仙華文景園

郵編:3222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