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清朝七品知县年俸禄,放到如今算什么级别?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讀書改變命運, 這話在現在有效, 在古代更是金玉良言。 寒窗苦讀數十載, 就是為了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 謀得一官半職。 然而, 當官之后真的能養家糊口么?其實并不盡然。

歷史上, 每個朝代的官員俸祿都不一樣, 有的比較高, 比如唐宋時期, 有的相對較低, 比如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 雖然加大了打擊官員腐敗貪污的力度, 可是依然阻止不了貪污之風, 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 就是官員的工資待遇并不高。

以清朝為例, 官員的工資稱為俸祿, 主要有兩部分組成, 一是俸銀, 二是祿米。 清朝時期, 七品知縣一年的俸祿大概是45兩銀子、2700斤大米。

清朝一兩銀子價值不定, 初期約為1000元, 到了末期約為300元, 取中間數500元, 大米以3元一斤來核算, 就可以推算出, 七品知縣一年的工資收入約為30600元。

這么點收入, 可能只比普通老百姓稍強一些。 再加上, 官員的府邸都會有仆人, 這樣一來, 錢都不夠自己花, 怎么養活仆人。 好在雍正時期增加了一項大福利, 那就是養廉銀, 七品知縣一年的養廉銀有1200兩, 年薪一下就從3萬提到了63萬, 相當于月薪5萬, 極大地緩解了生活壓力問題。

推行養廉銀的本意是想用高薪, 來培養和鼓勵官員廉潔習性。 可是, 大量的底層官員卻沒有這項福利, 導致八品官員的年收入不滿3萬元, 不入流官吏的年收入不滿2萬元。 這種情況下,

官員們往往迫于生活壓力, 就利用手中的權利賺“外快”, 這便是貪污腐敗。

參考文獻:《清朝文官制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