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地球最深处出现未知白鱼,皮肤组织极薄,刷新海洋生物存活深度记录

海洋作為占地球總面積7/10的廣闊存在, 蘊藏著大自然的奧秘。 在遙遠的海洋深處, 也仍存在許多人類未知的物種, 海洋是有待人類探尋的秘密基地。 隨著越來越多深海探測器的研制成功, 人們正在一步步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 如我國的“蛟龍號”下潛到最深處達11034m的世界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 展開一系列科考項目。 不但刷新了同等級深潛器的下潛深度, 也補充和完善了人們對海洋的已有認知。

作為幾千萬年前板塊碰撞的產物, 馬里亞納海溝還是萬米級別的下潛測試場, 人們選擇在這里下潛,

不僅能夠驗證深淺器的性能, 更是為了探索海面萬米之下的神秘世界。 在陽光都難以到達的深海, 是否還有未知的物種存在, 它們又是如何克服巨大的壓力生存,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事實上, 科研工作者在多次科考過程中, 在馬里亞納海溝深處采集了成百上千的樣本。 其中就有很多來自深海生物, 如較淺區域的比目魚、紅蝦、章魚, 1000m處的抹香鯨, 2000~3000m處的琵琶魚等等。 久遠的地質時期, 許多生物就已經存在于深海之中, 克服外界的重重困難, 進化出獨有的抗壓器官。 一般到4000m左右的深度, 除鯨魚可存活外, 其他生物難以適應氣壓和水壓過高而溫度和可見度過低的深海環境。

不過, 有科學家在幾千米深海區域卻發現了一種頭大、眼小、無鱗、體長與人類手掌相當、全身呈現白色的魚。

毫無疑問, 這種魚已進化出適應深海環境的身體機能, 如極薄的皮膚組織、纖薄的骨骼、柔韌的肌肉、更加發達的觸覺等等, 這些身體結構都有助于它們生活在深海。

研究深海生物不僅可以豐富物種多樣性, 了解生物進化歷程。 也有助于科研人員更好地改造深潛器, 借鑒深海生物的抗壓能力并加以改造, 使深潛器擁有更加優良的性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