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邻邦扫描:陆自演练奔袭1500公里 日防相悼念冲绳阵亡者


資料圖:日本海上自衛隊。

2018年6月日本軍情熱點頻現:日本防相悼念沖繩戰役陣亡者, 陸自王牌演練奔襲1500公里, 海自建造沿海戰斗艦謀轉型, 等等。 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分析一下這段時間日本的重要軍事動態。

日本防相悼念沖繩戰役陣亡者

2018年6月25日,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赴沖繩參加“沖繩戰役全軍覆沒陣亡者追悼會”并視察了駐該地區的陸海空自衛隊。 1945年4月至6月的沖繩戰役是日本敗亡前最慘烈的大規模戰役, 也是二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是役, 日本海軍僅存的7萬噸級戰列艦“大和”號被炸毀,

日本海空力量被基本殲滅, 日軍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 美軍也有超過8萬人傷亡, 部隊平均戰損率達48%, 雙方戰役最高指揮官(美方為巴克納中將, 日方為牛島滿中將)也都陣亡。

而今, 沖繩島已成為日本自衛隊的戰略中樞及最重要的“前進基地”, 可謂重兵云集, 沖繩島上駐扎著陸自第15旅團3500人、海自那霸基地以及空自與座分基地和九米島分基地。 日本始終把“力量喪失梯度”定律作為實施島嶼防衛作戰的理論依據, 強調前沿基地對于克服距離障礙的重要作用, 應從平時起就在預定交戰地域預置無需機動的軍力, 認為這是維持本土防衛最有效的手段。 該理論代表了日本自衛隊當下的主流作戰思想,

據此認為陸海空部隊在沖繩地區這一“前線”的靜態存在依然具有重要威懾作用和事態處置能力。

2018年6月30日, 日本防衛省發布一系列陸自、海自高級干部人事命令, 其中將補(少將)以上包括:任命陸自西部方面總監部原副參謀長青木伸一陸將補(相當于陸軍少將, 下同)為兩棲作戰旅司令;任命陸自原裝備研發試驗團團長木口熊司陸將補為陸自防空學校校長;任命陸自干部學校教育部長葉謙二陸將補為裝備研發試驗團團長;任命原自衛隊情報保全隊司令青木義昌陸將補為新組建的自衛隊情報學校校長;任命陸自原第1空降旅司令服部正陸將補為陸自航空學校校長;任命陸自原北部方面總監部副參謀長上田和干陸將補為陸自軍需學校校長;任命陸自原小平學校副校長勝井省二為該校校長,

軍銜由一等陸佐升至陸將補;任命第8師團副師團長堀江佑一陸將補為陸自高等工科學校校長(注:該校為自衛隊唯一的少年軍校);任命陸自原研究本部干事中村裕亮為陸自教育訓練研究本部副司令, 軍銜由一等陸佐升至陸將補;任命聯合艦隊司令部參謀真鍋浩司為該艦隊司令部參謀長, 軍銜由一等海佐(相當于海軍上校, 下同)升至海將補(相當于海軍少將, 下同);任命海自吳區艦隊管理部長瀨戶慶一海將補為海自第2航空群司令;任命海自研發隊群司令岡田真典海將補為第22航空群司令;任命海自原大湊區艦隊司令部參謀長森田義和海將補為第31航空群司令;任命海自原第22航空群司令大町克士海將補為海自干部學校副校長。

此外, 日本防衛省還發布了4名空自中級干部的人事調遣令:任命空自原特別航空運輸隊(即首相專機保障部隊)副司令田中毅彥一等空佐(相當于空軍上校, 下同)為航空保安管制群副司令;任命空自原第3兵種學校業務部長中野武志一等空佐為特別航空運輸隊副司令;防衛研究所原企劃部企劃協調處處長拓植龍也一等空佐為空自第3兵種學校業務部長;任命聯合參謀部原作戰計劃部計劃處處長志津雅啟一等空佐為空自干部學校副校長。


沖繩民眾悼念在沖繩戰役中死去的情人。

陸自王牌演練奔襲1500公里

6月19至22日, 自衛隊在東京地區、相關部隊駐地以及美軍駐日橫田基地和座間基地舉行大規模聯合防災演習。 該演習想定東京發生大規模塌方型地震并引發海嘯, 導致海水倒灌東京, 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演練在此情況下由陸上總隊司令官為首的陸海空聯合作戰部隊實施抗震救災的實際效能, 并檢驗自衛隊與美軍和地方機構開展聯合行動的協調默契程度。 演習總指揮由現任聯合參謀長河野克俊擔任, 參演部隊包括陸海空各主戰部隊12000余人, 出動各型車輛數千輛、軍艦10多艘以及數百架飛機。

從6月15日起, 中部方面隊所屬第14旅團主力2400人從位于四國地區的善通寺、高知、松山、日本原、德島5個基地傾巢而出, 實施長途機動奔襲訓練,演練快速反應能力和持久作戰能力,目標地域是北海道旭川地區,長途機動距離1500公里。本次演習由中部方面總監陸川公彥中將親自率領,部隊主要以機械化方式開進,出動了900多輛各型車輛和戰斗裝備,包括16式機動戰斗車(9輛)、74式坦克(約30輛)、155毫米榴彈炮(約40輛)、步兵戰斗車等各型車輛,也出動了直升機,途中也設置了部分徒步行軍的訓練內容。

陸自長途機動演習是自衛隊重大例行演練課目之一,本次演練計劃7月11日結束,目的旨在檢驗中部方面隊的戰時快反水平等級和機動作戰能力。第14旅團是陸自的“拳頭部隊”之一,其前身是乃木希典大將(被譽為日本“軍神”)擔任首任師團長的舊日本陸軍第11師團,戰斗力較為強悍。

6月23日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宣稱,海自第5航空群所屬的2架P-3C海上巡邏機當天下午4時在沖繩島以南約70公里處海域發現1艘西進的中國海軍護衛艦。隨后海上巡邏機觀察到該艦艇穿越沖繩與宮古島之間的海峽后北上,往東海方向航行。防衛省表示對此“密切關注”,并將之納入“危機管理”事務范疇。但實際上,宮古海峽屬于國際水道,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艦船均可依法自由航行。

2018年3月6日18時48分,一架空自那霸基地所屬直升機運輸隊一架CH-47J型運輸機(機身標號為57-449 3)在訓練著陸過程中,突然發生貨艙門從空中墜落的現象,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事故原因已調查清楚,該機在今年2月份定期檢查保養過程中,維護人員在將艙門取出保養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導致門鎖結構內部零件損傷,但維修人員并未發現。導致艙門重新安裝時,艙門與機身之間未達到完全閉合狀態并發生松動現象。由于直升機飛行過程中機身產生振動,導致艙門墜落事故。


資料圖:日本陸上自衛隊實彈演習。

海自建造沿海戰斗艦謀轉型

2018年6月16日,海自1艘新型沿海戰斗艦主體工程完成,即將開始內部設備和武器系統安裝。年初,海自擬建造2艘稱之為“沿海戰斗艦”的新型驅逐艦,耗資964億日元。而這艘主體結構剛竣工的新型沿海戰斗艦基準排水量約3900噸、全長130米、最寬處約16米,最大航速30節以上。發動機為CODAG型引擎,巡航時采用柴油發動機模式,高速航行時自動切換至燃氣輪機模式,前者由德國MAN公司研制、后者由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研制。

該型艦艇具備復合作戰能力,兼顧反潛、反艦和掃雷,但防空能力較弱,僅限于艦艇自身防護。主要武器為1門127毫米艦炮、1部導彈垂發系統(VLS)、多功能雷達、戰術數據網、光學復合傳感器、電磁干擾器、反艦導彈發射和防御系統、警戒直升機、水雷投放裝置、無人潛航器(英文縮寫UUV)、水上無人機(英文縮寫USV)、可變深度聲吶(VDS)、拖曳式聲吶浮標、掃雷聲吶,等等。

其中,反艦武器可能采用SSM-2型導彈,前者是繼90式之后的新一代反艦導彈,2018年起海自計劃耗資22億日元進行采購。有資料顯示,SSM-2型導彈射程將超過100公里,通過VLS發射。UUV和USV主要用于掃雷,直升機停機坪則位于后甲板。

新型沿海戰斗艦下水并形成戰斗力后,海自職能定位或呈現重大轉變,這一點尤為值得關注。長期以來,海自始終以配合美軍為作戰指導,主要擔任美海軍第7艦隊的護航和支援力量,缺乏明確的軍事理論和獨立作戰能力,這也是為什么說沿海戰斗艦服役后可能對東亞安全穩定形勢產生不確定影響的原因所在。

雖然沿海戰斗艦只能用于日本近海,即靠近中國東海的海域,但表明日本決心靠一己之力打造一支不再依賴于美軍的海上力量,海自未來主要任務也將逐步轉向嚴密監控東海方向以強化“西南防衛”和配合美軍防空反導系統建設。不過,由于經費預算和人員數量的制約,其恐怕難以同時承擔上述任務。(作者/Katan)

實施長途機動奔襲訓練,演練快速反應能力和持久作戰能力,目標地域是北海道旭川地區,長途機動距離1500公里。本次演習由中部方面總監陸川公彥中將親自率領,部隊主要以機械化方式開進,出動了900多輛各型車輛和戰斗裝備,包括16式機動戰斗車(9輛)、74式坦克(約30輛)、155毫米榴彈炮(約40輛)、步兵戰斗車等各型車輛,也出動了直升機,途中也設置了部分徒步行軍的訓練內容。

陸自長途機動演習是自衛隊重大例行演練課目之一,本次演練計劃7月11日結束,目的旨在檢驗中部方面隊的戰時快反水平等級和機動作戰能力。第14旅團是陸自的“拳頭部隊”之一,其前身是乃木希典大將(被譽為日本“軍神”)擔任首任師團長的舊日本陸軍第11師團,戰斗力較為強悍。

6月23日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宣稱,海自第5航空群所屬的2架P-3C海上巡邏機當天下午4時在沖繩島以南約70公里處海域發現1艘西進的中國海軍護衛艦。隨后海上巡邏機觀察到該艦艇穿越沖繩與宮古島之間的海峽后北上,往東海方向航行。防衛省表示對此“密切關注”,并將之納入“危機管理”事務范疇。但實際上,宮古海峽屬于國際水道,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艦船均可依法自由航行。

2018年3月6日18時48分,一架空自那霸基地所屬直升機運輸隊一架CH-47J型運輸機(機身標號為57-449 3)在訓練著陸過程中,突然發生貨艙門從空中墜落的現象,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事故原因已調查清楚,該機在今年2月份定期檢查保養過程中,維護人員在將艙門取出保養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導致門鎖結構內部零件損傷,但維修人員并未發現。導致艙門重新安裝時,艙門與機身之間未達到完全閉合狀態并發生松動現象。由于直升機飛行過程中機身產生振動,導致艙門墜落事故。


資料圖:日本陸上自衛隊實彈演習。

海自建造沿海戰斗艦謀轉型

2018年6月16日,海自1艘新型沿海戰斗艦主體工程完成,即將開始內部設備和武器系統安裝。年初,海自擬建造2艘稱之為“沿海戰斗艦”的新型驅逐艦,耗資964億日元。而這艘主體結構剛竣工的新型沿海戰斗艦基準排水量約3900噸、全長130米、最寬處約16米,最大航速30節以上。發動機為CODAG型引擎,巡航時采用柴油發動機模式,高速航行時自動切換至燃氣輪機模式,前者由德國MAN公司研制、后者由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研制。

該型艦艇具備復合作戰能力,兼顧反潛、反艦和掃雷,但防空能力較弱,僅限于艦艇自身防護。主要武器為1門127毫米艦炮、1部導彈垂發系統(VLS)、多功能雷達、戰術數據網、光學復合傳感器、電磁干擾器、反艦導彈發射和防御系統、警戒直升機、水雷投放裝置、無人潛航器(英文縮寫UUV)、水上無人機(英文縮寫USV)、可變深度聲吶(VDS)、拖曳式聲吶浮標、掃雷聲吶,等等。

其中,反艦武器可能采用SSM-2型導彈,前者是繼90式之后的新一代反艦導彈,2018年起海自計劃耗資22億日元進行采購。有資料顯示,SSM-2型導彈射程將超過100公里,通過VLS發射。UUV和USV主要用于掃雷,直升機停機坪則位于后甲板。

新型沿海戰斗艦下水并形成戰斗力后,海自職能定位或呈現重大轉變,這一點尤為值得關注。長期以來,海自始終以配合美軍為作戰指導,主要擔任美海軍第7艦隊的護航和支援力量,缺乏明確的軍事理論和獨立作戰能力,這也是為什么說沿海戰斗艦服役后可能對東亞安全穩定形勢產生不確定影響的原因所在。

雖然沿海戰斗艦只能用于日本近海,即靠近中國東海的海域,但表明日本決心靠一己之力打造一支不再依賴于美軍的海上力量,海自未來主要任務也將逐步轉向嚴密監控東海方向以強化“西南防衛”和配合美軍防空反導系統建設。不過,由于經費預算和人員數量的制約,其恐怕難以同時承擔上述任務。(作者/Kat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