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穿越到宋朝观看足球大赛


蹴鞠漆畫

世界杯季節, 怎么能不談足球。 談足球, 怎么能不提宋朝的蹴鞠。

宋朝的蹴鞠運動風靡天下。 那時候有沒有類似世界杯的國際性足球大宋, 我們不知道, 但我們可以確信, 宋朝時已經出現了類似于類似足球協會、足球俱樂部的蹴鞠團體, 以及類似于“足球超級聯賽”的蹴鞠比賽。

這是真的嗎?

真的。 《夢粱錄》載, 臨安城內“有蹴鞠、打球、射水弩社, 則非仕宦者為之, 蓋一等富室郎君、風流子弟與閑人所習也”;《武林舊事》與《都城紀勝》收錄的杭州會社名單中, 亦有“齊云社”、“蹴鞠打球社”。

齊云社又名“圓社”, 是宋代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

根據《蹴鞠譜》的描述 , 齊云社的總負責人為“都部署”, 相當于足協主席, 下設“教正”、“社司”協助理事, “知賓”負責對外接待, “會干”負責組織賽事。 組織健全, 分工明晰。

齊云社的工作包括宣傳蹴鞠文化, 傳授踢球技術, 制定蹴鞠規則與禮儀, 組織足球比賽、考核球員技術等級, 等等。 施耐庵認為蹴球為不務正業, 但齊云社將蹴鞠塑造成世間最風流的運動:“天下稱圓社, 人間最美稱, 疏狂性格, 辣浪門庭。 子弟可消閑, 公子王孫能遣興;風流陣上, 英豪士庶盡夸奇;花錦叢中, 才子佳人爭喜玩。 一生快樂, 四季優游, 非同泛泛之徒, 不比區區之輩。 人間博戲, 爭如蹴鞠風流;世上會場, 只有齊云瀟灑。 ”

宋代是一個商業社會, 齊云社也講經濟效益,

凡加入齊云社, 拜師學習蹴鞠之技, 需要先交一筆學費, “凡教弟子, 備酒禮, 辦筵席禮物, 贈與師父”。 你若吝于掏錢, 就別想學到真功夫, “一分使錢一分踢, 十分用錢十分教”。

齊云社訂有各類章程與規矩, 是入社的成員必須遵守的, 譬如要求成員注意“十緊要”:“要和氣, 要信實, 要志誠, 要行止, 要溫良, 要朋友, 要尊重, 要謙讓, 要禮法, 要精神”;服從“十禁戒”:“戒多言, 戒賭博, 戒爭斗, 戒是非, 戒傲慢, 戒詭詐, 戒猖狂, 戒詞訟, 戒輕薄, 戒酒色”。 這“十緊要”與“十禁戒”完全可以抄下來作為今日足球隊的紀律。

每一年, 齊云社都要組織一屆全國性的蹴鞠邀請賽, 叫做“山岳正賽”, 類似于今日的“足球超級聯賽”。 那么宋朝蹴鞠是怎么比賽的呢?嗯, 踢法跟今天的足球運動頗不一樣。

宋人蹴球, 通常有兩種玩法, 一種叫做“白打”, 不設球門, 兩個球隊分別派出同樣數目的球員(從一人到十人均可), 在場中輪流表演, 以頭、肩、背、膝、腳等身體部位頂球(絕對不允許用手), 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 而球不落地。 由裁判分別打分, 以技高一籌者勝。 顯然, “白打”強調的是技巧性與觀賞性, 有點類似于花樣足球。


蹴鞠木雕

另一種玩法叫做“筑球”, 更強調對抗性一些。 球場中間會豎起一個大球門, 高約三丈, 寬約一丈, 以彩帶結網, 只留出一個尺許見方的網眼, 宋人稱之為“風流眼”。 比賽雙方各派出十六人(少則七人), 分著不同顏色的球衣, 立于球門兩邊, 分成左右軍對壘。 左軍與右軍均設“球頭”、“蹺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角色,

就如現代足球比賽中也有前鋒、前腰、后腰、后衛、守門員等分工。 每個球員按照自己的角色, 站立于不同的位置, 承擔不同的任務。 每場比賽還設有“部署”、“教正”, 即正副裁判員。

比賽開始, 左右軍以抽簽的方式決定哪一方先發球。 不管哪方先發球, 球都由“球頭”開出, 傳給“蹺球”, 然后按規則在“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之間傳球, 傳球過程中, 手不準觸球, 球不得落地, 最后又傳回“球頭”, 由“球頭”射門, 即將球射過“風流眼”。 如果球觸網彈回, 只要不落地, 本隊球員可以將球接住, 繼續傳球、射門。 球射過“風流眼”, 對方接球, 也是按規定的傳球路線完成傳球, 再傳給“球頭”射門。 直到球落地為一籌, 以進球多寡定勝負。

雙方事前會商定一場賽事比賽若干籌, “或賽二籌, 或賽三籌, 先拈閹子分前后筑。 眾以花紅、利物、酒果、鼓樂賞加焉”。

“山岳正賽”可能既賽“白打”, 也賽“筑球”。 大賽之前, 齊云社會給各地的球隊發出通知:“請知諸郡弟子, 盡是湖海高朋, 今年神首賽齊云, 別是一番風韻。 來時向前參圣, 然后疏上揮名。 香金留下訪花人, 必定氣球取勝。 ”參賽的球隊需要繳納一定費用, 叫做“香金”, 最后勝出者可獲得獎品, 叫做“球彩”。 “山岳正賽”也是齊云社評定全國各球隊技術等級的過程, 過關的球隊可以獲得一份認證證書, 叫做“名旗”, “贏者得名旗下山, 輸者無旗下山”。

這樣的齊云社, 跟今日的足球俱樂部實在沒什么差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