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第二次长沙会战激战过后,中日双方为何又回到隔河相对的态势?

本文作者張憲文, 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 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 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 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29日, 第4師團也開進長沙, 而第3師團為爭戰功, 向軍部提出:“長沙已空虛, 攻占意義不大, 莫如一舉挺進株洲, 遠出捕捉敵之退卻部隊, 并迅速破壞該地軍事設施, 方為適合之措施。 ”尚未獲得上級批準, 第3師團便徑自向長沙以南的株洲挺進, 29日上午, 日軍沖入株洲, 破壞了軍事設施后自行回撤至金潭附近。

第二次長沙會戰示意圖

中國軍隊沒有能力立即反攻長沙, 只是29日由美國支援的陳納德志愿飛行團派出8架飛機轟炸了長沙。

這是“飛虎隊”在華第一次實際參戰。 到28日, 第11軍司令部認為已達到擊潰第9戰區主力的作戰目的, “以后的最大目標就是如何巧妙地進行反轉”。 因此對第3師團攻擊株洲的要求也未予批準, 并以木下勇的名義下達反轉命令, 定30日半夜為反轉的開始時間(實際上是10月1日開始后撤的)。

戰斗中

在各主戰場鏖戰之時, 第9戰區的一些部隊利用敵人戰線長, 護衛供應線路的兵力較少等弱點, 曾進行了襲擾戰, 雖有些斬獲, 但對整個戰局沒有多大影響。 軍事委員會得知日軍退卻的消息, 立即由軍令部命令第9戰區“以有力部隊分路跟蹤追擊, 相機攻略岳陽, 牽制敵人向北轉移, 使五、六戰區作戰有利”。

10月3日, 對前線實際戰況尚不明了的蔣介石接到第4軍軍長歐震的報告, 稱正在與撤退之敵激戰, “斃敵人馬極多”, 萬分欣喜, 批字寫道:“此次如不能俘敵至萬人以上。 則不能算革命軍矣。 ”

中國部隊

中國部隊遵命對日軍展開追擊、阻擊, 取得了部分戰果。 其中第98軍在撈刀河北岸伏擊敵軍, 早淵支隊措手不及, 傷亡甚重, 有兩名大隊長中彈斃命。 原守衛新墻河的幾個軍, 也沿途阻截日軍, 給敵人制造了許多困難。 湘北日軍主力回撤時, 中國第6戰區部隊正在圍攻宜昌, 城內日軍已朝不保夕, 固守待援。 因此, 蔣介石要求第9戰區全力遲滯日軍退卻速度, 使其不能回援宜昌。 無奈各軍已遭嚴重打擊, 戰力所剩無幾, 根本無法達成上述目標。

第9戰區的失利, 也導致了第6戰區攻宜昌功敗垂成。

10月9日, 日軍第11軍各部隊陸續撤回新墻河以北, 改為守勢, 中國部隊隨后追擊趕到, 雙方再次以新墻河為界, 隔河對峙。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 2016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