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说曹操,曹操到”这一典故,之后的下句从来没人敢提

“說曹操, 曹操就到”是我們生活中常常出現的一句話, 多用來形容一種巧合的相見, 也用來說這個人出現的速度非常的快。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為啥名字是“曹操”, 而不是別人呢?先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這個典故。

東漢末年, 天下局勢動盪不安, 董卓死後, 李催和郭汜兩位漢軍將領開始爭先奪權。 漢獻帝劉協因為不甘充當二人的傀儡開始逃走, 被發現以後二人合力出兵搜尋。

這時候漢獻帝手下的大臣就開始舉薦曹操, 說曹操在平定黃巾軍時有功, 然而送信的人還沒往出走, 敵軍就已經找到了門口,

情況危急之下, 夏侯惇帶著曹操的命令趕來救主, 後來李郭部下被擊退, 曹操因此加官進爵。 因此有了“說曹操, 曹操就到”這一說。

曹操, 三國時期有名的大人物, 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喜歡曹操的人都知道, 他有一個特別的癖好, 喜歡別人的老婆, 這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而且他還有一個“死對頭”呂布。 兩人一直以來的積怨埋在心頭, 呂布更是把曹操視為眼中釘, 盼望有朝一日可以親手了結了曹操。

終於, 在濮陽之戰中, 老天給了呂布這一機會, 卻被他親手放棄了, 那這是為何呢?

曹操和呂布在濮陽之戰中, 曹操中了呂布奸計, 率兵攻入濮陽, 匆忙逃離, 呂布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趕忙追趕, 兩人打了個照面, 卻因為曹操的狼狽硬是沒認出眼前人來。

呂布隨口問道:曹操在哪?曹操低頭朝反方向指去, 呂布就調頭去追了。 曹操因此也躲過一劫。 後來清初時期批評家毛宗崗說道;” 見了曹操, 反問曹操, 捨棄曹操, 別趕曹操”。

也就有了之後的:剛說曹操, 曹操就到。 當面錯過, 豈不好笑?”

但是, 當時迫于曹操的威嚴, 害怕一個不小心就丟掉性命, 因此最後一句誰也不敢有人提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