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作战万余次,根据地人口1亿多:进入相持阶段两年,游击战争取得卓越成绩

本文作者張憲文, 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 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 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 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後, 侵華日軍變“速戰速決”的軍事戰略方針為取“持久戰略態勢”。 中國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敵後抗日遊擊作戰也隨之由戰略防禦階段的輔助地位上升到主要地位。

六屆六中全會合影

在這戰爭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 中共中央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 確立了“鞏固華北, 發展華中和華南”的戰略任務。 在這一方針指導下, 八路軍在完成了對華北的戰略展開,

山區根據地根基鞏固的前提下, 以3個師主力部隊分別挺進至冀中、冀南、冀魯豫邊平原和山東地區, 協同當地抗日軍民廣泛開展抗日遊擊作戰, 有力地牽制了日軍對正面戰場的進攻, 粉碎了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的圖謀, 發展了抗日力量, 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也在鬥爭中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八路軍戰士

華中新四軍也在中共中央“發展為主”的方針指引下, 東進北上, 足跨大江南北, 取得了開闢蘇中、蘇北、豫皖蘇邊、豫鄂邊和皖東等區抗日根據地的重大勝利。 華南東江、瓊崖、珠江地區的抗日遊擊作戰也在中共南方局和廣東地方黨組織領導下得到了蓬勃的開展。 東北抗日聯軍則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中堅持了對日鬥爭。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和抗日根據地成為堅持持久抗戰的決定因素。

新四軍戰士

在此期間, 國民政府各戰區也遵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於“加強遊擊作戰”的指示, 派部進入敵後, 使遊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 對敵進行襲擾、牽制作戰, 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由於相持階段到來後, 日軍以“確立佔領區治安為第一要義”, 集中了其主要兵力一半以上, 對我華北和其他地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所謂“肅正作戰”, 妄圖以頻繁討伐, 殘酷“掃蕩”和“囚籠”政策, 給我抗日根據地以毀滅性打擊。 然而,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抗日軍民團結戰鬥, 根據地不僅未被摧毀, 反而越戰越強。 尤其是八路軍在華北廣大地區展開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

更給日軍之囂張氣焰以沉重的打擊。

據統計, 在相持階段到來後不到兩年時間中, 粉碎了敵千人以上至5萬人的“掃蕩”近百次, 作戰萬餘次, 殲滅大量的日偽軍。 八路軍、新四軍也發展到近50萬人, 抗日根據地人口達1億多。 這些充分顯示了相持階段中, 敵後遊擊作戰在整個抗戰全域中所起的重大戰略作用和中國共產黨宣導的“全面抗戰”的巨大威力。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 2016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