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当宝宝受欺负时,帮娃反击还是直接离开?其实这样处理才最好

昨天在公園看到這樣一個場景, 同是兩位年輕寶媽, 一個帶著女寶, 另一個則是帶著男寶。 女娃要比男娃高出不少, 其間女娃用身體撞了男娃幾下。 最開始的時候, 男娃媽媽還沒怎麼在意, 以為小孩子是不小心或者是在開玩笑, 結果仔細一看才發現, 明顯是有意的, 所以就有些生氣了。

剛準備找女娃說理的時候, 一旁的女娃媽媽就開了口, "孩子之間的事情, 最好還是別摻和。 "男娃媽媽一聽這句話就就覺得更無語了, 乾脆帶著男娃離開了。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 這樣的情況還是蠻常見的, 那如果自家寶貝被其他娃娃給欺負了,

到底是幫娃去反擊他們還是忍著呢?

通常情況下, 孩子在3歲以下是沒有處理事情的能力, 所以父母這時就需要介入。 父母的介入是為了告訴做錯事的娃娃,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並不是不分事情的緣由, 直接就懟人家的孩子, 並且要讓做錯事的那個孩子去改整, 如果這時候小娃娃不接受的話, 則需要和對方的家長溝通, 如果是遇到無法交流的家長, 那麼還是直接離開的好。

父母在處理小傢伙的糾紛事件中, 一定要做到位, 否則只是採取一味的暴力或是忍讓, 只會助長孩子暴力傾向或者是懦弱的性格。 所以, 如果娃娃具備處理事情的能力之後, 一定要教會他這些方法:

1、 冷靜處理

很多孩子遇事只會哭鬧,

一點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但這樣也不是個辦法, 父母要做的便是讓小傢伙們遇事冷靜, 尤其是在受到語言攻擊之後, 你可以教孩子淡定的反擊:"我知道, 然後呢?"等諸如之類的言語, 還能冷不伶仃的刺激到對方呢!

2、 廣交友

學著讓小傢伙們積極交友, 交良友益友, 畢竟出門遇事後, 朋友一多, 受欺負的情況就能少點了。

3、 瞭解孩子

作為家長, 要及時的瞭解小傢伙們的交友方向, 以及其他生活上的細節點, 這樣小傢伙們才不會覺得太孤單。

4、 遇事要告訴老師或父母

可能有些小傢伙覺得遇事向大人說, 這就是打小報告的行為。 但其實並不然, 因為這也是個互相幫助的過程,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

5、 觀察孩子

很多孩子的情感都偏敏感,

但遇事又不愛告訴家長, 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細心觀察小傢伙們的情緒, 這樣才能儘早地把問題抓出來。

瞭解過方法之後, 家長們也不要只看不做, 越早告訴小寶貝們, 對他們越是有好處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