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自主汽車等級劃分,長城吉利一等,奇瑞BYD二等,三等不值一提

首先科普一個概念, 國產≠自主, 理論上, 所有在國內生產的汽車都可以稱為國產車, 包括合資品牌。 而自主汽車代表著由國內自行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 並且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車輛。

自主品牌汽車十年前還不值一提, 十年後卻讓人刮目相看, 它們發展離不開全球全球技術高度共用化的背景, 也離不開國內政策和人民的支持。 自主品牌的實力已經給合資品牌帶來衝擊, 但在白熱化的競爭中, 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等級劃分。

一等自主品牌:吉利、長城

吉利的成功源於自己沒有循規蹈矩的發展,

而是走了兼併收購的“最速曲線”。 吉利在研發能力、產品設計、技術儲備、行銷網路幾個角度都位居國內一等的位置。 吉利2017年銷量120多萬, 利潤106億, 旗下帝豪、遠景、博系、以及領克都風生水起。

長城2017年的銷量也突破100萬台, 主要貢獻者就是哈弗H6, 這台車不僅是長城的榮耀, 也是自主SUV的代表。 長城在掙得盆滿缽滿時, 並沒有忽略研發上的投入, 目前旗下車車型所使用的1.5T引擎、2.0T引擎、7擋雙離合變速箱, 都是自主研發的, 可靠性很不錯。 而且長城高端品牌WEY的銷量和影響力也在快速上升。

二等自主品牌:比亞迪、奇瑞

比亞迪的燃油車不咋滴, 但新能源領域比亞迪說自己國內第二, 還沒人敢說第一。 可是比亞迪的優勢並沒有完全體現, 因為國內新能源市場還沒有真正打開,

配套設施很不健全。 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也因為能量密度低不被看好, 目前比亞迪已經籌建三元鋰電池基地, 未來幾年是有可能一飛沖天的。

奇瑞, 奇瑞是個很鬱悶的車企, 沒少在研發上投入, 卻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奇瑞的失敗在於產品行銷策略差, 產品最基本的顏值較低, 以至於, 奇瑞一直沒有一款成為爆品的車型。 奇瑞想要劇情反轉, 首先要從打破現有的制度體系約束, 深入調查用戶喜好, 莫要急功近利, 潛下來打造一款真正有突出競爭力的產品。

三等自主品牌:紅旗、華晨中華、福田寶沃、眾泰等

三等自主品牌的特點大同小異, 總結為一句話:壓根不是在認真造車。

第一:沒有設計能力,

依靠抄襲獲得不錯的外觀。

第二:沒有研發能力, 依靠購買合資品牌老舊的動力系統, 或者購買老舊的生產線拼裝出“垃圾”

第三:沒有過硬的品控管理和實驗設施, 成品車型的可靠性和成熟度拙劣。

第四:對製造話題和熱點, 比製造汽車更得心應手。

到達2022年, 汽車股比完全放開後, 真正的公平競爭就會到來, 自主品牌很難再享受國家的保護。 到那個時候, 真正有實力的自主品牌會迎來更好的發展契機, 而三流自主品牌的結局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