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農民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有多慘?這項政策,讓大多數人生不如死

漢武帝在歷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 他南平兩越、北伐匈奴、西通西域, 北定朝鮮, 是漢帝國的實力達到巔峰狀態, 也奠定了中華的疆域版圖。 可這些強盛表像的背後, 卻是百姓的繁重賦稅和苦不堪言, 單單就其中的一項政策, 就足以讓人膽寒。

“口錢”又名“口賦”, 也就是咱們都非常熟悉的人頭稅, 他剛開始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當時雖然七雄爭霸, 可真正實行這項制度的只有兩個國家, 一個是齊國, 一個是秦國。 準確來說, 這兩個國家具體的徵收方法又略有不同, 齊國是按人頭數徵稅, 每人每年360文, 而秦國則是按戶徵收,

每戶每年200文就夠了。

從當時來看, 這項政策無疑是好處多多, 首先收上來的稅可以充實國庫, 至於國庫豐盈了之後皇帝想做什麼事情都要便利得多(主要是做軍餉), 再一個也可以用這一項迫使很多無業遊民回家種田, 這就在不知不覺間消除了很多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最後還可以對貴族豢養的"食客"有一定限制, 可謂一石三鳥。 可隨著大環境的改變, 這項政策的弊端漸漸顯露出來。

劉邦推翻暴秦之後, 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 後來上臺的文帝, 景帝都比較愛惜民力, 所以具體到口賦上的要求還算比較合理。 具體內容是7到14歲兒童每人每年20錢, 14-56歲的人口則要繳納“算賦”, 每人每年需要繳納40錢。 可到了漢武帝時期,

由於連年征戰, 軍費開支不斷增加, 之前積攢下的家底也都給折騰光了, 沒辦法, 只能在百姓身上打主意。

漢武帝頒佈規定:口賦起征年齡降為3歲, 徵收額提為23錢。 “算賦”的徵收對象不變, 金額卻漲到了史無前例的120文, 整整超出了兩倍。

單穿看這些數字估計心裡邊沒個概念, 咱們可以舉個實實在在的例子, 漢景帝時期的晁錯曾經寫過一本《論積貯疏》, 其中有一段話就提到了當時老百姓的生存狀況:一個五口之家, 每年辛苦耕種一百畝田地, 年景好的時候也不過勉強混個溫飽, 要是遇上荒年, 就只能顛沛流離到處找吃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 這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文景之治時候出現的情況。 參照一下武帝時期的稅收政策,

老百姓的日子苦成什麼樣就不好說了。

更重要的是, 漢武帝時期連年征戰, 徵兵數量也是急劇增加, 大多數家庭裡的青壯年勞動力都效命疆場了, 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婦幼, 本身的耕作能力都極其有限, 哪兒會有那麼大的收成, 再加上什麼地租徭役之類的, 這些老百姓都被徹底壓得變了形。

他們能選的路就兩條, 要麼是起來造反(盛世之中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要麼自殺, 可這兩條路都需要相當的勇氣,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非常反常的現象, 以前極為重視傳宗接代的老百姓突然不拿兒子當回事了, 只要生了兒子, 立馬殺掉, 最好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這個事情。 對於他們來說, 23文錢沒准就能讓全家人活命。

當然了,

對於這一切, 劉徹也不是毫無知覺, 可等他醒悟過來想要寬待百姓的時候, 才發現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全國各地爆發了太多的農民運動, 雖然都相繼被鎮壓下去, 可漢朝的強盛局面卻再難恢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