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減肥»正文

孩子睡眠時手腳抽動,是抽動症,驚厥,癲癇,缺鈣嗎?

關注妙手蓮華, 開啟中醫育兒新旅程

最近, 不少群裡的媽媽問

孩子睡覺時手、腿會突然抽動一下,

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不會是“抽動症”吧?

不會是“驚厥”吧?

不會是“癲癇”吧?

越想越可怕……

小編記得小時候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模模糊糊快要睡著, 但是還沒睡著的時候, 經常會全身忽然抖一下, 有時候還會有一種幻覺, 像是在高處突然踩空, 掉下去要死掉一樣, 然後就被嚇醒了。

這到底是啥情況?網上答案可謂五花八門:有人說缺鈣, 有人說還在長個兒, 還有人說是因為神經系統發現你很久沒有活動, 想試試你死了沒有,

就向發送了一條彈窗抖動……

今天小編就邀請妙手蓮華專家團給大家揭秘睡眠時候手腳抽動的原因及應對辦法。

西醫解讀

異常放電:神經元抑制作用不足

關於這個“睡眠抽動”, 西醫裡叫做“肌抽躍”, 認為是睡眠障礙的表現之一。 對這一現象提出幾種假說, 主要的一種說法認為中樞神經系統中某些抑制神經細胞的破壞或功能失調。 由於這些神經元的抑制作用不足, 造成運動神經元的興奮度提高因而會自發的產生異常放電現象, 反映在身體上就成為肌肉的抽動。

中醫解讀

從中醫角度講, 睡眠抽動雖然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它提示著身體的氣血陰陽、五臟六腑正處於某種不平衡的狀態。

與陰陽有關:陰陽交班時易出現“動”

中醫認為孩子是“稚陰稚陽”之體, 意思是說小兒時期無論臟腑氣血、筋脈骨肉均處於幼小的狀態, 成而未全, 全而未壯。

中醫認為, “陽入于陰則寐, 陽出於陰則寤。 ”。 睡眠時陽潛入陰, 陰盛陽盡, 簡單點說就是“陰陽”交接班, 交班的過程中, 就容易發生一些“動”的表現, 因為孩子是“稚陰稚陽”, 就像兩個不太成熟的值班人員換崗時就容易不太順利, 有時候就會出現“抽動”一下的可能。

最明顯的是新生寶寶在入睡之後就會經常出現局部的肌肉抽動現象, 有時還會伴隨啼哭、驚跳反應, 此時, 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有的時候孩子白天運動過量, 身體太累, 下肢肌肉過度緊張也可出現睡眠抽動現象,

可在睡前適當按摩、熱敷或用溫水泡腳以助緩解。

隨著孩子的長大, “陰陽”越來越成熟完善了, 一般來講, 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 長大後就逐漸消失了。

與臟腑有關:脾虛肝旺

小兒有個生理特點就是, 脾常不足, 肝常有餘, 五臟之中, 肝主筋, 所以睡覺手腳的抽動和肝也有關係。 此外, 脾是主四肢, 主肌肉的, 所以這個問題和脾胃也有關係。

應對“睡眠抽動”, 中醫有妙招

這種現象一般都是偶發的, 一晚上不會超過四五次, 動作幅度也不會太大, 所以一般不需要當做什麼病來治療, 祝福孩子健康成長就可以了, 擔憂是多餘的!

但也要注意, 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 也可能是因為孩子身體太過虛弱、勞累,

或者因為父母老吵架、婆媳關係不好, 或學習壓力太大, 從而身體常處於緊張、焦慮狀態。 如果這樣, 這個孩子的脾胃系統就會失常, 失常以後脾胃沒法吸收食物營養物質了, 就會導致正氣就不足, 正氣不足, 抵抗力就不足, 生長、發育就容易出問題, 本來很小的毛病就可能容易往廣處、深處發展。

所以, “肌抽躍”如果頻發, 不僅要看看是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還要從家庭氛圍、家人關係、教育理念、孩子的心理這些外在因素來調整。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肌抽躍是由缺鈣引起的, 其實不用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如果真把脾胃養護好了, 我們從日常吃的簡簡單單的五穀雜糧和果蔬中就能吸收足夠豐富、足夠量的營養物質,

所以關鍵還是養護好脾胃, 而不是特意去補鈣。

可以運用小兒推拿, 比如推脾經捏脊等方法給孩子做做保健, 提升孩子體質, 促進孩子更好的成長發育。

小兒捏脊, 到底怎麼捏?

小兒易病原因及脾胃功能養護

還可以運用董針裡的特效穴對肝、脾進行保健。

木穴

健脾穴

如果, 孩子睡眠抽動會伴隨驚醒、哭鬧, 那說明孩子的身體發生問題, 比如可能有驚嚇、積食等問題, 需要請醫生來判斷。

文|妙手蓮華專家團

圖|源自網路

編輯排版|@晏如, @蓮華媽媽

近期導讀

如果你想諮詢關於育兒的更多疑問, 可加微信入群

妙手蓮華

15330215568; 13031011760

微信:mslhtuina

兒推群|飲食群|讀書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