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漫威:從1939到2018

從1939年漫威創立, 到如今複聯三席捲全球, 領冠票房, 漫威的電影系列作品, 無疑是商業電影運作中玩得很漂亮的——既有口碑, 也有情懷, 還有流量, 名利雙收, 這可能才是商業片真正該有的打開模式。

01 超級英雄誕生的1939

1939年, 如今的漫威還不叫做漫威, 叫做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 那一年, 世界第一位變種人超級英雄誕生了, 他的名字叫做海王納摩(Namor the Sub-Mariner)。 納摩是人類與魚類的結合體, 可以在水下生活。 這是漫威的第一位超級英雄——比公司的成立還要早半年。

新奇, 華麗, 引人入勝的激烈場面——這些都是漫畫的獨特魅力。 漫威的創始人馬丁·古德曼看准了這個機會,

儘管當時DC漫畫公司已經搶得了先機, 推出了兩大王牌角色超人和蝙蝠俠, 但古德曼還是憑藉著新奇的點子和精彩的創意, 創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新角色。

其實, 納摩並不像超級英雄, 反倒像是英雄們常常對抗的怪物。 他父親是人類, 母親是水下世界的公主。 半人半魚的他不僅外貌怪異, 其行為也頗值得推敲:長大成人的納摩因為他那美麗的王國被毀, 誓要向“地面人”展開復仇。 他年輕、危險, 而且憤怒。 他可不管地面人的死活——他毀壞了大樓和船隻, 可以說是近乎屠殺。

02 美隊誕生&斯坦·李加盟的40年代

1941年3月, 距離珍珠港事件發生還有9個月的時間。 一本名叫《Captain America》的漫畫於此時創刊, 一位愛國主義與美國精神的象徵誕生了。

編劇喬·西蒙和畫家傑克·科比合作, 創造出了這樣一位美國偶像。 他身穿紅白藍三色的星條服裝, 手持盾牌, 對希特勒狠狠地飽以正義的鐵拳。

美國隊長從來沒有在別的刊物上試行, 而是直接推出獨立漫畫, 這在當時是不尋常的——古德曼剛剛見到這個人物的設定稿, 就斷定他一定會大獲成功, 於是立刻給了美國隊長獨立表現的機會。 事實證明, 這是完全正確的, 充滿美國主義色彩的美國隊長漫畫在推出後大受歡迎。

美隊不是天生的英雄, 也沒有不死之身, 但他比一般人堅強、勇敢、機智。 這讓漫畫的主題開始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個漫畫形象的成功也讓漫威公司從此和DC分庭抗禮。

同樣是在1941年, 古德曼妻子的表弟, 16歲的斯坦利·萊伯(Stanley Lieber)加入了漫威。 但同他的本名相比, 他的筆名更加知名——斯坦·李(Stan Lee)。 作為編輯和主要作者, 他不僅創造了80%的漫威知名角色, 也伴隨漫威公司歷經了六十多年的滄桑。 可以說, 是斯坦·李真正創造了漫威的奇跡, 他也因此被稱為美國漫畫界的龍頭老大。

03 坎坷的50年代&復興的60年代

50年代的美國, “漫畫有害論”開始風行, 美國漫畫此時正遭受著巨大的挑戰。

1951年, 時代漫畫更名為為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 當時美國社會流行的“漫畫有罪”思潮, 讓漫威陷入人生第一次的低谷。 出版社紛紛關閉, 一年之內, 漫畫書的銷量下降了75%。 漫威的創始人古德曼不堪虧損, 將當時名為Atlas的公司關閉了。

儘管它的漫畫還在出版——但也只剩下了一間小小的辦公室,

並且喪失了所有的發行管道, 不得不借用競爭對手DC漫畫公司的管道來發行少數僅存的漫畫。

漫威瀕臨崩潰邊緣徘徊, 漫畫業看來毫無前途, 苦苦奮鬥多年的斯坦·李幾乎要決定退出這一行了。 直到1961年, 漫威公司的對手DC漫畫推出了《正義聯盟》。

這個集合了所有明星角色的戰隊, 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 古德曼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連同漫畫家傑克·科比和斯坦·李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超級英雄組合《神奇四俠》。

正是這本漫畫, 導致了漫威的復興, 改變了漫威的一生。

這些有著常人煩惱的平民英雄, 很快風靡了懷揣夢想的美國社會。 也是同年, 公司正式更名為Marvel Comics, 在中國一度被稱為“驚奇漫畫”,

2010年9月Marvel將中文名稱正式定為“漫威”。

神奇四俠和其他一些英雄漫畫的成功, 讓漫威意識到:超級英雄再度成為漫畫的主流。 接下來, 斯坦·李和傑克·科比又再度聯手合作, 創造出了一系列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超級英雄:綠巨人浩克、蜘蛛俠、雷神托爾、鋼鐵俠、蟻人、黃蜂俠、超膽俠等等。

1964年, 斯坦·李和傑克·科比樹立起了漫威歷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他們創造了漫威的全明星陣容:復仇者聯盟。

1968年, 漫威已經追上甚至超越DC, 成為漫畫業的又一巨頭。 同時, 漫畫行業也終於走出了困境, 高速發展起來。 這個時代也被稱為漫威時代。

04 互聯網危機的90年代&如今的螢幕新時代

新事物的出現是進步, 卻也會挑戰著既有存在的事物, 給他們帶來嚴重的威脅。

90年代的電子科技與互聯網技術,在讓世界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讓漫畫行業再次衰落。破產重組後的漫威只能靠著販賣版權謀取生機。

當時的索尼、環球影業等都低價拿到了相關版權,從1998年到2007年,共有16部原屬漫威的電影作品,被不同的公司搬上大銀幕,有一些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看到了自己的超級英雄形象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漫威不甘心,同時市場環境的惡化也讓漫威決定不能繼續坐以待斃。因此,漫威最終以12個角色的電影權利作為抵押,從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高官梅瑞爾·林奇處,獲得5.25億美元的可迴圈信用額度,以供未來8年拍攝10部影片。

2008年,首部漫威宇宙電影《鋼鐵俠》與觀眾見面,鋼鐵俠獨具的科技感與幽默元素,使市場眼前一亮,最終影片在全球狂收了近6億美元票房。一個全新宇宙時代的大幕,就此徐徐拉開。緊接著後一年,漫威被迪士尼以42.4億美元收購,迪士尼負責發行業務,而漫威影業保持相對獨立。

有了迪士尼遍佈全球的宣傳及發行資源助力,加上之前漫畫創作出的上千種角色的積澱,漫威帝國正式崛起。電影主創人員們以漫畫為基礎,設定出更具個人風格的英雄,單線延伸出各自的劇情,又以彩蛋鋪陳時間線。一環套一環的佈局,使漫威從此開啟了源源不斷的吸金大門。

自1939年的開創,到後來一系列時代環境下的角逐,漫威經歷過絕地逢生,曾在飄搖中苦苦支撐;也打過漂亮的反擊,如今遙遙領先於自己的競爭對手。

反觀漫威一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契機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市場可以毀滅也可以成就。然而市場畢竟是不可控因素,我們無法通過人力去操控。

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通過管理與調整,讓企業適應市場與環境,通過自身定位的把控和對於消費者與市場的理解,讓自身的產品更加符合大眾的需求。盡可能消除不可控因素對於我們的影響,將可控因素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05 商業IP運作與文娛影業的未來

——漫威的下一步棋

有人評價說,近年來DC家的電影比漫威家更有深度,自從《蝙蝠俠前傳》系列成功後,DC開始喜歡追求電影的深度。此後作品也經常探討一些哲學性的,涉及人性的話題,諸如,“何為正,何為邪”、“混亂與秩序”等。

但事實是,漫威票房就是遠遠領先DC。市場認可漫威,認可他的超級英雄,他的復仇者聯盟。因為他們懂得在取悅討好觀眾和影片內涵實質間尋得平衡。

漫威與DC的角逐,從起初的漫畫行業,蔓延到了電影業。他們兩家的角逐較量背後所隱射的,也正是文娛影業的行業規則與鬥爭。

文娛影業,其本身是商業性質的,那麼無可厚非,他們在為觀眾帶來放鬆與享受的同時,自然是需要有可觀回報的,這是商業運作的基礎邏輯。

有內容的好作品需要有市場、被認可、能夠賣出好價錢,這樣才能維繫住作品創作方的成本與付出,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創作;反之,若票房成績不理想,可想而知,其作品背後的創作團隊將有可能不再有重新創作的機會。

因為資本就是資本,不會有情感的牽絆與猶豫,他只在意成本收益原則,只認准可以帶來更多利潤的項目。

因此,漫威的成功,恰恰就是符合了這一商業運作邏輯。

一開始漫威就走了親民路線,而不是去講那些高大上的道理。畢竟觀眾來電影院是為了娛樂開心的,那漫威說,好,我就讓你開心。插科打諢,逗逼搞笑,不僅如此,還有各種酷炫的特效和酣暢淋漓的戰鬥場面,與此同時,劇情也做到了讓觀眾能很輕鬆的看得明明白白,因此自然能夠吸引到大多數觀眾。

與DC家電影對於非漫畫粉不友好不同,漫威在電影方面對於普通的觀眾而言,做到了輕鬆易懂。每一個超級英雄,都有自己的電影,哪怕你沒有看過任何漫威家的作品,也不會太影響你的觀影。

你能輕鬆的帶入到故事中,能看明白發生了什麼,說不定看完後還會愛上某位超級英雄。同時,在每部電影結尾的彩蛋部分,漫威暗暗埋下時間線伏筆,為復仇者聯盟的眾英雄大集合做鋪成準備。

明線輕鬆易懂,暗線精心佈局,這樣的漫威,自然是貼心的給了觀眾他們需要的娛樂電影:要輕鬆搞笑有娛樂性,還要構思巧妙有格調。

復仇者聯盟,讓超級英雄聚在了一起,也讓漫威粉聚在了一起。

群體圈層內部的彼此文化認同感,是小眾文化格調最好的存在方式。因為這種格調,哪怕開始火遍全球,小眾文化不再小眾,每一個漫威粉還是會覺得自己最與眾不同,他們會從復仇者聯盟身上得到精神上的契合與共鳴,那是一種文化圈層外的芸芸眾生所不能懂得的。

其次,裝深刻這事非常有難度,不是想要深刻,就能深刻的。《蝙蝠俠前傳》系列能成功,那是既有天才導演諾蘭的執導,還有貝爾和希斯-萊傑的精彩演繹,可遇不可求。強行深刻,而又沒有別人的功底的話,只會讓電影沉悶無趣。這便是DC後續電影票房不如漫威火爆的一個原因之一。

漫威的角色非常具有人性魅力,無論是個性或是所生活的城市都與我們非常貼近。

市場的運作,會圍繞核心資源,打造流量IP,並延伸出一系列周邊產品。這些共同支撐起了漫威背後,由電影和漫畫所點火的商業版圖。

然而,漫威曾經的坎坷歷史也在時刻提醒著他們,如果停滯滿足于目前的輝煌而不尋求改變,那麼即使是成功,也不會太長久。因此,漫威在文娛影業的佈局中,也開始逐漸在尋求內容方面的變化與升級。

就像曾經的美國隊長是二戰時代的精神領袖,綠巨人和蜘蛛俠是6、70年代的寵兒,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時代的焦點問題,超級英雄在某個方面,也是時代的映射。因此,新的超級英雄的出現,也將是必然。

雖然漫威電影宇宙的走向還不明朗,但下一代的超級英雄接班人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比如,史上最年輕的蜘蛛俠荷蘭弟 Tom Holland,《黑豹》的主演 Chadwick Boseman等。

| Chadwick Boseman 已經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標題為:A Hero Rises.(一個英雄的崛起。)

關於未來,可能誰都沒有把握說,趨勢是如何,應該要怎樣。

漫威和DC的下一場角逐究竟會誰輸誰贏,或是又有新的入局者,一切也都是未知的。唯一已知的,只有一條:文娛影業,內容為王。

行業的參與者,只有不斷生成出優質內容與人物,才能不斷的打動螢幕前的各位觀眾。就像螢幕上的超級英雄們,在面對一次次戰鬥時那樣。只有做好自己最佳的應對準備,不畏懼一切的困難與險境,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勝利。

90年代的電子科技與互聯網技術,在讓世界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讓漫畫行業再次衰落。破產重組後的漫威只能靠著販賣版權謀取生機。

當時的索尼、環球影業等都低價拿到了相關版權,從1998年到2007年,共有16部原屬漫威的電影作品,被不同的公司搬上大銀幕,有一些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看到了自己的超級英雄形象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漫威不甘心,同時市場環境的惡化也讓漫威決定不能繼續坐以待斃。因此,漫威最終以12個角色的電影權利作為抵押,從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高官梅瑞爾·林奇處,獲得5.25億美元的可迴圈信用額度,以供未來8年拍攝10部影片。

2008年,首部漫威宇宙電影《鋼鐵俠》與觀眾見面,鋼鐵俠獨具的科技感與幽默元素,使市場眼前一亮,最終影片在全球狂收了近6億美元票房。一個全新宇宙時代的大幕,就此徐徐拉開。緊接著後一年,漫威被迪士尼以42.4億美元收購,迪士尼負責發行業務,而漫威影業保持相對獨立。

有了迪士尼遍佈全球的宣傳及發行資源助力,加上之前漫畫創作出的上千種角色的積澱,漫威帝國正式崛起。電影主創人員們以漫畫為基礎,設定出更具個人風格的英雄,單線延伸出各自的劇情,又以彩蛋鋪陳時間線。一環套一環的佈局,使漫威從此開啟了源源不斷的吸金大門。

自1939年的開創,到後來一系列時代環境下的角逐,漫威經歷過絕地逢生,曾在飄搖中苦苦支撐;也打過漂亮的反擊,如今遙遙領先於自己的競爭對手。

反觀漫威一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契機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市場可以毀滅也可以成就。然而市場畢竟是不可控因素,我們無法通過人力去操控。

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通過管理與調整,讓企業適應市場與環境,通過自身定位的把控和對於消費者與市場的理解,讓自身的產品更加符合大眾的需求。盡可能消除不可控因素對於我們的影響,將可控因素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05 商業IP運作與文娛影業的未來

——漫威的下一步棋

有人評價說,近年來DC家的電影比漫威家更有深度,自從《蝙蝠俠前傳》系列成功後,DC開始喜歡追求電影的深度。此後作品也經常探討一些哲學性的,涉及人性的話題,諸如,“何為正,何為邪”、“混亂與秩序”等。

但事實是,漫威票房就是遠遠領先DC。市場認可漫威,認可他的超級英雄,他的復仇者聯盟。因為他們懂得在取悅討好觀眾和影片內涵實質間尋得平衡。

漫威與DC的角逐,從起初的漫畫行業,蔓延到了電影業。他們兩家的角逐較量背後所隱射的,也正是文娛影業的行業規則與鬥爭。

文娛影業,其本身是商業性質的,那麼無可厚非,他們在為觀眾帶來放鬆與享受的同時,自然是需要有可觀回報的,這是商業運作的基礎邏輯。

有內容的好作品需要有市場、被認可、能夠賣出好價錢,這樣才能維繫住作品創作方的成本與付出,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創作;反之,若票房成績不理想,可想而知,其作品背後的創作團隊將有可能不再有重新創作的機會。

因為資本就是資本,不會有情感的牽絆與猶豫,他只在意成本收益原則,只認准可以帶來更多利潤的項目。

因此,漫威的成功,恰恰就是符合了這一商業運作邏輯。

一開始漫威就走了親民路線,而不是去講那些高大上的道理。畢竟觀眾來電影院是為了娛樂開心的,那漫威說,好,我就讓你開心。插科打諢,逗逼搞笑,不僅如此,還有各種酷炫的特效和酣暢淋漓的戰鬥場面,與此同時,劇情也做到了讓觀眾能很輕鬆的看得明明白白,因此自然能夠吸引到大多數觀眾。

與DC家電影對於非漫畫粉不友好不同,漫威在電影方面對於普通的觀眾而言,做到了輕鬆易懂。每一個超級英雄,都有自己的電影,哪怕你沒有看過任何漫威家的作品,也不會太影響你的觀影。

你能輕鬆的帶入到故事中,能看明白發生了什麼,說不定看完後還會愛上某位超級英雄。同時,在每部電影結尾的彩蛋部分,漫威暗暗埋下時間線伏筆,為復仇者聯盟的眾英雄大集合做鋪成準備。

明線輕鬆易懂,暗線精心佈局,這樣的漫威,自然是貼心的給了觀眾他們需要的娛樂電影:要輕鬆搞笑有娛樂性,還要構思巧妙有格調。

復仇者聯盟,讓超級英雄聚在了一起,也讓漫威粉聚在了一起。

群體圈層內部的彼此文化認同感,是小眾文化格調最好的存在方式。因為這種格調,哪怕開始火遍全球,小眾文化不再小眾,每一個漫威粉還是會覺得自己最與眾不同,他們會從復仇者聯盟身上得到精神上的契合與共鳴,那是一種文化圈層外的芸芸眾生所不能懂得的。

其次,裝深刻這事非常有難度,不是想要深刻,就能深刻的。《蝙蝠俠前傳》系列能成功,那是既有天才導演諾蘭的執導,還有貝爾和希斯-萊傑的精彩演繹,可遇不可求。強行深刻,而又沒有別人的功底的話,只會讓電影沉悶無趣。這便是DC後續電影票房不如漫威火爆的一個原因之一。

漫威的角色非常具有人性魅力,無論是個性或是所生活的城市都與我們非常貼近。

市場的運作,會圍繞核心資源,打造流量IP,並延伸出一系列周邊產品。這些共同支撐起了漫威背後,由電影和漫畫所點火的商業版圖。

然而,漫威曾經的坎坷歷史也在時刻提醒著他們,如果停滯滿足于目前的輝煌而不尋求改變,那麼即使是成功,也不會太長久。因此,漫威在文娛影業的佈局中,也開始逐漸在尋求內容方面的變化與升級。

就像曾經的美國隊長是二戰時代的精神領袖,綠巨人和蜘蛛俠是6、70年代的寵兒,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時代的焦點問題,超級英雄在某個方面,也是時代的映射。因此,新的超級英雄的出現,也將是必然。

雖然漫威電影宇宙的走向還不明朗,但下一代的超級英雄接班人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比如,史上最年輕的蜘蛛俠荷蘭弟 Tom Holland,《黑豹》的主演 Chadwick Boseman等。

| Chadwick Boseman 已經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標題為:A Hero Rises.(一個英雄的崛起。)

關於未來,可能誰都沒有把握說,趨勢是如何,應該要怎樣。

漫威和DC的下一場角逐究竟會誰輸誰贏,或是又有新的入局者,一切也都是未知的。唯一已知的,只有一條:文娛影業,內容為王。

行業的參與者,只有不斷生成出優質內容與人物,才能不斷的打動螢幕前的各位觀眾。就像螢幕上的超級英雄們,在面對一次次戰鬥時那樣。只有做好自己最佳的應對準備,不畏懼一切的困難與險境,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勝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