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豆瓣9.5,這才是吃貨的終極修煉寶典

在東亞吃貨圈, 魚叔只服三個男人:

一個是中國的陳曉卿, 《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

(撲街的第三季跟他沒有關係)

第一次讓「中國美食」成為了爆點熱詞。

一個日本的井之頭五郎, 《孤獨的美食家》主角。

五郎吃東西真的有魔性, 吃什麼都充滿了幸福感。

還有一個就是韓國的白鐘元——

《街頭美食鬥士》

스트리트 푸드 파이터

就是海報上那個正啃著避風塘炒蟹不亦樂乎的大叔。

白鐘元, 韓國美食綜藝屆TOP級人物, 餐飲界的王健林, 吃播屆的劉在石

據說旗下擁有26個連鎖餐飲品牌, 1000多家分店, 一年銷量高達1239億韓元!

熱愛美食節目的魚友一定對他不陌生:

《白鐘元的小巷餐廳》, 豆瓣評分9.3;

《白鐘元的三大天王》, 豆瓣評分8.3

《家常菜白老師》, 豆瓣評分8.0

從自己掌勺做菜, 到解說名廚大賽;從自己成功經商, 到幫小巷餐廳找出問題、改善經營, 在美食領域, 白大叔可以說是全能

而這一次, 白大叔終於回歸吃播老本行, 簡單粗暴, 就是吃吃吃吃吃!

這檔最新節《街頭美食鬥士》, 又名《街頭大胃王》, 如其名, 探尋的就是最正宗、最親民的街頭美食。

目前更新了三集, 豆瓣評分高達9.5

第一站就是中國美食之都——成都

大叔的行程安排非常樸素, 逛逛夜市, 走走早市, 吃的都是最街頭的小吃:

烤串、炸土豆、炒麵;

紅糖發糕、酥皮餡餅、擔擔麵;

只要吃得下, 統統都要嘗一遍。

工作日, 還會去商業區體驗上班族的午餐

明明都是再熟悉不過的街頭小吃, 但白大叔就是能吃出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吃得香這一點, 白大叔跟隔壁五郎真是不相上下。

令人驚訝的是, 節目組並沒有安排翻譯, 白大叔靠著自己的十級中文毫無障礙地跟店家攤主交流、點菜。

大叔說他的中文都是通過美食學會的

而在香港和曼谷站, 大叔同樣能說些簡單的粵語、泰語和英語進行基本溝通。

大叔不僅愛吃, 也很會吃。

看一個人懂不懂行, 首先就要看他會不會點菜

白大叔走進一家店之前, 要先看一下店面, 看顧客多不多;

店門口貼了什麼樣的海報, 海報一般不是新品就是主打推薦, 要注意觀察。

走進去, 要看看其他顧客一般都點什麼, 要是人手一份的,

肯定也得試試

熱門的旅遊區要學會捨棄, 人多還不一定好吃, 真正地道的美食一般都藏在街頭巷尾。

確認過眼神, 是最懂吃的人。

吃的時候也講究。

要是遇到陌生的菜品, 就看看當地顧客一般都怎麼個吃法, 借鑒一下。

主配菜也都儘量搭配著吃, 調料也可以換換花樣, 多多嘗試。

畢竟肚子就這麼點, 總得讓每一樣下肚的美食都發揮到淋漓盡致。

吃的時候白大叔也不閑著, 隨手就能介紹點乾貨:

比如他去一家名為「陳麻婆豆腐」的飯店吃飯——

陳麻婆豆腐, 就是陳家麻臉婆婆的豆腐。 陳氏其實是這位婆婆丈夫的姓氏, 也就是陳家老闆娘是個麻臉, 她做的豆腐。

說實話, 魚叔直到今天才知道「麻婆豆腐」原來是這個意思。

比如「避風塘」:

它起源于獨特的漁民文化, 他們會在船上做菜吃這件事發展成了叫做避風塘的一個種類。 避風塘的料很沖, 主要是用很多大蒜且末和辣椒一起等重口香料一起炒。 因為以前船上的人們白天幹活, 晚上就會吃下酒菜。

所以在香港如果想吃口味重一點的菜, 就可以選擇前面帶避風塘字樣的。

還有關於生油和熟油的區別:

菜炒好了不能再加生油, 所以要用熟油降溫。

這些知識, 並不擅下廚的魚叔以前是真不知道。

白大叔吃吃逛逛看似簡單樸素, 但攝影卻是一點也不含糊。

再普通的菜, 都能拍得讓你口水直流;

同一個場景, 把早市和夜市交叉剪輯;

科普醬料的醃制, 別出心裁地使用了倒敘的手法:

比如豆瓣醬,

從噴香的麻婆豆腐一步步倒退, 晾曬、壓榨, 最後定格在了黃豆和辣椒上面。

整個過程讓人覺得無比驚喜, 大自然給予了人類多少神奇的饋贈, 而人類又是多麼聰慧勤勞能從最簡單的食材出發, 創造出如此豐富多樣的美食。

而鏡頭中的師傅們, 則一個個都成了武林高手

十八般武藝盡顯功底, 民間處處藏龍臥虎

這個節目最大的優點就是「接地氣」

看五郎吃飯確實饞, 但一想到日本的物價就捂著錢包瑟瑟發抖。

更別說想按著他的路線一家家吃過去, 沒有足夠的預算還真的是不敢隨便下手。

但要複製白大叔的美食路線, 就一點壓力都沒有。

他點的菜都很親民平價, 而且會直接在節目中說明價格, 給想來嘗試的遊客一些心理預期。

而且他貼心地考慮到了「一個人吃飯星人」的擔憂

香港點心雖然有名,但一個人吃就很有壓力;所以他果斷轉移方向,點了一小盅蒸飯。

同樣美味得出乎意料。

當然了,一個人吃飯有時候難免會碰到些悲傷的事情——

比如站起來去加菜,一回頭碗筷被老闆收走了。

看白大叔的表情,就知道他的內心有多心疼那幾塊還沒吃完的豬軟骨!!

「早知道就多吃一點好了」,轉身走的時候大叔還是有點不甘心。

如果說韓國人誇《街頭美食鬥士》好看,還是帶有著新鮮與好奇感的;那麼連中國觀眾也贊口不絕,則是真的認可了這檔節目的價值。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卻讓中國觀眾真切感受到了那股對美食的熱愛之情。

這份情感不僅僅是愛吃,更有著對師傅們勞動的尊重,對當地文化的理解。

相比之下,之前被群嘲的《舌尖3》則可以說完全喪失了這份初心。

《舌尖3》裡,沒有了因為嘗到美食而真心滿足的食客,沒有為了製作美食而真情付出的勞動者,只剩下精緻、造作而虛假的消費主義。

沒有了熱愛,哪怕擺拍再好看,也勾不起任何食欲。

說到底,天下所有美食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在於「人」。

人有情,菜才會有味。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而且他貼心地考慮到了「一個人吃飯星人」的擔憂

香港點心雖然有名,但一個人吃就很有壓力;所以他果斷轉移方向,點了一小盅蒸飯。

同樣美味得出乎意料。

當然了,一個人吃飯有時候難免會碰到些悲傷的事情——

比如站起來去加菜,一回頭碗筷被老闆收走了。

看白大叔的表情,就知道他的內心有多心疼那幾塊還沒吃完的豬軟骨!!

「早知道就多吃一點好了」,轉身走的時候大叔還是有點不甘心。

如果說韓國人誇《街頭美食鬥士》好看,還是帶有著新鮮與好奇感的;那麼連中國觀眾也贊口不絕,則是真的認可了這檔節目的價值。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卻讓中國觀眾真切感受到了那股對美食的熱愛之情。

這份情感不僅僅是愛吃,更有著對師傅們勞動的尊重,對當地文化的理解。

相比之下,之前被群嘲的《舌尖3》則可以說完全喪失了這份初心。

《舌尖3》裡,沒有了因為嘗到美食而真心滿足的食客,沒有為了製作美食而真情付出的勞動者,只剩下精緻、造作而虛假的消費主義。

沒有了熱愛,哪怕擺拍再好看,也勾不起任何食欲。

說到底,天下所有美食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在於「人」。

人有情,菜才會有味。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