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被俘後因兵種奇缺被紅軍重用,25年後成開國中將,兒子成少將

看過抗日電視劇的人都知道, 每個軍隊裡都需要配有無線電臺。 戰鬥打響後, 無線電就是軍隊的嘴巴和耳朵, 指揮員要靠它來傳達指示。 沒有無線電的軍隊就會變成聾子, 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但操作無線電又是一份技術活, 不是誰都能幹的。 這個兵種就變成了一個稀缺兵種, 很受重視。 紅軍裡有一位無線電臺報務員, 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軍隊打勝仗立了不少功, 建國後成為開國中將。 可他卻是出身國民黨軍的, 怎麼回事呢?

他叫王諍, 是江蘇武進人, 19歲的時候為了報國, 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六期。

和別人學習行軍打仗不一樣, 他學的是通信科, 畢業後分到了國軍第九師當無線電臺報務員。 他技術精進很快, 次年調到張輝瓚的十八師, 已經是中尉報務員。 1930年冬天的龍崗戰鬥, 他所在的部隊被紅軍擊潰, 我軍就此得到了他這個無線電奇才。 之後, 他立了很多大功。

1931年, 何應欽率領20萬大軍壓向我江西後方, 麾下有多個知名將領率幾路大軍疾進, 氣勢很凶。 我方見狀, 因摸不清對手虛實, 正苦苦研究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多路大軍。 這時無線電臺隊長王諍來了, 說他破譯了對方第五路軍的一份急電, 電文稱士兵發生水土不服, 千餘人生病, 士氣低落, 已有逃兵, 請求向鄰近友軍靠攏, 避免被偷襲。 朱總司令看到這份電報後,

高興地笑了起來, 他馬上命令部隊集中攻擊第五路軍, 很快就把敵擊潰, 並順勢繞到鄰軍背後, 展開奇襲, 連獲勝利。 敵人20萬大軍的“圍剿”, 最終以失敗收場。

像這樣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軍隊立功的例子還有很多。 王諍一直在自己熟悉的無線電領域深耕, 到1950年時, 他已經升任通訊部部長。 1955年授銜時, 因為他做出的特殊貢獻, 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可以說他是所有開國將領中最特殊的一個。 王諍的長子, 名叫王蘇民, 因從小受父親的影響, 對無線電興趣很濃, 長大後考取了清華大學無線電子系, 畢業後參軍, 為我國的無線電雷達技術的發展貢獻了青春。 王蘇民後來被授予少將軍銜。 父子兩代都從事無線電研究, 而且都成了功勳卓著的將軍,

在我軍也成為一段佳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