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智能手機成了“帶娃神器”,比爹媽管用,擔心!

今天早上, 我在醫院門口附近的早餐店吃飯, 遇到一個年輕的爸爸獨自帶著孩子, 小傢伙兒看著也就一歲多, 說話還不太清楚。 爸爸剛開始一手抱著孩子, 另一隻手吃飯, 但孩子一直在鬧, 嘴裡還說著什麼, 只聽出來是三個字, 我猜是“找媽媽”(也不一定對), 估計爸爸能聽懂孩子的話。

只見爸爸抱著孩子到早餐店門口讓孩子看了看, 一會兒又回到座位上繼續吃飯, 孩子還是繼續哭鬧, 但爸爸一直沒有發脾氣, 一直在哄孩子。 等了一會兒, 聽不到孩子哭鬧了, 我扭頭一看, 孩子正坐在童車裡, 手裡拿著爸爸的手機,

小手指在點著螢幕, 嘴裡還咿咿呀呀地說著什麼。 當我起身離開時, 看到螢幕上有遊戲在閃爍, 孩子很專心的盯著螢幕。

不知道這對父子正經歷著什麼, 年輕的爸爸也實屬無耐, 前面用了各種辦法都不行, 不得已才把手機給孩子, 看著真是讓人心痛。 雖然最後一招兒很有效, 但這種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像這位年輕的爸爸一樣, 一開始是堅持不給孩子手機的, 但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或死纏爛打, 最後還是乖乖投降。 也有的年輕父母不想讓孩子影響到自己, 主動把手機遞給孩子的, 儼然把手機當成帶娃神器了。 估計這樣做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年齡還小, 玩手機也影響不到孩子什麼,

等孩子上學了再管理也不遲。

其實, 人類的很多習慣都是一種習得性行為, 當然也包括壞習慣。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 幾個月的嬰兒都能試探父母的底線, 從而操縱父母。 比如嬰幼兒想讓媽媽抱, 小傢伙會歇斯底里的大哭, 若媽媽無動於衷, 小寶寶選擇偷看媽媽繼續大哭。 哭的很傷心, 哭的時間久了, 有的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忍不住去滿足孩子, 孩子一旦發現這個方法管用, 那麼他下次還會用同樣的辦法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一來二去, 父母被孩子拿得死死的, 孩子的很多壞習慣就是這樣形成的。 父母還會把孩子的各種糾纏說成是孩子個性倔、不聽話, 豈不知, 這正是我們家長沒有原則的讓步造成的。

孩子玩手機也是這樣的, 就像早上的那個孩子, 他在哭鬧時爸爸不得以把手機給了他, 也許爸爸當初只是想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但孩子在偶爾的事件中發現遊戲很好玩兒(會讓他暫時忘了媽媽), 還能帶給他快樂。 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 那麼孩子下次不快樂的時候, 他會選擇什麼呢?手機有沒有可能呢?他想玩手機時採用什麼方法呢?孩子在與父母的互動過程中早就找到了實現自己願望的方法了。

所以, 我們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要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 從小事情著手。 對於孩子的哭鬧和死纏爛打, 要溫和的說“不”, 而且還有堅持到底, 從一開始就讓孩子知道, 你是說到做到的, 不給他們留任何幻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