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這位官員抓住賊就割斷腳筋,另一位縣令的辦法“損”到家了

清代的道光年間, 有一位通州知州名叫周燾, 這個通州應該是南通州, 就是現在的南通。 此位知州大人鐵腕治賊, 竟能將南通的賊嚇得紛紛逃亡, 他治賊的辦法和其中發生的趣聞很值得一讀。


.

說鐵腕, 是因為他的嚴酷, 每次只要捉到賊, 證據確鑿, 他的辦法就是“斷其腳徑”, 就是把賊的腳筋挑了。 確實是出手很重, 也讓人置疑, 這幹法聽著是很解氣的, 也應該很有效果, 但這符合司法程式嗎?

這不, 才捉到一個賊, 這個賊還是很有膽氣的, 他就很不服, 在受審的時候直接質問周燾大人:“小的做賊多年, 亦頗知《大清律例》,

割腳徑在何條例?”

周燾想不到這賊還膽敢叫板, 於是笑道:“你說的對, 但是我也想問你, 三百六十行, 行行吃飯著衣裳, 你在哪一行?”


.

是呀, 筆者特別欣賞這句:“三百六十行, 行行吃飯著衣裳”。 這賊一時啞口無言, 於是, 周燾命人施刑, 斷其腳筋。

這樣的手段沒有哪個賊不怕, 行內人紛紛跑路, 逃離南通。 於是, 南通境內肅清, 老百姓甚至可以開門睡大覺了。

當然, 周燾不僅是治賊有方, 對於興文教化也卓有貢獻。 道光八年, 周燾將南通譙樓維修一新, 更名為“星樞樓”, 星樞之名, 是依星相學說, 冀使通州文化發達、人才興盛。


星樞樓

此事見載于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 另有一個人比周燾還早, 應在康熙年間為官, 此人應是治賊的罕見高手了。

清代吳熾昌《客窗閒話》記載, 陸隴其曾在嘉定和靈壽任縣令, 每捉來一賊, 就在衙門裡逼著賊學紡紗, 他說:“是不難, 為利最厚者, 莫如教其紡花之法, 且人人能為之。 ”這位看起來很“迂腐”的縣令的意思是紡紗是個將來能養身立命的活計, 又沒多難, 我現在苦口婆心地教你, 你能當了賊的人還學不會這個?


.

可有些好吃懶做的賊就是不幹呢?“能即釋汝, 不能, 是惰也, 罪加倍。 ”也好辦, 學會了紡紗就放你回家, 不好好學, 那就給你加一倍的刑期。 這是多大的誘惑!群賊為了早點出去也得拼命學, 一般就是三五天就學得有模有樣了。

到放人的時候, 陸縣令告誡他們:“你們這幾天紡的紗, 扣除你的飯錢, 還多幾百文, 你拿回去做紡紗資本。

如果再犯, 決不饒你!”這樣仁慈的縣令怎麼能不讓人感動, 凡是有點良心的賊, 都是拿著錢哭著走的, 也有大多數人從此就能改邪歸正。


.

但還是有再犯的, 被陸縣令捉到後, 給臉不要臉?這次可沒那麼好說話了, 一頓大板子雪片一樣批下來, 讓你忍著屁股疼, 再鎖在衙門裡紡紗一個月。

如果第三次再被捉進來, 呵呵!你就這麼愛當賊嗎?別以我陸老爺就收拾不了你, 我就能讓你當不成賊!

陸隴其的辦法實在是“損”到家了, 他讓衙役趕著那個賊, 讓他快跑起來, 跑到上千步以後, 然後趁熱摁住, 一大碗熱醋給他灌下去, 等賊喝到一半時, 讓人猛拍他的背, 從此這賊就得上乾咳了, 走到哪裡都“咳!咳!咳!”這咳嗽終生不愈, 讓你當不了賊,

死了這份賊心, 那你還不老老實實紡棉紗?


.

一則教之, 授其生存之道;二則杖之, 給其自悔之機;三者藥之, 使其終生不得為賊。 這位不厭其煩用心良苦的清官陸隴其縣令被雍正和乾隆兩朝定為官員的學習榜樣。

嘉定孔廟裡的當湖書院, 即是乾隆年間為紀念陸隴其而建, 這座古代書院建築, 至今保存完整。


陸隴其書法之一


陸隴其書法之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