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48期考古《黎城炎帝尋蹤》 ​王蘇陵

文藝愛好者的藝術平臺 你自己說了算

漳河文韻 精神家園

品讀精彩原創 盡在漳河文韻

本公眾號推發原創散文、小說、詩詞、繪畫等。 尋求切入現實的作品!

黎城炎帝尋蹤

王蘇陵

在我國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 華夏兒女都認為是炎黃子孫, 將炎帝與黃帝共尊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 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以此來共同延續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薪火, 代代相傳, 並發揚光大!

關於炎帝出生於何年?用文字敘事最早見於西周, 炎帝是上古時期的人物, 後雖有典籍記載, 但都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與地點,

從古到今都說不清楚。 尤其在當今, 好多地方為了發展地域經濟, 都在打古文化的招牌, 全國僅打炎帝地名品牌的不下十幾處, 省與省爭, 市與市奪, 縣與縣搶。 筆者選定這個標題, 寫下這篇文稿, 並不是想把炎帝定在黎城, 而是想把筆者在黎城有關炎帝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奉獻給讀者, 抛磚引玉, 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傾注于炎帝文化的研究, 給我們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黎國為炎帝所建

黎城是一個古老的縣邑, 文化遺產十分豐富。 有史記載, 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是黎國、黎侯國。 考古證實, 位於東陽關的一段古城牆, 當地叫“老牆”, 就是商周黎國的城址, 這是我國目前地上最早的城牆遺址。 2006年在西關發掘了西周黎侯墓群,

更佐證了黎城是古黎國之所在地。 在該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中, 有兩壺、一鼎、一盤、一匜共80多個銘文, 這是我們上黨歷史上最早的文字。 有史記載, 黎國是炎帝所建。 當然, 炎帝處於新石器時代, 與黎城的商周黎國約兩千年之差, 也許當時的黎國指上党全境, 或者更大, 不得而知。 不過炎帝與黎城的商周黎國一定有傳承關係。 難怪全國的黎氏普遍認為他們是炎帝一脈, 黎城就是他們的故根。 2016年7月8日全國16個省, 包括香港及海外的近400名黎氏代表聚集黎城, 舉行了盛大的西周黎侯王陵祭祀廣場奠基儀式, 並定於每年的“重陽節”都要回來祭祖。

孩提時的記憶

本人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 從記事起就是與饑餓相伴,

能吃頓小米燜飯就是改善生活了。 每次母親做小米燜飯, 我總從如影相隨, 寸步不離。 頭一碗飯一定是父親的, 但在盛第一碗飯之前, 母親總是拿鍋鏟子先抄一鏟子米飯, 扣在鍋邊。 記憶裡母親是這樣做的, 姥姥是這樣做的, 街坊鄰居也是這樣做的。 後來稍大一些母親才告訴我, 這第一鍋鏟米飯是敬神的, 這個神是嘗百草種五穀, 刀耕火種創農具, 教民墾荒、發明陶器和灶具的神農氏。 在我村南頭的土崖上有一個土丘, 我記事的時候已沒有任何建築了, 只有一些破碎的磚瓦, 過年時村上的香佬會在這裡插一塊木板做的位牌, 上寫“供 奉炎帝之位”。 後來新農村建設將此地推平建了新房。 過年時此地再也不見香火了。
多年後, 我查縣誌得知那個土丘原為我村的神農壇, 始建年代不詳, 重修於清康熙年間。 可喜的是, 村上年長的鄉親在做乾飯(小米燜飯或大米飯)時仍保留著第一鍋鏟乾飯扣在鍋邊的習俗。

黎城“神農功勳米”

古稱黎侯國的黎城, 其小米歷史悠久, 功勳卓絕。 晉上黨地區最早記載炎帝活動的隋碑就出自黎城, 其上清楚地刻著“秦將定燕卒之鄉, 炎帝獲嘉禾之地……”在商朝時“商紂為黎之蒐, 東夷叛之”(《左傳昭公四年》), 記錄了黎侯有豐富的糧草, 是商歷代國君首選的閱兵之地, 因東夷首領被叛商, 後又有“積黎之粟而擊夷寇”的軍事行動, 由此鞏固了商末的國防。 周初, 周武王也有一次軍事行動, 史稱“西伯戡黎”(《尚書》), 西伯在滅商前而先戡黎的真正目的是先斷掉殷商的“黎侯糧倉”,

而後滅商建周。 時到西漢, 黎籍西漢名將馮奉世在抗擊匈奴時, 也有“積故里之粟, 解漢軍之危”(《漢書》)的故事。 更有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打天下時, 兵困黎城東陽關, 在饑寒交迫的危急之時, 忽有民女淑貞、淑惠姐妹二人出現, 姐提盛有小米粥罐, 妹挎放有米餅的竹籃, 為困兵“雪中送炭”, 神奇的是姐妹倆手中的盛物雖不大, 但困兵卻食不盡、飲不完。 趙得天下後就封其姐妹為“二仙”, 並撥專銀在黎城東北的鳳凰山(北頂)建“二仙真人祠”。 特別是抗戰時, 黎城因地處太行山腹地, 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長期戰鬥生活在這裡, 他們所領導的八路軍仍靠的是“小米加步槍”, 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黎城又將傳統的種植加工與現代科學工藝相結合,創出多品種、多營養綠色生態的小米,上市後不僅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更為老區致富帶來生機,所以當地老百姓稱它為“神農功勳米”。

九曲漳河燈的由來

九曲漳河燈在黎城自古有之,(因古老的黎國境內流淌著清漳、濁漳兩河而得名。)後不斷改進、完善,最終定型於元代。

九曲漳河燈淵源于黎城,流傳於“兩漳”流域,原是一種祭祀活動,後來又融入了燈會、民俗表演等內容。由於炎帝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上党是其活動的重要區域。據《黎城縣誌》載,柏峪古稱百穀鄉,是神農氏炎帝發明刀耕火種、嘗百草之地。由此古老的黎國祖先為了紀念炎帝對人類的貢獻,為了讓炎帝保佑來年五穀豐登,在每年的元宵節形成了用燈擺陣,遊燈祭祀的活動,從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為期三天。十四為神燈,十五為人燈,十六為鬼燈。年復一年,祖祖輩輩流傳至今。

當今,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們傳統文化的消亡也在加速。就發源于黎城的九曲漳河燈而言,目前僅有沿漳的隆旺、路堡、南堡、北流四個村在延續,為了搶救和傳承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2015年,筆者在縣文化局任職時于當年元宵節將這民俗活動複製到了新建的黎侯古城,旨在讓廣大群眾和遊客廣泛參與,在探秘古老神奇的民俗中去接受和傳承傳統文化。

“游一遊風調雨順,轉一轉五穀豐登。”這句話成了後來元宵節黎城老百姓的新主題。“民以食為天”,誰不想農業獲得大豐收呢?!

有關炎帝的文物遺存

黎城縣是文物大縣,文物中有關炎帝的遺存僅舉幾例:一是館藏的《寶秦寺浮圖碑》為隋開皇五年(585)勒石。通高160、寬74釐米。碑首加圓雕蟠龍,中刻尖首佛龕,內設一佛二侍,兩側刻菩提樹,樹枝蔽於佛頂。碑文26行,行36字。碑陰之首與碑陽同,唯無菩提樹。內篆“浮圖之碑”四字,碑文為建碑塔齋主、維那等姓名。文中有一句駢文:“秦將定燕卒之鄉,炎帝獲嘉禾之地”。前句言與台壁之戰有關,後句之直指神農氏炎帝在黎城嘗百草、獲嘉禾。

二是唐代《堂故栗府君墓誌銘》,七十年代出土于東柏峪村,現收藏于縣文博館。方46.5釐米。楷書20行,行19字。記述墓主栗簡及夫人張氏生平。碑文有“粵以大唐開元十八年,歲次庚午十二月辛巳朔廿日庚子,合葬百谷村東北甲地之原,禮也。”其文中“百穀”即今之柏峪,唐時所名也,如今長治市于百穀山塑三十米炎帝銅像,塑前論證,來黎拓碑,以證其實。正是長治有百谷山,黎城有百穀村,與隋碑共證炎帝在上黨地區活動的範圍,其說有據,其傳悠久矣。

三是黎城玉戚。1964年,黎城後莊村村民在廣志山打五靈脂時拾得,後此件玉戚引起了文物界專家們極大興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永生在他的研究文章中引起了臺灣學者鄧淑蘋的分析:“玉戚上的人像是蚩尤,是與中原黃帝正宗相對的部族首領。”劉所長結果進行了橫向對比,和有關黎城史典資料,進一步作了研究探討:一、據現在掌握的已有資訊,作為禮器出現的時代,當為新時期晚期的到龍山文化時期(西元前3000—2000年)。二、從紋飾上分析,與全國同時期玉器形狀、紋相比較,他以為:“黎城玉戚出土位置在太行山中南部,東出河北距磁山不遠,新時期中期的磁山遺址禮俗就已形成相當規模,東西部文化影響是一種文化傳播。黎城玉戚,是華夏氏族玉戚,圖案受到東部文化的影響,頭飾確與石家河類似。是玉禮器形成過程中諸多因素影響的融合體現”

建國以後,黎城縣進行了數次文物普查,縣城周邊發現十處古文物遺址,皆屬新石器時期,正與炎黃時代相符。

綜上所述,黎城與炎帝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一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X

作者: 黎侯春秋,原名王蘇陵,山西黎城縣人,1961年出生於陵川縣。上個世紀80年代幹郵電;90年代搞新聞;本世紀起做文化。曾任黎城縣郵電局辦公室秘書,黎城縣新聞中心主任,《黎城報》社社長、總編輯,中共黎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現任縣長助理、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縣文化研究會會長。2000年獲省報協“山西省優秀總編輯”稱號。其新聞、文史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級獲獎,著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感悟黎侯》新聞、文史集。主修有《國家級非遺名錄——上黨落子音樂》,主編有《趙樹理在黎城》、《黎侯虎——中國第一虎》、《黎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西石刻大全黎城卷》《黎城文化研究》期刊等。近年來攻于地域文化研究,著述受人關注。

編輯:劉建兵

漳河文藝

關注“黎城生活網”,有你驚喜!

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黎城又將傳統的種植加工與現代科學工藝相結合,創出多品種、多營養綠色生態的小米,上市後不僅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更為老區致富帶來生機,所以當地老百姓稱它為“神農功勳米”。

九曲漳河燈的由來

九曲漳河燈在黎城自古有之,(因古老的黎國境內流淌著清漳、濁漳兩河而得名。)後不斷改進、完善,最終定型於元代。

九曲漳河燈淵源于黎城,流傳於“兩漳”流域,原是一種祭祀活動,後來又融入了燈會、民俗表演等內容。由於炎帝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上党是其活動的重要區域。據《黎城縣誌》載,柏峪古稱百穀鄉,是神農氏炎帝發明刀耕火種、嘗百草之地。由此古老的黎國祖先為了紀念炎帝對人類的貢獻,為了讓炎帝保佑來年五穀豐登,在每年的元宵節形成了用燈擺陣,遊燈祭祀的活動,從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為期三天。十四為神燈,十五為人燈,十六為鬼燈。年復一年,祖祖輩輩流傳至今。

當今,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們傳統文化的消亡也在加速。就發源于黎城的九曲漳河燈而言,目前僅有沿漳的隆旺、路堡、南堡、北流四個村在延續,為了搶救和傳承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2015年,筆者在縣文化局任職時于當年元宵節將這民俗活動複製到了新建的黎侯古城,旨在讓廣大群眾和遊客廣泛參與,在探秘古老神奇的民俗中去接受和傳承傳統文化。

“游一遊風調雨順,轉一轉五穀豐登。”這句話成了後來元宵節黎城老百姓的新主題。“民以食為天”,誰不想農業獲得大豐收呢?!

有關炎帝的文物遺存

黎城縣是文物大縣,文物中有關炎帝的遺存僅舉幾例:一是館藏的《寶秦寺浮圖碑》為隋開皇五年(585)勒石。通高160、寬74釐米。碑首加圓雕蟠龍,中刻尖首佛龕,內設一佛二侍,兩側刻菩提樹,樹枝蔽於佛頂。碑文26行,行36字。碑陰之首與碑陽同,唯無菩提樹。內篆“浮圖之碑”四字,碑文為建碑塔齋主、維那等姓名。文中有一句駢文:“秦將定燕卒之鄉,炎帝獲嘉禾之地”。前句言與台壁之戰有關,後句之直指神農氏炎帝在黎城嘗百草、獲嘉禾。

二是唐代《堂故栗府君墓誌銘》,七十年代出土于東柏峪村,現收藏于縣文博館。方46.5釐米。楷書20行,行19字。記述墓主栗簡及夫人張氏生平。碑文有“粵以大唐開元十八年,歲次庚午十二月辛巳朔廿日庚子,合葬百谷村東北甲地之原,禮也。”其文中“百穀”即今之柏峪,唐時所名也,如今長治市于百穀山塑三十米炎帝銅像,塑前論證,來黎拓碑,以證其實。正是長治有百谷山,黎城有百穀村,與隋碑共證炎帝在上黨地區活動的範圍,其說有據,其傳悠久矣。

三是黎城玉戚。1964年,黎城後莊村村民在廣志山打五靈脂時拾得,後此件玉戚引起了文物界專家們極大興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永生在他的研究文章中引起了臺灣學者鄧淑蘋的分析:“玉戚上的人像是蚩尤,是與中原黃帝正宗相對的部族首領。”劉所長結果進行了橫向對比,和有關黎城史典資料,進一步作了研究探討:一、據現在掌握的已有資訊,作為禮器出現的時代,當為新時期晚期的到龍山文化時期(西元前3000—2000年)。二、從紋飾上分析,與全國同時期玉器形狀、紋相比較,他以為:“黎城玉戚出土位置在太行山中南部,東出河北距磁山不遠,新時期中期的磁山遺址禮俗就已形成相當規模,東西部文化影響是一種文化傳播。黎城玉戚,是華夏氏族玉戚,圖案受到東部文化的影響,頭飾確與石家河類似。是玉禮器形成過程中諸多因素影響的融合體現”

建國以後,黎城縣進行了數次文物普查,縣城周邊發現十處古文物遺址,皆屬新石器時期,正與炎黃時代相符。

綜上所述,黎城與炎帝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一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X

作者: 黎侯春秋,原名王蘇陵,山西黎城縣人,1961年出生於陵川縣。上個世紀80年代幹郵電;90年代搞新聞;本世紀起做文化。曾任黎城縣郵電局辦公室秘書,黎城縣新聞中心主任,《黎城報》社社長、總編輯,中共黎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現任縣長助理、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縣文化研究會會長。2000年獲省報協“山西省優秀總編輯”稱號。其新聞、文史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級獲獎,著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感悟黎侯》新聞、文史集。主修有《國家級非遺名錄——上黨落子音樂》,主編有《趙樹理在黎城》、《黎侯虎——中國第一虎》、《黎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西石刻大全黎城卷》《黎城文化研究》期刊等。近年來攻于地域文化研究,著述受人關注。

編輯:劉建兵

漳河文藝

關注“黎城生活網”,有你驚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