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晏子春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晏嬰(?—前500年)字仲, 謚「平」, 史稱「晏子」,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 輔政長達50余年。

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

其思想和軼事典故多見于《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經過西漢劉向的整理, 共有內、外八篇, 二百一十五章, 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 不要貪圖享樂, 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 成為后世人學習的榜樣。

晏嬰自身也是非常節儉, 備受后世統治者崇敬。

權有無, 均貧富。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這是晏嬰對齊景公詢問的「古之盛君」的行為準則所做的答復, 所謂「權有無」和「均貧富」就是說要節制權力、不要濫用, 對待貧富問題上要均平而公正。

圣人千慮, 必有一失;愚人千慮, 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這句話告誡我們, 不應當自恃聰明, 而不去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應當保持恭敬謙卑的心態。

賢君飽而知人之饑, 溫而知人之寒, 逸而知人之勞。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賢明的君主, 自己吃飽了還能知道有百姓在挨餓;自己穿暖了還能知道有百姓在挨凍;自己安逸了還能知道有百姓在勞苦。

見色而忘義, 處富貴而失倫, 謂之逆道。

——《晏子春秋·外篇》

看見了美色而忘卻道義, 身居富貴而有失于倫常, 這叫做違背天理。 君子齊家, 必先修身, 注重道義, 不做出格之事, 夫妻關系和睦, 進德修業就會取得成功。

夫有賢而不知, 一不祥;知而不用, 二不祥;用而不任, 三不祥也。 ——《晏子春秋·外篇》

明明有賢人卻不知道, 是第一種不祥;知道了卻不任用, 是第二種不祥;使用了卻不信任, 是第三種不祥。

臨淄三百閭, 張袂成陰, 揮汗成雨, 比肩繼踵而在, 何為無人?——《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這句話即成語「接踵而至」的由來, 指人特別多, 肩擦著肩, 腳跟碰著腳跟。

上無驕行, 下無諂德。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上面的人不做出驕縱的行為, 下面的人就不會形成諂媚的惡習。

衣莫若新, 人莫若故。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這句話為齊國名相晏子告誡齊景公的話。 而景公卻認為:「衣之新也, 信善矣, 人之故, 相知情。 」遂不聽晏子的勸告。

晏子見景公執意如此, 乃辭官而去。 景公就自己治理政事, 結果政事混亂不堪, 百姓大亂, 景公不得不重新召回晏子理政, 未幾, 天下平定,

齊國欣欣向榮。

這句話告誡人們一定要有懷舊之心, 不可輕易拋棄老的朋友。

一心可以事百君, 三心不可以事一君。 ——《晏子春秋·內篇·問下》

只要做事一心一意, 就算變換一百個君主也能繼續留在朝中, 做事三心二意, 就算侍奉一個君主也不能至終。

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用人要用他的長處,不要對他的短處斤斤計較;用人要用他所擅長的,不要對他所不擅長的斤斤計較。

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用人要用他的長處,不要對他的短處斤斤計較;用人要用他所擅長的,不要對他所不擅長的斤斤計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