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風景攝影常用光比平衡方法

光比是指照明環境下被攝物暗與亮的反差程度, 對照片的反差控制有重要意義。

協調光比並不意味著把照片每一個部位的亮度都變得一致, 變得完全沒有反差, 而是根據實際場景來還原人眼的真實視覺。 完全沒有光比, 照片就沒有反差, 整張照片看起來很“平“, 這也是直接用機內HDR或者PS的HDR後期合成功能做出來的照片很醜的原因。

並不是所有海景都能使用反向漸變鏡或者漸變鏡來拍攝, 海平面上或者地平線以上有拍攝主體的場景, 就不能應用。 周遊 攝

中灰漸變濾鏡

漸變鏡在日落場景拍攝中,

通常用於協調天空與地面的光比, 又可細分為漸變鏡GND和反向漸變鏡RGND。 GND越往上越黑, RGND是靠近中部最黑。

反向漸變鏡和漸變鏡是協調光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但這種方法並不是萬能的。 反向漸變鏡一般應對有地平線的場景, 漸變鏡還可以應對一些沒有地平線的場景。 在實際場景的應用上反向漸變鏡通常適合太陽剛剛落到地平線的那一時刻, 而漸變鏡適用於太陽距離地平線還有一些夾角範圍時使用。

搖黑卡

黑卡, 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張黑色不反光的紙張遮住畫面較亮的部分, 讓較暗的部分可以有較長的曝光時間。 在使用黑卡的時候要輕微的晃動以免留下黑卡的痕跡, 所以黑卡技巧才會被稱為搖黑卡。

搖黑卡相對難控制, 需要長期的訓練, 而且成功率不高, 也不適用於所有場景。 如1/4s左右的曝光時間就不適用, 因為普通人沒有那樣快速而精准的手速。 它適用於超長時間曝光, 比如對地面測光需要18秒曝光, 對天空測光需要6秒曝光, 那麼我使用18秒的曝光時間, 對天空部分搖12秒黑卡即可。

機內HDR

高動態範圍圖像(High-Dynamic Range, 簡稱HDR), 相比普通的圖像, 可以提供更多的動態範圍和圖像細節。 根據不同的曝光時間的LDR(Low-Dynamic Range)圖像, 利用每個曝光時間相對應最佳細節圖像來合成最終HDR圖像, 能夠更好的反映出真實環境中的視覺效果。 以佳能的EOS 5DS R為例, 可以通過功能表設置相鄰拍攝兩張的曝光級數, 最大可以達到3EV, 通常來講連續拍攝3張, 每張相差3EV就可以解決晨昏攝影大光比的問題。

尼康用戶也有D-lighting這個功能, 和HDR一樣。

使用高動態範圍相機

利用動態範圍高的相機拍攝的RAW檔, 在後期可以通過拉高或調低來解決大光比的問題。 高動態範圍的CMOS可以獲得更高的寬容度。

包圍曝光拍攝

包圍曝光拍攝其實就是HDR功能的“後期手動合成”。 包圍曝光對於曝光級數的微調更加精細, 而且只拍原片, 不進行機內自動合成。 相比於HDR功能, 照片的可控性更高, 效果更加的自然。 大部分風景攝影的時候, 包圍曝光要配合長條圖一起使用, 來確認是否涵蓋了全部的明度範圍。

拍攝多張照片, 然後在後期時利用平均值堆疊, 可以更好地表現暗部細節, 並減少噪點, 相當於協調光比。 周遊 攝

堆疊處理

平均值堆疊可以類比慢門效果, 其實堆疊還可以提高寬容度, 來解決大光比。 以相同曝光參數拍攝多張照片然後堆疊, 相比單張拍攝, 在動態範圍上沒區別, 堆疊的意義僅在於降噪, 但可以發現執行完平均值堆疊後照片的灰度更大了, 照片暗部的彩色噪點也顯著減少, 提高暗部的信噪比。

通常平均值堆疊需要前期和後期的配合, 固定機位的連續拍攝後, 需要在PS裡進行平均值堆疊處理。

人工補光

在拍攝夜景的時候, 如果前景景物或者主要景物完全沒有任何光線, 我們可以利用人工補光的辦法使主要景物有一定光線, 來協調星空和景物的光比, 營造出氛圍。 要注意的是, 相機對燈光的感應比較靈敏, 一不小心很容易補光補過頭,

使景物過曝。

如果不想用曝光合成, 那麼需要十分注意補光的強度, 而補光燈強度則需要不斷試驗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因為不同燈光的強度也不太一樣。 此外冷光和暖光的效果也不同, 所以得決定哪種類型的燈光適合你所要拍攝的景物。

有時候人工補光實際效果並不如提高感光度來增加地景曝光更符合夜景氛圍, 所以要因場景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有時候還可以在太陽下山後或者日出前先把地景拍好, 保持機位不動, 然後再去拍星空, 利用蒙版後期合成來獲得更好的畫質。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37期·7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