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3種家庭組合,不太適合外婆帶娃,付出再多也被人「埋怨」

幼稚園小學門口, 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 都是老人在接送, 這主要因為子女都要上班賺錢, 老人心疼子女想要幫忙分擔一些壓力。

再者孩子也都是老人的心頭肉, 既能幫子女省心, 也能多陪陪孩子, 很多老人還是比較滿意的。 不過相較于以前普遍爺爺奶奶帶娃, 現在姥姥也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

尤其是現在很多家裡面都是獨生子女, 對于婆媳相處, 坐月子擔心產生矛盾, 乾脆讓自己親媽幫忙照顧帶娃, 這樣就能避免很多問題。 但其實有這三種家庭組合, 婆婆不要著急幫忙, 不然很容易出力不討好, 回過頭還被人埋怨。

這3種家庭組合, 不太適合外婆帶娃

第一種, 婆家很挑剔的家庭

孩子雖然叫老人婆婆, 但是從血緣關係、親疏關係上來講, 孩子和自己還是差了一點。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 也不是說自己說了算, 除了女兒還有女婿婆家, 雙方很容易在帶娃方法和思想上, 產生矛盾和問題。

就像有的親媽給女兒坐月子, 每天給女兒煮四個雞蛋, 婆婆覺得吃多了膽固醇高, 殺了雞燉雞湯, 婆家又要求分成幾次燉, 總之各種挑剔各種找毛病。

時間久了, 女兒又要求回家裡住, 女婿也一起跟著回去, 一天天在家裡面什麼也不幹, 看著心裡面也煩躁, 老人就覺得自己很累, 就像是個免費的保姆, 沒有人心疼關心。

第二, 女兒不懂得感恩的家庭

都說「窮養兒, 富養女」, 現在很多女孩子都是從小被寵壞了, 洗衣做飯一樣都不會幹, 餓了叫外賣, 家裡面活讓老公或者老人幹,

除了愛收拾自己, 其他都不願意幹。

哪怕是當了媽媽, 仍舊一點也不穩重, 親媽幫忙帶娃當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覺得這就是老人的責任, 一點不體諒心疼自己的母親。

說話還一點不注意, 合適不合適話都往外說, 飯菜不合口就找毛病,

孩子哭鬧了就嫌棄自己親媽沒照顧好, 這種情況下帶娃, 孩子姥姥心裡面也是一肚子火氣。

你做得再好, 在女兒眼中什麼也不是, 你累死累活她都覺得是你該做的, 對著婆婆女兒還不敢發脾氣, 對自己女兒動不動就發脾氣, 真的是越親近的人越容易被遷怒。

第三種,姥姥家裡有兒子還有女兒,兩頭幫忙

現在也有很多家庭裡面是兩個孩子,老人的身份可能不僅是外婆,她也可能是孩子的奶奶,我們說老人帶娃也講究個「雨露均沾」。

親女兒可以隨便使喚自己的母親,讓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但是兒子兒媳指不定心裡面也有意見,不幫我們帶娃,幫小姑子帶娃,這不是偏心嗎?女兒這邊理所當然,兒子兒媳那邊不理解,結果受苦受累的是自己,被人埋怨的還是自己,真的是出力不討好。

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那麼多老人,寧願每個月幫忙出一部分錢請保姆,也不願意親自幫忙帶娃,並不是說身體上有多累,而是心裡面太累了。

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不是義務,年輕人要學會感恩

生活中我看到很多老人幫忙帶娃,那真是從早上帶到晚上睡覺,除了照顧孩子還要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而子女則是一點活也不幹,上班回來吃完飯就玩手機,孩子都不管一下。

這種現象一定要拿出來批評下,老人幫忙帶娃,幫子女分擔了多少壓力,但老人不是保姆,哪怕是保姆也沒有一天24小時幹活的,一點也不心疼老人的付出。

老人也是有脾氣的,子女也要學會感恩,白天上班,晚上回來了孩子就自己帶,家務活也攬過來一部分,不能什麼都讓老人幹。老人已經年齡大了,身體精力都有限,要懂得心疼老人。

更重要的是學會關心老人的心理世界,寶媽自己經歷過每天在家帶娃的生活,知道那種生活有多沉悶、無聊,老人從老家到城裡帶娃,誰也不認識,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時間久了身體吃不消,心裡面也難受。

這一點上無論是婆婆還是姥姥,子女都要認真去對待,多陪伴下老人,多心疼下老人,不要讓老人感到寒心,不然損失的還是你們自己。

孩子終究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千萬不要說把孩子扔給老人,老人沒有教育好,回過頭又去指責老人,那子女可真就是一點「良心」也沒有了。

第三種,姥姥家裡有兒子還有女兒,兩頭幫忙

現在也有很多家庭裡面是兩個孩子,老人的身份可能不僅是外婆,她也可能是孩子的奶奶,我們說老人帶娃也講究個「雨露均沾」。

親女兒可以隨便使喚自己的母親,讓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但是兒子兒媳指不定心裡面也有意見,不幫我們帶娃,幫小姑子帶娃,這不是偏心嗎?女兒這邊理所當然,兒子兒媳那邊不理解,結果受苦受累的是自己,被人埋怨的還是自己,真的是出力不討好。

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那麼多老人,寧願每個月幫忙出一部分錢請保姆,也不願意親自幫忙帶娃,並不是說身體上有多累,而是心裡面太累了。

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不是義務,年輕人要學會感恩

生活中我看到很多老人幫忙帶娃,那真是從早上帶到晚上睡覺,除了照顧孩子還要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而子女則是一點活也不幹,上班回來吃完飯就玩手機,孩子都不管一下。

這種現象一定要拿出來批評下,老人幫忙帶娃,幫子女分擔了多少壓力,但老人不是保姆,哪怕是保姆也沒有一天24小時幹活的,一點也不心疼老人的付出。

老人也是有脾氣的,子女也要學會感恩,白天上班,晚上回來了孩子就自己帶,家務活也攬過來一部分,不能什麼都讓老人幹。老人已經年齡大了,身體精力都有限,要懂得心疼老人。

更重要的是學會關心老人的心理世界,寶媽自己經歷過每天在家帶娃的生活,知道那種生活有多沉悶、無聊,老人從老家到城裡帶娃,誰也不認識,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時間久了身體吃不消,心裡面也難受。

這一點上無論是婆婆還是姥姥,子女都要認真去對待,多陪伴下老人,多心疼下老人,不要讓老人感到寒心,不然損失的還是你們自己。

孩子終究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千萬不要說把孩子扔給老人,老人沒有教育好,回過頭又去指責老人,那子女可真就是一點「良心」也沒有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