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熊孩子越來越多,88.5%受訪者反對家長辯解“他還是個孩子”!3歲看老,知道這3點少走彎路!

四年級的男孩猛推孕婦, 被質問原因時竟說:“我就想看看她會不會流產”。 4個“熊孩子”闖進西瓜棚, 踩爆農戶9000斤瓜, 僅僅因為無聊, 想找點樂子。 在餐廳大吵大鬧、在牆面上胡亂塗鴉、待人刁鑽沒禮貌……“熊孩子”不光把家裡攪得翻天覆地, 還往往在公共場合影響他人。 為什麼會出現“熊孩子”?面對“熊孩子”該怎麼辦?

上周,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 對200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82.4%的受訪者感覺現在“熊孩子”多, 89.4%的受訪者指出“熊孩子”的出現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69.5%的受訪者歸因於父母沒原則的寬縱和溺愛。

當“熊孩子”犯錯時, 88.5%的受訪者反對家長說“他還是個孩子”, 83.3%的受訪者強調對孩子的不當言行要在第一時間給予糾正。

調查顯示, 出現“熊孩子”, 89.4%的受訪者認為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具體來說, 69.5%的受訪者歸因於父母無原則的寬縱和溺愛, 56.1%的受訪者指出有的家長對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錯不當回事, 55.3%的受訪者認為原因在於孩子的錯誤言行沒得到及時糾正, 54.8%的受訪者指出老人溺愛孩子, 時刻維護, 26.6%的受訪者認為大人的盲目表揚也是原因之一。 10.9%的受訪者認為孩子淘氣是正常的現象。

無條件的放養, 只會讓孩子缺乏最起碼的敬畏之心。 如果沒有任何教育和引導, 還要父母做什麼呢?蒙台梭利說:“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

才是真正的自由, 同樣, 建立在規則上的愛, 才是真正的愛。 ”

首先, 對規則高度重視例如每個人都遵守說話的規則, 認真傾聽, 輪流發言, 不打斷、不插話, 才會有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每個人暢所欲言, 從而產生真正活躍的課堂並培育民主精神。

其次, 身教勝於言傳。 對於一些細小的行為規則, 家長應親身示範, 到位地講解每一個細節。 這點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尤為重要, 聽得再多、記得再牢, 也不如切身實踐來得有效。 比如, 一位家長反復教孩子怎麼用轉筆刀、怎麼削鉛筆、以及鉛筆削到什麼地步是合適的。 另一位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吃飯, 反復親自示範如何禮貌地請求更多的食物:“某某某, 請你把勺子遞給我好嗎?”“謝謝你!”, 並且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文明用餐,

甚至誇張地表演出因為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而卡住喉嚨的情景。

樹立規則的同時, 家長應注意讓孩子明白規則的目的和背後的道理, 而不是強制性地灌輸給孩子, 強迫他們執行。 玩具玩完了要收拾, 是因為要保證教室整潔有序, 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其他的活動;打翻在地的牛奶要趕快擦乾淨, 否則別人踩到會滑倒;自習時要保持安靜, 因為說話聲可能會打擾其他同學;打噴嚏要把頭埋進一個手肘裡, 否則會傳染給他人……

規則必須有, 違反了規則, 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到了吃飯時間不吃飯, 後果就是過了飯點就沒有飯吃, 要挨餓;亂丟亂放玩具找不到, 後果就是沒有的玩;圓圈時間隨便插話、私下說話,

後果就是離開圓圈;把書撕壞了, 後果就是用膠帶再把書粘好。

第三, 愛需要智慧, 包容亦需要邊界。 這件小事讓我想起了當下很多中國的父母和老人們。 孩子做錯了事情,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先替孩子道歉、搶著為他們承擔責任, 很多年輕的父母也怕管教起來麻煩, 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用一句“不要跟小孩子斤斤計較”搪塞他人也敷衍自己。 這樣的行為可能一時回避了矛盾, 圖了省事, 實際上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從長遠來看, 也只會給父母日後的教養帶來更多的麻煩。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 幼兒階段的教育對孩子一生影響重大。 因此, 學齡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重中之重。 為孩子明確行為的邊界,

説明他們認識行為的好壞對錯, 需要家長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 慢慢達成的。 孩子今天在家裡吃飯把湯、飯潑到桌子上、地上, 沒有人教他餐桌禮儀, 讓他把狼藉收拾乾淨, 那麼日復一日, 他哪一天去別人家或餐館吃飯時, 也會對此熟視無睹, 甚至在飯桌上耍賴撒潑;孩子今天和大人說話時態度傲慢、沒大沒小, 家長得過且過, 不與之溝通並講解行為禮貌, 一次又一次, 孩子不僅會失去對自己家長的尊重, 日後也會不尊重學校的老師、其他的成人。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 實際上非常強調孩子的品格教育, 如何為人修身, 有很多準則。 總之, 寶寶的成長就是在不斷的被修正下才能順利的長成參天大樹的, 在面對寶寶犯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有原則,讓寶寶認識到錯誤並及時改正。讓寶寶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懂文明講禮貌有人格魅力的人,遠離“熊孩子”,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燕山教育根據網路整理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在面對寶寶犯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有原則,讓寶寶認識到錯誤並及時改正。讓寶寶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懂文明講禮貌有人格魅力的人,遠離“熊孩子”,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燕山教育根據網路整理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