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助產士分享自然分娩歷程!要注意這幾點!

對新媽媽而言, 聽到嬰兒第一聲啼哭, 感受第一次親密接觸, 那一刻, 才有了做母親的實感。 而產前的陣陣宮縮, 長達數小時的分娩歷程, 相信更是讓准媽媽記憶深刻的回憶。 近日, 記者走進山東省中醫院產房, 陪伴孕產婦全程生產, 感受中醫助產魅力, 共同守護新生命的誕生。

全程陪護

今年, 第四屆全國助產士大會暨2018中國助產專業建設與發展國際研討會發佈了《中國正常分娩臨床實踐指導意見》, 強調要相信孕婦和胎兒的內在智慧和天賦本能, 幫助孕婦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產程中提供高水準、高品質、人性化助產照護,

強調減少醫療干預, 加強人文關懷尤為重要。

對此, 山東省中醫院產房王金香護士長也將這個理念, 普及到了整個產程陪伴中。 在產房主要分為兩部分時間, 分娩期和分娩後2小時。

分娩期分為三產程, 第一產程指臨產開始有規律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 間歇5-6分鐘, 持續≥30秒, 伴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胎頭下降, 直至宮口開全(10cm)為止。 此過程主要觀察胎心、宮縮、產程進展情況。 這個過程中助產士會根據情況聽取胎心, 胎心正常110-160次/分。 會根據情況陰道檢查宮口進展, 需要產婦配合的是儘量放鬆、哈氣。 此過程不限制飲食, 鼓勵適量攝入易消化食物, 保持會陰部清潔, 及時排空膀胱。 助產士每2小時提醒排尿一次。

不限制體位, 鼓勵離床活動, 不要長時間仰臥在床上。

在山東省中醫院, 整個分娩過程是可以有家屬陪伴的, 從一開始進入產程一直到送入分娩室之前, 產婦都是在家屬的鼓勵陪伴下待產。 這也是醫院提倡的陪伴分娩, 不能讓產婦獨處一室。 進入活躍期後鼓勵採用非藥物方法減輕分娩疼痛, 如陪伴、拉瑪澤呼吸、按摩、熱敷、熱水淋浴、經皮神經電刺激等。 也可以採用床欄分娩球、分娩凳等。 醫院強調減少醫療干預, 加強人文關懷, 如今不主張人工破膜, 一旦自然破膜, 會立即聽胎心, 並觀察羊水顏色和量並記錄, 輔助判斷有無胎兒窘迫現象。

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 指從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的全過程。 此過程主要觀察胎心、宮縮、引導流血、指導用力,

給予情感支持。 每5分鐘聽診一次, 胎心160次/分, 吸氧、變換體位元動態監測胎心變化, 這個階段助產士會全程陪護, 鼓勵選擇孕婦感覺舒適的體位分娩。

新生兒娩出後實施晚斷臍(待臍帶停止搏動或胎兒娩出後1-3分鐘), 適當延遲結紮時間, 有利於血液從母體胎盤流入嬰兒體內, 在增加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血容量、減少新生兒輸血量、減少腦室內出血的發生、減少因鐵缺乏引起的貧血、增強免疫能力、提高早產兒腦組織氧濃度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 從胎兒娩出後開始, 至胎盤、胎膜娩出, 約5-15分鐘。 胎兒娩出後產婦會有明顯的輕鬆感。 幾分鐘後再次出現子宮收縮痛,

並有少量陰道流血, 胎盤剝離了, 娩出後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 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給予快速縫合。 “我們今年的會陰側切率比去年降低了30%, 今年20%左右。 ”

分娩後2小時照護:即時觀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宮縮、陰道流血、膀胱充盈情況、急危徵象, 15分鐘測量一次生命體征, 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 提高產婦舒適度, 調暗產房燈光, 儘量讓產婦休息。 持續陪伴, 不能讓產婦和新生兒獨處一室。 給新生兒做好保暖, 助產士與產婦、醫生共同確認新生兒性別及是否存在外觀畸形, 佩戴雙腕帶等。 強調出生後2小時內儘量保持母嬰肌膚接觸。

中醫助產

在山東省中醫院的產房內, 除卻傳統的分娩流程外, 中醫特色分外搶眼。 採訪中, 記者就看到一位元孕產婦宮頸口開至3㎝後,

在助產士的操作下, 幾處電磁片, 被貼附在了手背和後腰的位置, 產婦的宮縮疼痛就有所緩解, 據介紹, 這種方式正是中醫穴位分娩鎮痛。

王金香護士長演示, 中醫穴位分娩鎮痛, 就是採用中醫針灸的方式減輕疼痛, 這種方式並不需要麻醉劑, 只需要將電磁片貼附在相應的穴位上, 起到持續刺激的效果為佳。 產程不比往常, 宮縮疼痛會逐漸加深, 產婦會隨時活動無法針灸, 所以用電磁片持續刺激代替針刺, 一樣起到針灸的效果。 記者看到在孕產婦的腹部綁著一個腹帶, 兩個檢測儀器, 一處即時監測胎兒心跳, 觀察宮內情況, 另一個探頭用於感知宮縮強度, 自行調節電刺激的強度和頻率, “如果說原來的產痛有10級的話,通過針灸鎮痛能夠緩解到5-6級的程度。”

而在一旁房間內,助產士正在為剛分娩過後的產婦進行耳穴壓豆,這又是為了什麼?王金香介紹,正常的孕產婦自然分娩大約需要2-3天的時間後,才開始泌乳,而剖宮產的產婦時間要更久一點,不能儘快泌乳直接影響就是會耽誤嬰兒攝入,而醫院在產後進行耳穴壓豆就是為了促進泌乳。

耳穴壓豆法就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粘貼於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疫、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

另外,針對于剖宮產術後的孕產婦,醫院還有專門的中醫封包外敷傷口,促進愈後恢復。“我們一般會選擇大黃、芒硝按比例調製,放進專門的封包中,隔著紗布外敷在刀口處,這樣有利於緩解傷口水腫、有利於持續消解炎症。”

“如果說原來的產痛有10級的話,通過針灸鎮痛能夠緩解到5-6級的程度。”

而在一旁房間內,助產士正在為剛分娩過後的產婦進行耳穴壓豆,這又是為了什麼?王金香介紹,正常的孕產婦自然分娩大約需要2-3天的時間後,才開始泌乳,而剖宮產的產婦時間要更久一點,不能儘快泌乳直接影響就是會耽誤嬰兒攝入,而醫院在產後進行耳穴壓豆就是為了促進泌乳。

耳穴壓豆法就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粘貼於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疫、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

另外,針對于剖宮產術後的孕產婦,醫院還有專門的中醫封包外敷傷口,促進愈後恢復。“我們一般會選擇大黃、芒硝按比例調製,放進專門的封包中,隔著紗布外敷在刀口處,這樣有利於緩解傷口水腫、有利於持續消解炎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