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不想讓我的遺憾重演」屏東醫師紮根偏鄉12年,守護族人健康「爸爸走了,我要留在這裏」

12年前已升到主治醫師的他, 接到了下鄉通知, 開啟了一段下鄉服務生涯, 讓他看到了偏鄉資源的匱乏, 在服務期滿後他並沒有離去, 而是選擇留在這片土地, 繼續為鄉民服務。

他叫康孝明, 出生在屏東霧臺, 是一位魯凱族醫生, 現在在霧臺衛生所工作。

在談到為何會選擇守護偏鄉時, 他說「爸爸肝癌離世給我留下遺憾, 也讓我看到偏鄉民眾的需要……」

成績優異考公費醫學生, 當上主治醫師被派下鄉服務

成績優異的他在大學考取公費醫學生名額, 離開家鄉去學醫, 因為父親兒時經常帶他去殺動物, 他對外科很有興趣, 最後選擇肝膽腸胃外科。

聰明好學的他受到老師的喜愛「我有個老師常常帶我一起開刀, 那時候真的學很多。 」

畢業後他來到署立新竹醫院, 用6年時間升到主治醫師, 成了一位對創傷外科、整形外科、急診、家醫科都很熟悉的醫師。

在時也正處上升期時,

他接到了下鄉通知「當時環境舒服又能繼續學習, 很難果斷離開, 雖然知道必須下鄉服務, 情緒上還是會難過。 」

他被分派到苗栗泰安鄉衛生所任職, 面對陌生的環境, 他努力調整自己去適應「當時想的很簡單, 看當地醫療缺乏就想做一點什麼。 」

60%村民患C肝, 引入醫療系統提升看診品質

他發現當地的C肝情況嚴重, 於是便和肝癌基金會合作, 借來「攜帶型超音波儀」到鄉民家進行檢測, 最後發現2個村落60%以上的村民患C型肝炎, 還有一個鄉民已經是肝癌末期。

「他也是C肝患者, 腫瘤都15公分了, 還沒有發現自己生病, 表示他沒有病識感。 」

發現了疾病, 但治療才是最大的障礙「治療C肝一個療程約三個月, 花費大約三、四百萬, 後來實施健保約30多萬, 對一般家庭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

為了能從源頭上降低C肝患者數量, 他一邊尋找C肝傳染源頭, 一邊積極推廣公共衛生概念, 直至C肝患者數量大幅下降。

因為醫療資源匱乏, 衛生所沒有測心電圖、照X光的設備, 他就引入許多醫療系統,

將醫療影像傳輸至遠端電腦看, 運用和資訊整合, 大大提升衛生所看診品質。

12年服務期滿不離去, 父親罹癌癥回鄉照顧

推行原住民文化敏感醫療 提供適切性醫療和鄉民患者接觸的過過程中, 他真切的感受到他們的需要, 和自己肩上的使命,

在泰安衛生所待了12年半, 即便早已超過公費服務期, 也沒有離開。

期間很多醫院對他拋出橄欖枝, 請他過去當外科主任, 他憂心手上計畫沒有人接續, 掙扎一番後婉拒。

直到父親罹癌才迫不得已離開苗栗回到屏東家鄉, 希望能夠照顧父親。

談到父親時他的臉上滿是遺憾, 回想起兒時因為家境不好, 全家男生共用刮胡刀的事「我爸爸有B型肝炎, 共用的結果就是我跟哥哥也患B肝。 」

20年前, 一次康爸爸到北部看望兒子「發現他有一顆五公分的肝癌腫瘤, 切除了又復發, 前後開了三次才控制下來。 」

持續監測十幾年, 沒想到肝癌再度復發, 而且病情變異很快, 發現時已經晚了。

「我跟爸爸感情很好, 我很遺憾自己沒有多點時間陪伴他。 」

父親離世留終生遺憾,堅定守護鄉民信念

爸爸的離世讓他心裏既內疚又遺憾「就是因為缺少資源才會這樣,復發了也不知道。」

這一次他沒有選擇回到都會,兒時選擇留在家鄉霧臺,為鄉民們服務「不想讓他們和我一樣遺憾。」

屏東霧臺衛生所周邊有2000多住民,大家大小病痛都會先來找他,有吃壞肚子的居民來求助,也曾幫心肌梗塞休克的病人插管再後送大醫院。

除了在衛生所看診,他每週還會固定排時間做居家醫療、推行公共衛生教育、推動高齡友善計畫。

「很多病患都是看他長大的長輩,大家就和家人一樣,雖然忙但也有滋有味,很有成就感。」

很多長輩只會說族語,和醫生溝通時會出現困難,他尊重原住民價值觀、生活方式,成了第一個學習「文化敏感醫療」的魯凱族醫生,希望利用語言、文化提供適切性的溝通與治療。

知道家鄉面臨著醫護人員緊缺的問題,他經常會呼籲醫生們來到這裏,為失能、獨居的老師提供服務,讓他們也能夠安享晚年。

下鄉服務經歷讓他看到偏鄉病患眼中的渴望,和自己肩上的責任。

父親離世的遺憾讓他堅定了守護家鄉的信念,不再讓遺憾繼續。

他是千千萬萬個偏鄉醫護的縮影,在有限資源裏盡最大的努力。

只為讓弱勢的生命也能得到守護,讓他們不再感受到孤立、無助。

父親離世留終生遺憾,堅定守護鄉民信念

爸爸的離世讓他心裏既內疚又遺憾「就是因為缺少資源才會這樣,復發了也不知道。」

這一次他沒有選擇回到都會,兒時選擇留在家鄉霧臺,為鄉民們服務「不想讓他們和我一樣遺憾。」

屏東霧臺衛生所周邊有2000多住民,大家大小病痛都會先來找他,有吃壞肚子的居民來求助,也曾幫心肌梗塞休克的病人插管再後送大醫院。

除了在衛生所看診,他每週還會固定排時間做居家醫療、推行公共衛生教育、推動高齡友善計畫。

「很多病患都是看他長大的長輩,大家就和家人一樣,雖然忙但也有滋有味,很有成就感。」

很多長輩只會說族語,和醫生溝通時會出現困難,他尊重原住民價值觀、生活方式,成了第一個學習「文化敏感醫療」的魯凱族醫生,希望利用語言、文化提供適切性的溝通與治療。

知道家鄉面臨著醫護人員緊缺的問題,他經常會呼籲醫生們來到這裏,為失能、獨居的老師提供服務,讓他們也能夠安享晚年。

下鄉服務經歷讓他看到偏鄉病患眼中的渴望,和自己肩上的責任。

父親離世的遺憾讓他堅定了守護家鄉的信念,不再讓遺憾繼續。

他是千千萬萬個偏鄉醫護的縮影,在有限資源裏盡最大的努力。

只為讓弱勢的生命也能得到守護,讓他們不再感受到孤立、無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