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我們究竟要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智慧父母的必修課

這段時間很忙, 但Q爸還是斷斷續續用了3天的時間, 做了滿滿的筆記, 很用心的學習、吸收和轉化這次分享, 只因為是關梅林老師(中科院心理所博士、教授, 育有學霸孩子的心理學大咖)的課, 做為中科院心理所最負盛名的老師之一, 有料、有趣有顏值, 而我, 會一直見證下去。

我們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不同的年齡階段我們有不同的想法和要求:

幼兒階段, 我們希望孩子有較好適應群體的技能, 同時開始對知識有一些興趣;小學生的家長, 會更關注怎麼能夠開始在學業上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並打下很好的競爭力基礎;到小學高年級, 會重點考慮如何進入到優質的中學;到初中, 就想如何考入一個好的高中(如深圳的四大);高中希望能夠續深入到一個理想的大學。

這些思考也確實很有價值。

但是這些思考可能還缺少一些不同的視角, 發展和整合的視角——我們完成了當下的目標, 但每個當下最終要幫助孩子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呢?

以終為始的教育觀, 即:我們要考慮未來, 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為了培養這樣的人才, 我們應該如何從當下的每一天, 來幫助孩子向這個方向靠攏。

有了這個長遠的規劃, 我們會更清晰的知道如何來陪伴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

在職場中, 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些人:

缺乏很好的敬業精神;缺乏挑戰更高目標的信心;缺少對問題的自我反思和察覺;缺少對責任的擔當;抱怨指責他人;不能讓管理者滿意;

他們在婚姻中:很難真正的去合作;缺少共情;不能讓對方感到愛和支持, 來從親密關係中獲得滋養;給彼此帶來傷痛。

以上都是缺乏幸福感、效能感和價值感。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這些成年人存在這些問題, 都可以追溯到他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有些任務並沒有在關鍵的階段得以解決。

他們是帶著某些缺失, 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我們要反思, 是什麼樣的經歷導致我們沒有在一個身體發育成熟的成年狀態中, 擁有一個成熟的心智水準?沒有成為一個能夠讓同伴信任尊重;讓領導放心;讓婚姻伴侶感到幸福;讓我們的孩子們感到來自一個健康家庭這份幸運的人?

我們要在成年時解決這個問題, 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我們的諸多品質, 相對已比較穩定, 修正起來有較大難度。

所以我們更希望這些問題, 在我們從小的教育過程中就能夠加以避免。 我們的家長能夠以一個發展性的眼光來看待。 所以來探討以終為始的教育觀。

我們來談談當下的研究是如何來描述積極品質的?(不管歷史如何發展, 積極的因素很多都是共通的, 另外孩子達到了當下的積極品質, 離未來的一些積極品質也會更近)

賓夕法尼亞大學亞裔教授達科沃斯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堅毅, 堅毅的內涵不僅僅是毅力、勤奮、堅強,

堅毅還指一個人對長期目標這種持續的激情以及持久的耐力, 是一種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的性格品質。 它包括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這樣的性格特徵, 他研究發現, 這個品質是對青少年的這種未來的學業表現是非常有預測力的。

積極心理學研究提出預測孩子未來成功的7個指標:堅毅、激情、自製力、樂觀、感恩、社交智力和好奇心。

以前我們都有一種認知假設, 過於重視孩子的認知技能、智力活動和智力品質, 其實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並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 而在於我們是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徵:毅力、自控、好奇心、責任心和自信心等。

綜合這兩個研究發現,

在未來的應用場景中人們其實更應該關心孩子內在的積極心理品質, 而不是只關心他的認知技能(良好的學業表現、語言的能力等), 這對孩子未來的生活會具有更好的預測力。

所以, 從現在開始, 我們每天都要思考, 如何能夠從每個日常小事中來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

案例:

一個還沒上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單獨玩耍過程中, 會來跟家長互動, 但他並沒有提出明顯訴求, 只是過來看看, 知道大家都在, 或是有一個簡單的回應, 來滿足安全感。

這時爺爺突然站起來, 說:來, 我來陪你。 這會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 就是我不能獨自遊戲, 我是需要陪伴的。 所以, 我們觀察到這個孩子馬上發生我們說的退行(一個六歲的男孩依偎在爺爺的懷抱裡, 用頭去蹭爺爺的胸部,這個行為可能就退行到了三四歲左右)。

我們可以說,這個舉動可能就沒有考慮到以終為始的教育觀。

因為未來我們在職場中,我們特別希望一個人是能夠獨當一面,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就是他不需要特別依賴於他人,而能夠將他的工作或家庭職責獨立的完成好。同時還能給別人一些支持。而不是成為退縮、畏難,不能夠解決問題的這樣一個人。

這種獨立的積極品質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和建立的:讓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就力所能及的在他在可行範圍內獨立完成一些任務:獨立拿勺子吃飯、獨立收拾整理自己的書包,再大點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獨立完成作業。

我們要灌輸給孩子一種意識:獨立、不依賴他人,是值得欣賞的積極品質。創造機會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任務,孩子就會產生驕傲和自豪感。

如果沒有養成獨立的習慣,在真正面臨要決策時,會比較焦慮。害怕承擔後果,害怕選擇錯了會對自己產生消極影響。

因為他沒有或是缺少訓練獨立思考一個問題的利弊得失;怎樣接納一些問題;怎樣在多重需要中找到最重要的需要進行選擇。

培養一個孩子的獨立性,是從我們每一個小的瞬間開始,從孩子能夠自己拿出勺子,我們就給他掌聲,孩子會從我們表情中感知到這是一種積極的品質。

以上的樣例就是我們如何從一個陪伴孩子的細節,將以終為始的教育觀滲透進去。

家庭教育需要大的格局,一定要去關注影響未來競爭成功的積極因素,不只是認知技能,還有積極心理品質。

發現很多成年人人際交往有困難,要麼沒有界限。比如說,他會去隨便干預別人的選擇;對別人缺乏足夠的尊重;也可能體現出他對別人的需要不會拒絕;特別想去回應每個人的需要,但實際上他做不到(他有一個習慣,別人一張嘴,他立刻就回應說好,可以),從而給他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為什麼一個成年人沒有界限呢?——他不懂得去真正知道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不能夠去尊重他人做出的獨立選擇,也不會去拒絕不能接受的一些要求。我們回顧他的成長經歷,往往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被支持表達自己觀點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是要求孩子接受,孩子開始會有反抗,說不,但是他發現這是非常無力的。

因為父母擁有非常多的資源:擁有經濟資源,可以決定回應孩子哪些物質需求;擁有情感資源,可以決定是不是去表現出對孩子的接納和認可;擁有懲罰的決定權,如果孩子不接受自己的意見和態度時,我們還可以去懲罰孩子。所以孩子在跟父母的互動過程中,認清了一個現實,他是沒有能力做反抗的。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的無助感。這種無助感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經歷讓他一點點認識到的。但我們的家長,還誇讚甚至炫耀,我家的孩子特別聽話。

殊不知這種聽話的孩子,在成年後,有可能面臨非常多的困難。例如出現一些情緒的障礙,比如抑鬱、焦慮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孩子是未成年人,他的興趣、愛好、關注內容都跟成年人有所不同。成年人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如果沒有覺察到孩子跟自己的不同,給孩子提著諸多需求是站在成年人視角而並不是孩子的視角,就會讓孩子感到很無助。

比如:孩子想跟夥伴們玩耍,他需要來自同伴的支援而獲得這種認同感和價值感。我們有時卻以愛的名義把孩子綁在我們的身邊(去上課,認為孩子需要學習;需要發展認知技能;需要接受父母的影響等),這個孩子的需要就會受到遏制。而他又沒有足夠的力量和成人抗衡,就會發展出幾種行為:一是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二是不再反抗,就是這種習得性無助感。任由成人去要求,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長久以往,你鼓勵孩子說你的想法是什麼,孩子會說我沒有想法,我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就是長期專制的家庭氛圍造就的。

這種長期的獨立思考,其實是幫助孩子發展出一種社會交往的技能,以及全面性看待問題的一種能力。但是如果他從來不被肯定,接受這種訓練,孩子就沒有反抗和獨立思考的意願,自然也是能力的缺失,孩子就會表現出什麼事情媽媽或爸爸來決定好了,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回應別人的決定,以贏得別人的喜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別人提出任何需求,他可能沒有聽到到底是什麼,就忙著回應說可以,但是他又無法完成。

那我們以終為始的教育觀該怎麼去做呢?

在我陪伴孩子成長的經歷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意願,鼓勵孩子不斷的覺察自己的需要,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

孩子小時候,我就會說:針對這個事情你的觀點是什麼?你有什麼想法?你是如何考慮的?孩子可能考慮的局限,因為畢竟受制於年齡和閱歷。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引進更多思考的視角。我會說:媽媽覺得可能有還有一點,你是不是也要考慮?如果發生了這個情況,你會怎樣?所以我通常的目標是提供豐富的視角供他引入和參考,這樣他做的決策可能就是我們期待的決策了。

我們不願意或不習慣讓孩子決策,主要原因是認為孩子小,想問題簡單、幼稚、不完善,所以我們往往直接幫他做了決策。

但是我們忘了我們只能幫忙決策當下的問題,不能解決未來他獨立去面對生活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陪伴時,就可以將我們希望他知道的多種視角,希望他決策時考慮到的各方面,用這種支架式的方式來回饋和提供給他。孩子經常獲得父母提供的不同的視角,就會整合到自己的認知框架中。

最後我們說說心理資本(詳見既往文章:如何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心理資本?(內附常見問題及應對)),研究發現心理資本中最能預測一個人績效的指標叫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在面對一個挑戰時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意願並且有途徑能夠通過行動去解決問題的這種信心和信念。所以自我效能感對於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很多人對困難是退縮、畏難的,也許他的能力能夠勝任這個任務,但大多是在別人的逼迫下去勉強的完成,而不是自願的去選擇完成這個任務。

一個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能很好的預測他未來在一個組織中的價值感。這個組織給他的積極回饋,以及他獲得的自信心、幸福感等。這種自我效能感不是職場過程種突然擁有的,而是出生後一點一點的成長過程中獲取的。可能來源於他做為新生兒,跟母親的一個互動方式。例如:通過哭來表達需要,他是否能得到回應,一哭媽媽就來,這是最開始的自我效能感,孩子覺得自己很棒,能影響和指揮別人。隨著一點點長大,能在各個方面有所體現,比如能自己獨自去睡覺。

相信自己能夠去獨自把東西整理好(雖然開始不夠好,但一天天的技能訓練就能整理好了);相信自己不用父母陪伴,就能夠去完成作業;相信自己能夠好好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相信自己能夠去做出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友,遇到問題去解決;大一點兒相信自己能夠去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通過努力學習,在自己喜歡的職業領域去發展。

自我效能感對未來非常重要,但是它萌芽不是在職場,也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中學,而是從出生開始的每個瞬間一點一點的積累。

——————————END————————

Q爸,Q仔(5歲10個月)他爸。致力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個體心理學積極傳播和實踐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通過讀書心得、學習體會、觀點思考和生活實踐,每週分享一篇育兒心得和過程中的個人成長文章。

附:如文章引起共鳴,歡迎點贊並轉發,以支持繼續創作,謝謝!

用頭去蹭爺爺的胸部,這個行為可能就退行到了三四歲左右)。

我們可以說,這個舉動可能就沒有考慮到以終為始的教育觀。

因為未來我們在職場中,我們特別希望一個人是能夠獨當一面,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就是他不需要特別依賴於他人,而能夠將他的工作或家庭職責獨立的完成好。同時還能給別人一些支持。而不是成為退縮、畏難,不能夠解決問題的這樣一個人。

這種獨立的積極品質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和建立的:讓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就力所能及的在他在可行範圍內獨立完成一些任務:獨立拿勺子吃飯、獨立收拾整理自己的書包,再大點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獨立完成作業。

我們要灌輸給孩子一種意識:獨立、不依賴他人,是值得欣賞的積極品質。創造機會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任務,孩子就會產生驕傲和自豪感。

如果沒有養成獨立的習慣,在真正面臨要決策時,會比較焦慮。害怕承擔後果,害怕選擇錯了會對自己產生消極影響。

因為他沒有或是缺少訓練獨立思考一個問題的利弊得失;怎樣接納一些問題;怎樣在多重需要中找到最重要的需要進行選擇。

培養一個孩子的獨立性,是從我們每一個小的瞬間開始,從孩子能夠自己拿出勺子,我們就給他掌聲,孩子會從我們表情中感知到這是一種積極的品質。

以上的樣例就是我們如何從一個陪伴孩子的細節,將以終為始的教育觀滲透進去。

家庭教育需要大的格局,一定要去關注影響未來競爭成功的積極因素,不只是認知技能,還有積極心理品質。

發現很多成年人人際交往有困難,要麼沒有界限。比如說,他會去隨便干預別人的選擇;對別人缺乏足夠的尊重;也可能體現出他對別人的需要不會拒絕;特別想去回應每個人的需要,但實際上他做不到(他有一個習慣,別人一張嘴,他立刻就回應說好,可以),從而給他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為什麼一個成年人沒有界限呢?——他不懂得去真正知道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不能夠去尊重他人做出的獨立選擇,也不會去拒絕不能接受的一些要求。我們回顧他的成長經歷,往往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被支持表達自己觀點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是要求孩子接受,孩子開始會有反抗,說不,但是他發現這是非常無力的。

因為父母擁有非常多的資源:擁有經濟資源,可以決定回應孩子哪些物質需求;擁有情感資源,可以決定是不是去表現出對孩子的接納和認可;擁有懲罰的決定權,如果孩子不接受自己的意見和態度時,我們還可以去懲罰孩子。所以孩子在跟父母的互動過程中,認清了一個現實,他是沒有能力做反抗的。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的無助感。這種無助感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經歷讓他一點點認識到的。但我們的家長,還誇讚甚至炫耀,我家的孩子特別聽話。

殊不知這種聽話的孩子,在成年後,有可能面臨非常多的困難。例如出現一些情緒的障礙,比如抑鬱、焦慮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孩子是未成年人,他的興趣、愛好、關注內容都跟成年人有所不同。成年人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如果沒有覺察到孩子跟自己的不同,給孩子提著諸多需求是站在成年人視角而並不是孩子的視角,就會讓孩子感到很無助。

比如:孩子想跟夥伴們玩耍,他需要來自同伴的支援而獲得這種認同感和價值感。我們有時卻以愛的名義把孩子綁在我們的身邊(去上課,認為孩子需要學習;需要發展認知技能;需要接受父母的影響等),這個孩子的需要就會受到遏制。而他又沒有足夠的力量和成人抗衡,就會發展出幾種行為:一是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二是不再反抗,就是這種習得性無助感。任由成人去要求,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長久以往,你鼓勵孩子說你的想法是什麼,孩子會說我沒有想法,我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就是長期專制的家庭氛圍造就的。

這種長期的獨立思考,其實是幫助孩子發展出一種社會交往的技能,以及全面性看待問題的一種能力。但是如果他從來不被肯定,接受這種訓練,孩子就沒有反抗和獨立思考的意願,自然也是能力的缺失,孩子就會表現出什麼事情媽媽或爸爸來決定好了,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回應別人的決定,以贏得別人的喜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別人提出任何需求,他可能沒有聽到到底是什麼,就忙著回應說可以,但是他又無法完成。

那我們以終為始的教育觀該怎麼去做呢?

在我陪伴孩子成長的經歷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意願,鼓勵孩子不斷的覺察自己的需要,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

孩子小時候,我就會說:針對這個事情你的觀點是什麼?你有什麼想法?你是如何考慮的?孩子可能考慮的局限,因為畢竟受制於年齡和閱歷。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引進更多思考的視角。我會說:媽媽覺得可能有還有一點,你是不是也要考慮?如果發生了這個情況,你會怎樣?所以我通常的目標是提供豐富的視角供他引入和參考,這樣他做的決策可能就是我們期待的決策了。

我們不願意或不習慣讓孩子決策,主要原因是認為孩子小,想問題簡單、幼稚、不完善,所以我們往往直接幫他做了決策。

但是我們忘了我們只能幫忙決策當下的問題,不能解決未來他獨立去面對生活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陪伴時,就可以將我們希望他知道的多種視角,希望他決策時考慮到的各方面,用這種支架式的方式來回饋和提供給他。孩子經常獲得父母提供的不同的視角,就會整合到自己的認知框架中。

最後我們說說心理資本(詳見既往文章:如何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心理資本?(內附常見問題及應對)),研究發現心理資本中最能預測一個人績效的指標叫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在面對一個挑戰時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意願並且有途徑能夠通過行動去解決問題的這種信心和信念。所以自我效能感對於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很多人對困難是退縮、畏難的,也許他的能力能夠勝任這個任務,但大多是在別人的逼迫下去勉強的完成,而不是自願的去選擇完成這個任務。

一個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能很好的預測他未來在一個組織中的價值感。這個組織給他的積極回饋,以及他獲得的自信心、幸福感等。這種自我效能感不是職場過程種突然擁有的,而是出生後一點一點的成長過程中獲取的。可能來源於他做為新生兒,跟母親的一個互動方式。例如:通過哭來表達需要,他是否能得到回應,一哭媽媽就來,這是最開始的自我效能感,孩子覺得自己很棒,能影響和指揮別人。隨著一點點長大,能在各個方面有所體現,比如能自己獨自去睡覺。

相信自己能夠去獨自把東西整理好(雖然開始不夠好,但一天天的技能訓練就能整理好了);相信自己不用父母陪伴,就能夠去完成作業;相信自己能夠好好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相信自己能夠去做出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友,遇到問題去解決;大一點兒相信自己能夠去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通過努力學習,在自己喜歡的職業領域去發展。

自我效能感對未來非常重要,但是它萌芽不是在職場,也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中學,而是從出生開始的每個瞬間一點一點的積累。

——————————END————————

Q爸,Q仔(5歲10個月)他爸。致力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個體心理學積極傳播和實踐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通過讀書心得、學習體會、觀點思考和生活實踐,每週分享一篇育兒心得和過程中的個人成長文章。

附:如文章引起共鳴,歡迎點贊並轉發,以支持繼續創作,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