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朝鮮棄核後還能再擁核嗎?關鍵恐怕不在核設施

5月22日, 美、英、中、俄四國記者從北京出發, 乘坐朝鮮高麗航空包機前往元山。 記者團此行是前往位於朝鮮豐溪裡的核子試驗場, 採訪和拍攝該國廢棄該核子試驗場活動。 看上去, 似乎這兩天朝韓關係驟冷, 朝美關於如何棄核相持不下的局勢, 沒有影響預定棄核計畫。 難道是朝鮮真有其他安全保證以至於“有恃無恐”, 還是說朝鮮有足夠信心在廢棄核能力後再度擁核?

今年3月6日, 韓國總統訪朝首席特使鄭義溶6日表示, 朝方明確表達了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意願, 並表示只要消除對朝軍事威脅, 保障朝鮮體制安全,

朝鮮沒有理由擁核。 這一提法直指了朝鮮擁核的核心目的, 即安全保障。

朝鮮的核能力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的甯邊核反應爐, 但真正追求擁核被認為是在上世紀90年代。 當時因為蘇東劇變, 在經互會體制下的朝鮮國力亦受到極大影響, 偏偏對面的韓國又遇上一波發達國家產業轉移, 很是發展了一波。 一時間韓國甚至以為不光統一不是問題, 而且還打算在其後追求更高的國際地位。 如此危險的情況下, 傳統盟友中國實力也處在歷史低谷期, 自保尚且不暇。 朝鮮此時開始追求擁核, 以獲得安全保障顯然是最主要的出發點。

那麼可以推測, 朝鮮出乎意料提出要棄核, 很可能就是有其他覺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了。

這個安全保障, 可以是他國提供的核保護傘, 比如歷史上的蘇聯, 當然也可能是中國。 金正恩兩次訪華, 帶回去的有可能是一份。 同樣有可能指望美國在棄核後給予安全承諾。 但這種外部承諾, 朝鮮是否覺得值得依靠, 還要打個問號。 一方面, 就在記者團奔赴豐溪裡時, 朝鮮仍然提出要以自身力量確保安全, 而不是依靠外部力量。 另一方面, 卡紮菲棄核的前車之鑒和可悲下場, 不得不讓金正恩掂量一下, 達成美方所謂“完全、可核查與不可逆轉的無核化”的後果。

因此, 更大的可能性朝鮮自己手上有東西。 這個東西, 一種可能是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核武器, 另一種就是可以迅速恢復的核能力。

在擁有核武器方面, 首先朝鮮肯定是有的,

日本《朝日新聞》認為, 朝鮮應該擁有超過12枚核彈以及重達50多公斤的武器鈈、數百公斤的高濃縮鈾。 那麼, 如果朝鮮棄核是準備把已經擁有的核彈處理掉, 而保留武器級核原料, 那麼就是留一手。 而且很明顯, 擁核門檻本身並不太高, 從世界上追求核能力的印巴、南非、以色列等國, 無不很快就搞定了原子彈就能說明這一點。

那麼, 要獲得更大的國際迴旋餘地, 選擇棄核是個有面子有裡子的入手點。 而且必須考慮到兩個問題:一是原子彈的威力。 朝鮮雖然聲稱已經擁有了氫彈, 但坊間認為最多是“增強型原子彈”。 原子彈當量有限, 美1970年代曾製造過最大為50萬噸TNT水準的原子彈, 然而和氫彈相差太大, 只能算戰役、戰術級別核武器,

如果美國真下決心, 這點數量和當量的核武器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尤其是數量少的時候還沒有二次核反擊能力的情況下。

二是核武器高昂的維護費用。 不像常規武器, 核武器製造出來以後穩定性和安全性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差, 維護難度和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 這不僅會給朝鮮帶來沉重經濟壓力, 而且獲得核原料難度在持續制裁下將會越來越高, 考慮到核裂變材料的半衰期為15年左右, 已經擁有的核彈頭隨著時間流逝也將失去籌碼的意義, 倒不如拿出來做個重返國際社會的“見面禮”。

因此, 朝鮮可能的算盤是棄核而保留能力, 一是保留人才隊伍, 二是保留“槍”而棄“彈”。 朝鮮運載火箭能力也已經過驗證,

所以此次大方開放豐溪裡, 並無大礙于未來重新擁核。 坊間也早有人指出, 豐溪裡本身就因為核爆而發生了連鎖坍塌, 已經實際廢棄了。

不過美國人也不傻,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條件裡, 就包括1000名核武器人才到第三國在美國監視下居住, 並且要求朝方在6個月內將部分核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及核物質運出朝鮮, 這是直接根子上幹掉朝鮮核能力的陽謀。

目前看, 美國人似乎也明白這樣搞無異於讓朝鮮直接投降, 因此這兩天調門有所降低, 聲稱不要求利比亞式棄核並給予安全保障。 未來這出棄核劇會怎樣發展, 還待觀察。

(樂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