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邵逸夫一生捐款無數,這三件事卻做錯了,導致邵氏電影公司落敗

邵逸夫作為曾經邵氏電影和TVB電視王國的掌舵人, 除了對香港電影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之外, 還是一位慈善大佬, 內地數不清的教學樓都由他捐建,

他們的逝去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邵逸夫在電影電視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頭腦和眼光, 不過就算是這樣, 他曾經做錯過三件事情, 從而導致邵氏電影不斷的走下坡路, 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他將重心放在了電視上面。

1、放走鄒文懷

鄒文懷是嘉禾電影公司創立人, 在邵氏電影公司任職十幾年, 從宣傳經理到製片經理, 再到副總經理, 之後再到首席執行官, 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邵逸夫的左膀右臂。 職位不斷提升, 薪金卻沒有漲多少, 這是兩人決裂的主要矛盾點, 再一個就是方逸華的權利越來越大,

邵逸夫利用方逸華制衡鄒文懷的權利。

正是基於上面兩點原因, 鄒文懷拉走自己的部下何冠昌、蔡永昌等人組建嘉禾電影公司, 和自己的老東家對著幹, 並且將當時邵氏電影最紅的武打小生王羽撬走。 此舉對邵逸夫來說是巨大損失, 雙方就《獨臂刀》的版權打了一年的官司。 想必當年邵逸夫也沒有預料到嘉禾電影公司後來能做那麼大吧, 甚至把自己幹倒。

2、放棄李小龍

嘉禾電影公司在邵氏打壓下,再加上資金有限,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轉機,那就是李小龍的出現。李小龍60年代已經在國外享有盛名,不過當時他決定回香港發展。首先接洽的自然是當時的龍頭老大邵氏,邵逸夫當時對李小龍並不是太重視,也沒有給出李小龍想要的價格。當年邵氏最火的姜大衛和狄龍片酬才1萬港幣。李小龍開出1萬美元的價格,邵逸夫自然不會接受,再者也要考慮自家藝員的感受,就這樣錯過了李小龍。

鄒文懷抓住機會,以7500美元的片酬和李小龍簽約,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李小龍和羅維這對組合祭出《唐山大兄》,直接打破票房紀錄,李小龍迅速成為香江最火的功夫明星。自此之後,嘉禾電影公司活了,可以和邵氏電影一爭高下。

李小龍四部半電影足以讓他傲視影壇,至今他離開已經40多年,可是在我們心中他是永遠的功夫宗師。

3、放棄許冠文

許冠文作為冷面笑匠,是香港電影無厘頭鼻祖,成就不亞于李小龍。許冠文一開始在無線電視臺工作,和弟弟許冠傑主持過綜藝節目《雙星報喜》,曾經兩個月都保持最高收視率。1972年李翰祥在籌拍《大軍閥》的時候,邵逸夫力薦他出演男主角,事實證明邵逸夫的眼光毒辣而且前衛,許冠文的大軍閥非常形象。

1973年許冠文寫了《鬼馬雙星》的劇本,拿給邵逸夫看,希望可以合拍此片,並且平分利潤。只可惜最後邵逸夫以劇本太差拒絕了他。

得不到邵逸夫的支持,許冠文只好另找合作夥伴,1974年鄒文懷和許冠文達成合作,替他組建電影公司,並給予一定的票房分成。不僅可以自己做老闆,拍片子還可以不受限制,許冠文自然轉投嘉禾了。

之後許冠文一發不可收拾,和自家兄弟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聯手打造出《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等片,五次取得票房冠軍。同時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一屆影帝和香港演藝人協會第一屆會長。許冠文的喜劇電影擅長著眼于底層小人物,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諸如吝嗇老闆、大量難民等等。

嘉禾電影公司先後憑藉李小龍、許冠文打響招牌,後來又靠洪金寶、成龍等人一路走高,邵氏電影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完全落敗。邵逸夫雖然放棄了鄒文懷、李小龍和許冠文,不過他早期也捧紅過太多藝人,諸如林黛、淩波、樂蒂、李菁、狄龍、姜大衛、劉家輝、導演李翰祥、楚原、張徹等。

邵逸夫對藝人苛刻,可是他在慈善事業上面卻揮金如土,通過全國各地許多逸夫樓就可以看出。祝願一代江湖大佬邵逸夫在另外一個世界安好!

2、放棄李小龍

嘉禾電影公司在邵氏打壓下,再加上資金有限,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轉機,那就是李小龍的出現。李小龍60年代已經在國外享有盛名,不過當時他決定回香港發展。首先接洽的自然是當時的龍頭老大邵氏,邵逸夫當時對李小龍並不是太重視,也沒有給出李小龍想要的價格。當年邵氏最火的姜大衛和狄龍片酬才1萬港幣。李小龍開出1萬美元的價格,邵逸夫自然不會接受,再者也要考慮自家藝員的感受,就這樣錯過了李小龍。

鄒文懷抓住機會,以7500美元的片酬和李小龍簽約,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李小龍和羅維這對組合祭出《唐山大兄》,直接打破票房紀錄,李小龍迅速成為香江最火的功夫明星。自此之後,嘉禾電影公司活了,可以和邵氏電影一爭高下。

李小龍四部半電影足以讓他傲視影壇,至今他離開已經40多年,可是在我們心中他是永遠的功夫宗師。

3、放棄許冠文

許冠文作為冷面笑匠,是香港電影無厘頭鼻祖,成就不亞于李小龍。許冠文一開始在無線電視臺工作,和弟弟許冠傑主持過綜藝節目《雙星報喜》,曾經兩個月都保持最高收視率。1972年李翰祥在籌拍《大軍閥》的時候,邵逸夫力薦他出演男主角,事實證明邵逸夫的眼光毒辣而且前衛,許冠文的大軍閥非常形象。

1973年許冠文寫了《鬼馬雙星》的劇本,拿給邵逸夫看,希望可以合拍此片,並且平分利潤。只可惜最後邵逸夫以劇本太差拒絕了他。

得不到邵逸夫的支持,許冠文只好另找合作夥伴,1974年鄒文懷和許冠文達成合作,替他組建電影公司,並給予一定的票房分成。不僅可以自己做老闆,拍片子還可以不受限制,許冠文自然轉投嘉禾了。

之後許冠文一發不可收拾,和自家兄弟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聯手打造出《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等片,五次取得票房冠軍。同時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一屆影帝和香港演藝人協會第一屆會長。許冠文的喜劇電影擅長著眼于底層小人物,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諸如吝嗇老闆、大量難民等等。

嘉禾電影公司先後憑藉李小龍、許冠文打響招牌,後來又靠洪金寶、成龍等人一路走高,邵氏電影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完全落敗。邵逸夫雖然放棄了鄒文懷、李小龍和許冠文,不過他早期也捧紅過太多藝人,諸如林黛、淩波、樂蒂、李菁、狄龍、姜大衛、劉家輝、導演李翰祥、楚原、張徹等。

邵逸夫對藝人苛刻,可是他在慈善事業上面卻揮金如土,通過全國各地許多逸夫樓就可以看出。祝願一代江湖大佬邵逸夫在另外一個世界安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