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地球的演化疑似遵循着某一规则,科学家以此推理,找到人类毁灭的时间

從地球誕生至今, 其一直在不斷演化, 而在這一過程中, 最主要體現在生物的可遺傳變異, 以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物種間的競爭。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道:“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因而, 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 會使得物種原有的特征被保留亦或是淘汰, 甚至還會使原先物種滅絕或是新物種的誕生。

縱觀地球的演化過程, 我們可知, 最早的生命遺跡約38億年前出現, 原核單細胞生物則出現在33億年前。 從時間的分布來看, 寒武紀爆發的開始, 也意味著古生代的開端, 其時間約5億4千3百萬到5億1千萬年前。

在這一時期, 大多數現代動物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而后硬骨魚類、兩棲類動物和昆蟲相繼出現。 隨著二疊紀滅絕事件的發生, 古生代結束。

中生代開始于2億4千5百萬年前, 這一時期正是以恐龍為主的爬行類動物在統治地球, 一些開花植物也出現在地球上, 白堊紀滅絕事件是中生代結束的標志。 6千5百萬年前之后被稱為新生代, 而人類祖先在360萬年前, 直到10萬年前, 現代人類才開始出現。

在地球演化過后, 其結果無非三種。

其一, 適應。 生物只有適應地球不斷演變的環境才能生存下去, 即便它在一個環境中擁有著一定的優勢, 但也可能會成為另一環境的劣勢。 此外, 還有物種之間的競爭關系, 這將會促使它們能更進一步的變化。

其二, 新物種的形成。 其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異域性物種形成, 主要發生在族群受到地理隔離, 而形成新物種的情況, 例如:臺灣的白頭翁與烏頭翁。 二是同域性物種形成, 指的是新物種與原先固有物種在同一地區生存, 因繁殖或溝通行為而產生生殖隔離。 此外, 還有兩種特殊的物種形成方式, 即邊域性物種形成和臨域性物種形成。

其三, 滅絕。 某一物種的最后個體死亡, 就是其滅絕的時刻, 地球上也曾發生過許多大規模的滅絕, 其中最嚴重的有5次。 分別是奧陶紀后期、泥盆紀后期、二疊紀后期、三疊紀后期以及白堊紀末期, 而在這之中最著名的莫過于白堊紀后期恐龍的滅絕。

那么, 地球的演化具有方向性嗎?未來,

人類能否可預測自身的發展?對此, 科學家回應道:1000年內, 地球或會進行一次演化, 但取決于環境;若50億年后, 那時的人類還未移居其它星球, 或會就此滅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