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黄羊的数量为何急速锐减,“背后黑手”让人意想不到!

地球上的生物多種多樣, 我們沒有發現生物都還有很多種, 現在人類已經知道的動物很多都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 比如在十八世紀時一位德國博物學家到蒙古旅行時就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物種, 他自己給它們取名為蒙古瞪羚, 后來人普遍的叫法是黃羊。 黃羊是一種具有遷徙性的動物, 和大雁非常相似, 它們也是這樣的動物。

每年黃羊的遷徙路線就是從蒙古到烏里, 黃羊的“行軍”速度可不慢, 一天可以走四十到八十公里, 而且黃羊都是以種群為單位遷徙, 有些大的遷徙部隊可以達到十萬只左右,

遷徙的景象可以說是震撼人心、地動山搖, 畢竟數量太多, 它們整體一起走的話, 從遠處看上去就像地面在移動一樣。

黃羊為什么每年都要這樣大規模的遷徙呢, 它們不累嗎?就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每天吃吃睡睡多舒服。 其實它們也是被逼無奈的, 世界上的大部分黃羊都是生存在蒙古, 另一部分在中國, 我們都知道, 每年冬季的時候,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就會遭遇西伯利亞寒流, 寒流南下第一個到達的地方就是蒙古高原, 所以蒙古高原差不多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幾個地方之一了, 幼小的黃羊毛長度不夠, 在蒙古過冬的話只有被寒冷逼死, 還有在這么寒冷的天氣下, 所有的食物全部被凍死, 草地也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就算不被凍死也要被餓死, 所以天氣和食物兩大問題迫使黃羊不得不遷徙到南方, 只有等到來年春天又回來。

但是躲過了天氣, 還是無法躲過人類的魔掌, 早在上個世紀黃羊的數量都還有上百萬只, 到了這個世紀初黃羊的數量竟然只有千余只了, 那種遷徙的壯觀景象也成為了歷史。 那是什么原因竟然導致黃羊的數量迅速減少的呢?

第一就是捕殺, 在上個世紀的后期, 每年人類捕殺黃羊的數量都是十萬數, 繁殖的數量根本跟不上人類的捕殺速度。 第二個原因就是蒙古和中國的邊界圍上了一道長長的鐵絲網, 每年黃羊在遷徙的時候, 很多黃羊都因此而慘死。 鐵絲網被運用于很多方面, 但是在從生態的角度來看,

鐵絲網真是一個“垃圾發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