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害虫吃过的水稻会变得更好吃,且更有营养

水稻, 是草本稻屬的一種, 同時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 其為一年生, 成熟時約有1米高, 葉子長約50至100厘米, 寬約2至2.5厘米。 水稻的稻花非常小, 開花時, 花枝會呈拱形, 且大部分自花授粉結種。 水稻所結之子, 即稻谷, 稻谷脫殼后變為糙米, 而糙米碾去米糠層就可得到大米。

而水稻作為世界近一半人口的糧食, 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研究其種植方法, 例如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及二期等成果。

在水稻的“量”得到保障后,

科學家們進而研究其口感問題, 而根據浙江大學農學院舒慶堯以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發現, 被害蟲咬過的水稻, 其“口感”以及“營養”竟都提升了。 這又是為何?

植物中含有一種名為“五羥色胺”的化合物, 而這是一種能讓人的大腦產生愉悅感的物質。 恰巧, 害蟲喜歡這一物質, 當害蟲啃食水稻時, 植株體內的五羥色胺含量就會增加, 而這也使得水稻變得更加“好吃”。

而在這之中, 要源于一種叫CYP71A1的基因, 它相當于是五羥色胺的“開關”, 當害蟲侵食水稻時, 這一“開關”就被打開了。 而為弄懂五羥色胺與害蟲之間的聯系, 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將15只飛虱放入裝有兩株水稻的容器中, 其中, 一種是自然生長的水稻, 而另一種是去除了“CYP71A1”基因的水稻。

實驗結果發現, 大部分的飛虱都選擇了自然生長的水稻, 而未被選擇的另一水稻, 則是因為這些害蟲無法調高五羥色胺的分泌。 而害蟲之所以喜歡五羥色胺, 是因為它們在攝取完五羥色胺后, 其生長速度可加快, 且身軀也變得“強壯”。

此外, 科學家發現, 水稻中含有一種“水楊酸”的化合物, 這是一種已知的可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物質。 而它與五羥色胺相輔相成, 簡單說, 當害蟲啃食水稻致使五羥色胺增加時, 水楊酸就會相對減少。

目前, 科學家們正進一步研究這兩種化合物之間的聯系, 而這項研究將會對水稻以及其它農作物的抗蟲育種帶來一定的啟發意義。

筆者:三體-小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