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我们期盼科学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永生,但有些科学家却对此表示反对

如果在未來, 科學能夠獲得某些方向上的重大突破, 你希望科學可以帶給我們什么呢?請仔細思考這個問題, 自心中給出一個自己的答案。 根據一份不完全的調查顯示, 在受訪的人群之中, 有人選擇讓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徹底代替人類工作, 從而可以將全部的時間用來享受人生。 有人會選擇星際旅行平民化, 讓我們可以親身感受宇宙的魅力,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愿望有很多, 但是有超過半數的人全部選擇了一個近似的答案, 那就是希望未來科學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永生。 其實, 永生一直都是每個人心中的終極夢想。

從古至今, 從東方到西方都是如此。 自從人類意識到了死亡這件事開始, 永生的夢想也就隨之出現了。 而我們中國人對于永生的渴望似乎就更為強烈, 尋仙問藥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很多。 當然, 現在我們知道了, 依靠尋仙問藥是無法實現永生的。 因為人會衰老和死亡的本質原因在于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 而細胞會衰老和凋亡, 當然, 會有新的細胞分裂來補充凋亡細胞的位置。 但是每一次分裂都會導致染色體端粒的縮短, 而染色體端粒的作用是保護DNA在復制的過程中不會出現畸變, 但是染色體端粒的長度是有限的。

所以細胞分裂的次數也是有限的, 最終人就會走向衰老和死亡, 這也被稱之為海克利夫極限。

當然, 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進步, 科學家們研究出了很多種方法可以延緩人的衰老, 甚至有科學家聲稱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將人的壽命提高一倍以上, 我們有理由相信, 隨著未來科學的進步, 有一天也許人類真的可以實現永生。 這對于我們來說應該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但是有些科學家卻對此表示反對。 他們認為無論未來科學是否能夠做到永生, 人類都不應該那樣去做, 因為那是導致滅亡的做法。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些反對的科學家提出了幾點原因。

首先, 生物要通過進化來不斷獲得更好的適應生存的能力, 而如果人類實現了永生, 那么由于地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必然要終止生育,

沒有繁衍, 就沒有傳承與進化, 人類的物種先進性就難以保存, 但是環境卻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所以有朝一日也許人類會失去適應地球環境的能力。 第二, 隨著科學的發展, 人類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單位個體所需要消耗的資源也大大增加了, 而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人類對資源的消耗還會加大, 所以削減人口就顯得極為重要, 而如果沒有死亡, 卻繼續生育, 那么地球是難以承受的。

當然,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 如果實現了永生, 人類就會杜絕生育。 但事實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生育是所有生物的本能需要。 就幾十年前我們追求的只是可以吃飽, 可一旦吃飽了, 我們就會有更多的追求,

會為了錯過一場電影而悶悶不樂。 所以徹底的杜絕生育是無法做到的。 正是基于這些問題, 科學家們才認為永生是一種自取滅亡的做法。 不得不承認, 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們所說的不無道理, 但我們心中卻還是希望能夠獲得永恒的生命, 畢竟這個世界太過美好。 那么你認為人類是否應該獲得永生呢?如果是你, 會如何選擇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