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第二太阳系”,它是否能成为人类未来的地盘?

地球處在太陽系中的特殊環境, 在40多億年前, 受到宇宙外來力量以及地球的自身運動, 慢慢演化成適合生命體生活的星球, 而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體基本都是由碳基組成。 在探測不到邊的宇宙中存在眾多的星球, 地球應該屬于普通的一種, 那么宇宙中是否有星體有著和地球類似的環境, 可以誕生出其他碳基生命體呢?對此雖然目前還沒尋找到另外一個文明, 但是科學家卻探測到了第二個太陽系。

準確來講這個星系比太陽系小, 但是其中的星球分布和太陽系極其相似, 它就是距離地球2545光年的開普勒-90星系。

開普勒-90星系里面有著8大行星, 而且里面的主恒星散發出的光譜屬于G型, 是與太陽一樣G型的主序星。

開普勒-90星系里面也存在著巖石行星, 甚至和土星木星類似的巨行星也有, 而我們的地球本身也是巖石行星。 這些情況看起來和太陽系基本差不多, 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主恒星了, 像我們的地球之所以能讓生命存活, 主要還是太陽的作用。

科學家推測開普勒-90星系的主恒星是黃矮星, 表面看起來偏黃白, 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13倍, 表面的溫度比太陽略高, 也就意味著它的引力更強些, 或者散發出的熱量更高些。

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大約在1.5億公里, 才有適宜的溫度和氣候。 而在開普勒-90星系中, 八顆行星中即使是最外面的行星,

與黃矮星的距離也比1.5億公里這個數據小, 相對于地球跟太陽的距離來說還是過近, 這顆行星表面的溫度依然還是很高。

地球在太陽中屬于第三顆行星, 在開普勒-90星系的第三顆行星距離主恒星更近, 表面溫度極有可能達到400多度, 而它的公轉時間僅是地球的14天, 因此在這個星球上基本沒有碳基生命。

當然, 宇宙中也不排除以其他生命形態存在的生命體, 碳基生命體或許只是地球的特殊存在, 宇宙的創造力及包容性不能與地球相提并論, 這之間的差距也不是天和地能衡量, 在遙遠的未知地方一定有其他形式的文明存在。

筆者:三體-小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