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二战德国发明的这款外星武器妄图翻盘,战后神秘失踪疑似美国夺取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凱風, 無授權禁轉!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 直到80年代最盛, 整整三四十年, 世界各地(尤其歐美)的人們, 最愛閑聊的話題之一就是UFO, 越聊越神奇, 匯聚了科幻、宗教、鬼神、魔幻各種神秘元素。 UFO熱傳入中國比較晚, 但尾聲卻很響, 人們也愛在晚上像聊“鬼故事”一樣聊起UFO, 不過UFO在中國形象的稱作飛碟, 甚至干脆誕生一本暢銷刊物《飛碟探索》。

之所以稱呼UFO叫做“飛碟”, 主要是因為許多UFO事件中, 這種不明飛行物, 都是一種像空中懸浮的“禮帽型”碟狀物。

歷來對飛碟最廣泛的猜測就是,

這是外星人的飛行器。 但有一種不是很被外星人著迷者接受的論點, 則長期更被西方一些軍界人士看重。 這種觀點認為, 飛碟型UFO, 更有可能是人造的飛行器。

這種人造飛行器可能在二戰時期就由納粹德國研制, 戰后又被美國秘密接收繼續研發。 這種觀點, 還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有著許多目擊證人和相關證據。

二戰時期, 一直有個別美軍飛行員報告, 說遭遇到一種機身帶有納粹空軍“黑十字”標志的巨大碟型飛行器。 沒有任何當時已知飛行器動力推進裝置, 而是可能以一種極速旋轉的方式獲得推進力。 由于碟型機身不停旋轉, 所以不能轉載武器, 故而這種飛行器不參加戰斗任務。 而似乎是一種空中指揮堡壘。

美軍高層也對這種傳聞深感興趣,

情報部門也積極搜尋一切相關信息和資料。 據獲得的一些情報, 飛碟飛行器似乎是一種“無心插柳”的意外收獲, 德國科學家早在20年代就開始一種神秘力量的探索, 以獲取“時間機器”。 結果意外獲得了一種懸浮動力系統。

由此開啟了飛碟型飛行器的發明制造。 隨著情報工作的不斷補充, 盟國確信早在1934年納粹就研發出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 其能源為竟然只是空氣和水, 可惜具體的技術細節不知。 1938年, 黨衛軍介入了"飛碟"研究, 1939年納粹德國建成直徑達近20米的HANNEBU-1, 被稱作“巴龍采圓盤”, 用于偵查, 據目擊證人描述其直徑有36米, 機高9至11米!根據情報分析, 到二戰結束時, 納粹至少已經擁有了兩架時速可超過19000千米,

能夠90°垂直轉向并垂直起飛的飛碟。 當然德國在二戰中開發出很多現在看來很神奇的黑科技, 不過這類黑科技像飛碟這種到底是否真實存在, 就算真實存在是否如傳言般地神奇, 到目前為止依然還是一個謎, 至少到目前為止, 納粹飛碟的性能對現在的科技還是像黑科技一般存在。 參考文章:納粹德國“巴龍采圓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