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银河系与仙女系之间的星际空间中,还会存在星体吗?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 是廣袤的星際空間, 也就是真空;一些地方充斥著低密度星際塵埃, 還有在星際空間傳播的光、其他粒子, 甚至還有一些難以觀測到的矮星系或者流浪天體!

仙女星系距離地球254萬光年, 宇宙形成之初, 會殘留一部物質充斥在星際空間中, 這些物質因引力太弱, 沒有被其他星系捕獲。

另外, 在星系邊緣處的超新星爆炸, 會把部分物質抛灑向星際空間, 在逃離星系引力的過程中損失動能, 然後在星際空間中飄蕩, 直到被下一個星系捕獲。

以上物質, 都會存在于銀河系和仙女星系之間,

分佈極不均勻;“平均密度”也非常低, 每立方米不會超過一個氫原子品質。

甚至在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 還存在其他矮星系、星團、流浪行星、流浪恒星等等。

這些矮星系實在太小, 難以被觀測到, 甚至有些還未被發現;比如在銀河系周圍, 科學家就發現了數十個矮星系(甚至可以稱作星團), 相當於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有的正在被銀河系吞併。

在銀河系吞併這些矮星系的時候, 有可能導致引力彈弓效應, 把一些恒星或者行星加速後拋出銀河系, 從而成為星際空間的流浪天體!

星系之間的距離由於空間膨脹而不斷變大。 不過, 並非所有氣體雲都會成為星系的一部分, 還有一小部分會散落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之中。

因此, 星系際的空間中不是完全空的, 而是彌漫著宇宙大爆炸留下的低密度氣體雲。

除了氣體雲之外, 星系際的空間中可能還有恒星與行星。 不過, 這些天體並不是在星系際空間中直接形成的, 因為那裡的氣體雲密度太低, 沒有條件坍縮為恒星和行星。

這些天體實際上是來自星系, 當星系中的恒星受到引力擾動時, 它們就有可能獲得超過星系逃逸速度的速度, 進而飛入星系際空間中。

例如, 假設有雙星系統被銀心超大品質黑洞的引力拖拽過去, 那麼, 其中一顆恒星將會被黑洞吞噬, 另一顆則會獲得超高的速度逃離黑洞, 並飛出星系。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