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教育|諮詢|體會

古往今來的有關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的成人成才, 很大程度上, 要受家長的影響。 因此, 做家長的平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 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 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 “望子成龍, 盼女成鳳”, 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 有所作為。

我們家洋洋剛剛一年級, 由於從小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的時間比較長, 從幼稚園開始就表現出好動、不能很好地遵守學校紀律, 甚至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之間友愛相處。 入學後, 一時半會也未適應環境的轉換,

壞習慣越來越多。 經過向上海悟誠教育心理諮詢中心的心雅老師尋求幫助, 逐漸領悟和嘗試運用教育心理靈巧方法, 情況終於有所好轉。 作為父母, 我們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如何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為。 現就將幾個月來的教育經驗分享給大家。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

首先不能光說不做, 要求孩子做到的, 家長首先要做好。 孩子看樣學樣的能力很強, 你硬要他做什麼, 他不一定喜歡做。 反之, 你平時自己愛做的事, 他天天看在眼裡, 久而久之可能就會轉換成他自己的興趣愛好。 比如, 這個學期學校要求一年級學生要學會玩魔方, 並能獨力還原一個面。 兒子一開始做這個一點興趣也沒有,

總是胡亂倒騰幾下就扔一邊了。 後來, 我們家長先自己學, 每天空下來就在他面前玩, 還將成果展示給他看, 漸漸地他主動詢問怎麼做到的?這時就可以將我們學到的技巧告訴他, 3周後, 他也能快速獨立完成了。 所以, 父母的榜樣力量是一條能讓孩子通往成功的捷徑。

二、不能過分寵愛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 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 要什麼就給什麼。 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 最中導致自控能力差, 沒有上進心, 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現在孩子的書包是自己整理的, 當然我會趁他睡覺的時候檢查一遍學習用品是否齊全, 如果有什麼東西忘了。 事後我會提醒他要注意。 學習日的早晨,

為了趕時間, 我幫他穿衣, 但在雙休日, 我們要求他必須自己穿。 還有吃飯, 規定好時間, 不管吃沒吃好, 都要收拾碗筷。 隨著孩子的長大, 生活上的一些小事, 我們也會讓他去做, 比如掃地、擦桌子等, 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 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 但每個人的智力水準是不一樣的。 所以, 我們不會強迫他每次考試一定要達到什麼成績。 但針對學校的功課, 我們會關注每一課的知識點, 在日常複習中著重給他指出來, 然後再配適量的練習題, 使之不斷鞏固。 另外, 就是在輔導過程中要有耐心。

我是一個比較心急的人, 以前看到他做數學題來就氣, 不僅速度慢, 錯誤率還很高。 現在經過向心雅老師諮詢, 我也要求自己能耐下心來, 因為孩子有時不懂, 很可能問題出是父母的身上, 是由於我們教的方式方法不對, 導致孩子無法理解, 只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 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現在, 只在看到他在做練習時, 掌握了我教他的方法, 學會了對應的知識點, 我就非常開心, 感覺很有成就感。 所以, 我現在的想法就希望他能快樂成長, 學校功課能跟上, 將來能自力更生, 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從幼稚園大班開始才和我們真正一起生活, 當時我就發現他作任何事都缺乏信心, 大部分的事還沒做,

就說做不好。 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開始注意他的行為, 針對好的方面多鼓勵, 儘量讓他去嘗試他不會的東西, 告訴他一次做不好沒關係, 下一次可能就可以成功了。 現在, 他做任何事情, 只要願意跨出第一步, 還是能較快學會的。 比如輪滑、玩魔方、拍球等。 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些鼓勵, 讓他思想中樹立起我能, 我可以的自信。

好孩子不一定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但有問題的孩子肯定與父母的教育有關。 我想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恆, 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文|洋洋爸爸, 原創;攝影|心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