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蘇軾晚上散步,寫下一首28字詩,讀懂之后你會很幸福

高明的作家, 生活中的點滴都能成詩。

蘇軾就是如此。

走在坎坷不平的泥路上, 蘇軾拄著拐杖, 有感而發, 寫下一首七言詩, 28個字, 讀完心里暖暖的。

詩名《東坡》。

雨洗東坡月色清, 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坡頭路, 自愛鏗然曳杖聲。

詩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 蘇軾來黃州已經兩年多了。

走在灑滿明月的小路上, 蘇軾的心情很不錯。

不要嫌棄這小土路, 坑坑洼洼的, 我最愛的就是拐杖打在地上的聲音了。

這首情趣盎然的小詩寫于黃州東坡。

東坡是什麼?

是蘇軾的號, 也是一個地方。

1079年, 因為「烏臺詩案」, 蘇軾被貶到黃州。

雖然蘇軾的官職是黃州團練副使, 卻沒什麼實際權力, 而且還要受到官府的監視。

跟著蘇軾到黃州的, 還有蘇軾一大家子人。

初到黃州時, 一家人都靠著積蓄生活, 日子久了, 積蓄見了底。

一家人的生活成了問題。

如果能有一塊能自己躬耕的地該多好呀?

這是蘇軾的愿望。

面對蘇軾的窘迫, 朋友馬正卿挺身而出。

他向當地官府申請到一片廢棄的營地, 可以開辟出來, 種種糧食, 解決溫飽。

這塊地在黃州城東, 約有五十畝, 是一片荒地, 荊棘叢生, 瓦礫石子滿地, 糧食也不知種不種得活。

但是, 蘇軾無法, 能得到這樣一塊地, 已然是十分幸運的事了。

在這塊地上, 蘇軾帶著家人耕種, 雖然辛苦, 心中卻十分滿足。

因地處黃州以東, 蘇軾給它取名——東坡。

從此以后, 蘇軾有一個響亮的號——東坡居士。

有地了, 蘇軾總是會給自己找樂子。

在東坡附近, 蘇軾又發現了一塊好地方,

正適合建房屋, 他張羅著建了起來。

房屋在大雪中落成, 于是起名為「雪堂」。

雪堂四壁, 畫得都是雪景, 十分詩情畫意。

而后, 蘇軾凡是有遠道而來的朋友, 都安排他們住在雪堂里。

如果說躬耕于東坡, 蘇軾的生活有了保證, 那麼, 在雪堂中吟唱, 則讓蘇軾的生活有了詩意。

他時常漫步在東坡上, 感受著生活中的小確幸。

某一天晚上, 他走在小路上, 有感而發, 寫下此詩。

雨洗東坡月色清, 市人行盡野人行。

新雨過后, 東坡像是被洗干凈了一般, 晚上, 月光灑下來, 顯得格外清明。

如此良夜, 蘇軾一個人走在路上。

回望四周, 哪有什麼市井之人。

只有我一個山間閑野之人。

世間人都走吧, 只留我一個在此高歌。

東坡并不是一個風景勝地, 可有月光, 有閑適的心情, 處處可風景。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東坡的路,不那麼平整。

布滿大石塊小石塊的,走起來,頗有些吃力。

可蘇軾卻很享受。

我就是喜歡那坑坑洼洼的小路,我就是喜歡拐杖敲石頭的聲音。

明明是不適,在蘇軾眼中,卻是有趣的體驗。

在自然的懷抱中無憂無慮,他享受著官居時不可能擁有的自在與閑逸。

最普通的景色,卻有了最愉快的心情。

陳衍在《宋詩精華錄》評價此詩:「東坡興趣佳。不論何題,必有一二佳句,此類是也。」

東坡總是有這樣的魔力,在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到快樂。

荒蕪而貧瘠的土地,別有一番美麗的景色;

最普通的房屋,布上畫雪,變得詩情畫意;

簡單而普通的豬肉,吃出最美的滋味。

仿佛任何苦難,在他的心中,都有可愛之處。

真是羨慕蘇軾。

很喜歡的一段話:人這一輩子不要奢求太多,健康的活著,開心的笑著,合理的忙著,剩下的全部順其自然。

就像蘇東坡一樣。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東坡的路,不那麼平整。

布滿大石塊小石塊的,走起來,頗有些吃力。

可蘇軾卻很享受。

我就是喜歡那坑坑洼洼的小路,我就是喜歡拐杖敲石頭的聲音。

明明是不適,在蘇軾眼中,卻是有趣的體驗。

在自然的懷抱中無憂無慮,他享受著官居時不可能擁有的自在與閑逸。

最普通的景色,卻有了最愉快的心情。

陳衍在《宋詩精華錄》評價此詩:「東坡興趣佳。不論何題,必有一二佳句,此類是也。」

東坡總是有這樣的魔力,在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到快樂。

荒蕪而貧瘠的土地,別有一番美麗的景色;

最普通的房屋,布上畫雪,變得詩情畫意;

簡單而普通的豬肉,吃出最美的滋味。

仿佛任何苦難,在他的心中,都有可愛之處。

真是羨慕蘇軾。

很喜歡的一段話:人這一輩子不要奢求太多,健康的活著,開心的笑著,合理的忙著,剩下的全部順其自然。

就像蘇東坡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