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地球霸主恐龍為何會滅絕?專家分析墨西哥巖芯樣本,解開謎團

地球誕生了接近50億年, 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 大概44億年前地球形成了地殼, 40億年前, 地球上出現了生命, 30億年前地球上的植物進化出了光合作用, 並且慢慢形成了臭氧層。 10億年前, 出現了很多細胞植物。 7億7000萬年前, 地球上的所有海洋被冰封。 7億5000萬年前, 火山爆發導致溫室效應, 地球回暖後冰凍解除。 4億8000萬年左右, 也就是寒武紀末, 地球上發生了大規模滅絕事件。

如果沒有發生滅絕事件, 統治地球的霸主也許還是體型龐大的恐龍。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如此兇悍的動物全部死亡了呢?

恐龍滅絕猜想

主宰地球的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1.8億年之久, 陸地上大部分生物都對其避之不及。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 人類也許不過是它們塞牙縫的小肉絲而已。 造成了恐龍滅絕的主流觀點主要有以下五種:

第一種觀點:高能量射線導致地球生物大滅絕。 宇宙中時刻都有超新星爆發,

爆發時會產生強烈的射線。 也許在6500萬年前, 地球附近正好有超新星爆發, 釋放出的射線直接沖向地球導致地球上的大量生物滅亡。

第二種觀點:火山噴發導致地球生物大滅絕。 由于火山噴發導致的熱量和巖漿極具破壞性,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火山噴發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

但是6500年前的陸地上並不是到處都有火山, 如果火山噴發, 也只會毀滅火山附近的恐龍。

第三種觀點:氣溫變化導致地球生物大滅絕。 6500萬年前, 地球的平均溫度都比較高, 再加上陸地生物大多都體型龐大, 所以地球的碳排放過度導致溫室效應加劇。 之後, 地球因為某種原因驟然降溫, 很多生物直接被凍死, 食物鏈中斷, 所以大型生物無法吃飽肚子最終滅亡。

第四種觀點:磁場倒轉導致地球生物大滅絕。 也許當時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南北極磁場轉換, 失去磁場的地球就像是被卸下了盔甲, 宇宙射線和太陽輻射直接沖向地球生物, 所以地球上的很多生物因此直接喪命。

第五種觀點:外星人介入導致地球生物大滅絕。 有人說恐龍也許是外星人飼養的寵物, 因為不滿意所以直接插手將其毀滅。 也有人說外星文明為了入侵地球掠奪資源, 所以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所以恐龍因此滅絕。

雖然大家對恐龍滅絕的真相非常感興趣, 但是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能夠證明以上五種觀點成立, 恐龍滅絕的真相難道永遠也不會被人類揭開了嗎?直到科學家拿出了一份墨西哥深海巖石樣本, 揭曉了謎底。

發現樣本

地球曾發生過20余次生物集群滅絕, 但每次發生的規模大小和原因都各不相同。 比如地球誕生伊始,地質結構、大氣層的結構、氣候環境等因素還不夠穩定,所以會出現火山噴發、氣溫驟降或者驟升、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地震、缺氧等情況。有時,外太空的隕石也會被地心引力吸引造成隕石撞擊地球的事件發生。

關于第五次大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因為沒有直接證據,所以還沒有科學家為恐龍滅絕的原因蓋棺定論。直到墨西哥的巖石樣本出現,大家才終于解開謎團。

墨西哥有一個直徑185千米,深度3.2千米的隕石坑。專家通過檢測後確定,這個隕石坑出現于6500萬年前,當時正是白堊紀至古近紀的過渡時期,這段時期正好是恐龍生存的時間。

這個隕石坑被命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它的一半被海水覆蓋,另一半長滿了繁茂的綠色植被。為了探究恐龍滅絕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教授設法取得這個隕石坑深處巖芯的樣本。他和科研團隊將一艘小船改造成了一個鑽井站,通過鑽孔取樣的方式去採集樣本。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後,終于從海底隕石坑中取出來深藏1600米處的樣本。

專家對巖芯樣本做進一步分析,發現樣本中含有融化和破碎的石英石、石灰巖和花崗巖,而且樣本中還有大量的硫元素,這些情況和隕石撞擊地球的情況相吻合。種種證據都指明這個隕石坑是6500萬年一顆小行星撞擊產生的。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有10~15公里,事發當天以7萬千米/小時的速度撞向了地球。正是這次劇烈的撞擊才引發地球產生巨大變化,最終導致第五次大滅絕出現,答案終于出現了。

滅絕事件還原

其實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雖然由隕石撞擊引起,但並不僅僅是因為撞擊才導致恐龍滅絕。撞擊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關鍵所在。

科學家根據巖芯樣本成分推算出:當時隕石撞擊地球產生爆炸和火災,而且巨大的撞擊還引起了海嘯,同時,大概有3250億噸富含大量硫元素的巖石灰塵騰空而起融入大氣層。大火燒毀了數千公里的森林植被,海嘯掀起近百米的巨浪蔓延至大片陸地,大量的動植物殘骸被海水沖進隕石坑,僅僅一天時間,隕石坑內就覆蓋了130米厚的各種屍體。

極端惡劣的氣候和地質變化幾乎在一瞬間席捲了整個大陸,原本以巨大體型為傲的恐龍因體積太大而無處躲閃,深林中的恐龍被烈火焚燒、海邊的恐龍被海水淹沒,整片大陸成為了人間煉獄,地球瞬間變得哀鴻遍野,生靈塗炭。

緊接著,大氣層因為吸收了太多硫元素而被破壞,天空一片黑暗,整個地球的溫度陡然下降。剛剛躲過烈火煉獄的生物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低溫。植物因為沒有陽光而死亡,動物因為低溫和沒有食物而死亡,整個生態系統完全崩塌。只有少量對生存條件要求比較低的生物存活率下來。

但災難還遠沒有結束。之後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整個地球的溫度又上升5攝氏度左右,地球反射的遠紅外波被二氧化碳攔下,成為了加速溫室效應的催化劑,整個地球就像巨大的火爐,炙烤著為數不多的殘留生物。

短時間內,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物經歷了火災、海嘯、低溫和高溫,各種極端天氣下,絕大多數生物都已滅絕,即使恐龍沒有因為極端天氣死亡,最後也會因為食物匱乏而死亡。

比如地球誕生伊始,地質結構、大氣層的結構、氣候環境等因素還不夠穩定,所以會出現火山噴發、氣溫驟降或者驟升、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地震、缺氧等情況。有時,外太空的隕石也會被地心引力吸引造成隕石撞擊地球的事件發生。

關于第五次大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因為沒有直接證據,所以還沒有科學家為恐龍滅絕的原因蓋棺定論。直到墨西哥的巖石樣本出現,大家才終于解開謎團。

墨西哥有一個直徑185千米,深度3.2千米的隕石坑。專家通過檢測後確定,這個隕石坑出現于6500萬年前,當時正是白堊紀至古近紀的過渡時期,這段時期正好是恐龍生存的時間。

這個隕石坑被命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它的一半被海水覆蓋,另一半長滿了繁茂的綠色植被。為了探究恐龍滅絕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教授設法取得這個隕石坑深處巖芯的樣本。他和科研團隊將一艘小船改造成了一個鑽井站,通過鑽孔取樣的方式去採集樣本。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後,終于從海底隕石坑中取出來深藏1600米處的樣本。

專家對巖芯樣本做進一步分析,發現樣本中含有融化和破碎的石英石、石灰巖和花崗巖,而且樣本中還有大量的硫元素,這些情況和隕石撞擊地球的情況相吻合。種種證據都指明這個隕石坑是6500萬年一顆小行星撞擊產生的。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有10~15公里,事發當天以7萬千米/小時的速度撞向了地球。正是這次劇烈的撞擊才引發地球產生巨大變化,最終導致第五次大滅絕出現,答案終于出現了。

滅絕事件還原

其實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雖然由隕石撞擊引起,但並不僅僅是因為撞擊才導致恐龍滅絕。撞擊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關鍵所在。

科學家根據巖芯樣本成分推算出:當時隕石撞擊地球產生爆炸和火災,而且巨大的撞擊還引起了海嘯,同時,大概有3250億噸富含大量硫元素的巖石灰塵騰空而起融入大氣層。大火燒毀了數千公里的森林植被,海嘯掀起近百米的巨浪蔓延至大片陸地,大量的動植物殘骸被海水沖進隕石坑,僅僅一天時間,隕石坑內就覆蓋了130米厚的各種屍體。

極端惡劣的氣候和地質變化幾乎在一瞬間席捲了整個大陸,原本以巨大體型為傲的恐龍因體積太大而無處躲閃,深林中的恐龍被烈火焚燒、海邊的恐龍被海水淹沒,整片大陸成為了人間煉獄,地球瞬間變得哀鴻遍野,生靈塗炭。

緊接著,大氣層因為吸收了太多硫元素而被破壞,天空一片黑暗,整個地球的溫度陡然下降。剛剛躲過烈火煉獄的生物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低溫。植物因為沒有陽光而死亡,動物因為低溫和沒有食物而死亡,整個生態系統完全崩塌。只有少量對生存條件要求比較低的生物存活率下來。

但災難還遠沒有結束。之後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整個地球的溫度又上升5攝氏度左右,地球反射的遠紅外波被二氧化碳攔下,成為了加速溫室效應的催化劑,整個地球就像巨大的火爐,炙烤著為數不多的殘留生物。

短時間內,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物經歷了火災、海嘯、低溫和高溫,各種極端天氣下,絕大多數生物都已滅絕,即使恐龍沒有因為極端天氣死亡,最後也會因為食物匱乏而死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