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比起與老人育兒觀念不統一,這個問題更重要

世界上自從有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育兒就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

隔代養育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過分溺愛孩子, 只要孩子有需求都會百依百順, 尤其在孩子哭的時候, 簡直一點抵抗力都沒有。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 家長給予充足的養分, 他就會慢慢長大, 而孩子是否能長得“挺直”, 就需要幫他“修枝剪葉”, 給予指引了, 而不是按照孩子自己的意願去成長。

長輩的過度寵愛和習慣性妥協會讓孩子失去原則, 很容易“讓小樹長歪了”。

比如有的孩子會產生“唯我獨尊”的心理, 在小朋友面前就會很強勢,

很霸道。

帶著這些不好的性格進入社會, 一定會因此受到打擊。

老人家觀念不好轉變, 年輕爸爸媽媽表示很苦惱。

為什麼會有“隔代寵”?

出於本能

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有呵護幼小的天然本能, 而孩子作為跟自己有著直接血緣關係的可愛小生命, 更是令隔代老人無法對孩子太過嚴厲。

更寬容的心態

老人家歷經幾十年風雨, 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改變, 他們更能看得開, 更能放得下, 對於孩子自然更有耐心去包容。

怎麼看待“育兒觀念不同”?

對於傾注所有心血, 還在辛苦照顧孩子的年邁父母, 首先不應該表示感謝嗎?

他們並沒有義務必須幫子女帶孫兒, 但事實上很多是在全職看管的。

雖然他們的育兒觀念落後、不科學,

但是我們不能報以責備的心態去嫌棄他們。

育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連年輕爸媽都無法做到教育孩子不出差錯, 更何況上了年紀的父母!

如果與父母育兒觀念不統一, 我們可以嘗試與他們溝通, 告訴他們自己的觀點想法。

或者分享一些適合他們學習的育兒課程、育兒事例等, 旁敲側擊地滲透。

只要他們意識到對孩子的利弊, 就一定能改善。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相比“育兒觀念不統一”, 也許“能不能自己帶孩子”更值得思考。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爸爸媽媽要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 在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時刻缺席, 將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過失。

年輕的爸爸媽媽需要工作, 確實很辛苦,

但是孩子轉眼就會長大, 不會等你。

工作和陪伴孩子該如何平衡, 是每個父母需要用心考慮的事情。

真正忙得抽不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的, 還是少數父母, 正常情況下, 只要稍作安排, 合理取捨, 很多父母是可以更高品質的陪伴孩子的。

真的沒有時間嗎?其實只要你想, 一定可以做得到。

畢竟去年邊發言邊喂孩子的澳洲女議員都能做到。

甚至有些爸爸媽媽讓父母帶孩子僅僅是因為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 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還要上班, 老人也沒事, 看孩子不是正好嗎?”

從另一方面講, 孩子對父母陪伴的期待, 才是最讓人感動和難過的。

當你要去上班的時候, 孩子會緊緊抱著你, 可憐巴巴地問:“媽媽可以不上班嗎?”你知道嗎,

他內心多麼渴望你的陪伴!

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時特別乖, 但是一看到媽媽就開始撒嬌, 你知道嗎, 他跟媽媽撒嬌其實是想在媽媽這裡尋找母愛特有的溫暖和安全感。

放學回家, 他送給爸爸媽媽一個自己做的小禮物, 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你知道嗎, 他是在表達自己的愛, 也是在感謝爸爸媽媽的愛。

還有很多很多在城市打工的年輕父母離家時, 追在車後大哭的孩子, 他們多麼希望父母能陪在自己身邊!

孩子每天都在長大。

我們總覺得還有時間, 可就在你說“再等我一下我就可以帶孩子去他一直想去的遊樂園, 給孩子一件期盼已久的玩具了”的時候, 孩子可能已經不需要了……

不如想一想, 自己是不是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