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大滅絕事件即將上演?2.52億年前的徵兆已出現,人類該怎麼辦?

在地球的歷史上, 一共出現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其中, 白堊紀晚期的大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 因為最著名的史前生物——恐龍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滅絕的。

(圖片說明:恐龍滅絕)

由于年代久遠, 科學家們想要考證其中的根本原因都非常困難。 但是, 他們仍然極為關注這些曾經的地球災難及其誘導因素, 不僅僅是為了求知, 也是為了提防類似的災難再次發生。 令人擔憂的是, 這樣的災難徵兆, 可能在今天的地球上再次出現。 二疊紀大滅絕時地球上的一些變化, 已經在今天的地球上露出痕跡了。

二疊紀大滅絕又被稱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生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 在距今大約2.52億年前, 當時大約有70%的陸生脊椎動物和96%的海洋生物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圖片說明:二疊紀大滅絕)

關于二疊紀大滅絕的原因, 科學家們還有爭議。 不過, 有一些可能導致了二疊紀大滅絕的特殊現象, 竟然在今天的地球上出現, 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擔憂。

根據澳大利亞的地質記錄, 科學家們發現了二疊紀大滅絕期間曾經出現的一個特徵, 那就是在氣候變化及其導致的森林破壞引發了當地淡水「毒化」的現象。

悉尼盆地是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淡水生態系統之一, 它在當時首當其衝, 成為了大滅絕事件的種子之一。

這種所謂的「毒化」不是某種化學物質, 而是來自于一群生物——細菌和藻類。 它們在二疊紀末期迎來了一次大爆發, 卻可能給其他生物帶來了滅頂之災。

(圖片說明:藍藻引起的水華)

實際上, 淡水中有細菌和藻類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在今天的淡水中也都有分佈。 當它們的數量處于合理范圍時, 就不會引發災難。 一旦數量過多, 問題就來了。

在二疊紀末期, 這樣的情況就發生了。 目前很多科學家認為, 導致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因素很多, 其中火山爆發是一個重要因素。 這種火山爆發的規模非常大, 釋放出了大量的溫室氣體, 再加上熔巖本身溫度的釋放以及山火的爆發, 地球氣溫迅速躥升。

森林被破壞對于地球環境來說也是個致命的打擊, 土壤得不到樹木的保護開始被侵蝕, 其中大量的營養物質被沖刷到淡水系統中。 這些營養物質于是滋養了淡水系統中的細菌和藻類,

讓它們得以瘋狂生長。

(圖片說明:看似漂亮的水華其實對水生動物非常有害)

這些細菌和藻類的數量不斷擴張, 消耗了水裡的大部分氧氣, 形成一片「死亡區」, 以至于原本活得很好的水下生物窒息死亡。 在數十萬年的時間裡, 大部分水下生物被「憋死」,從此滅絕。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在對悉尼盆地的土壤、化石以及地球化學分析得出結論:即使是在大滅絕事件後,這些微生物仍然發揮著威力,減緩了地球生態系統恢復的速度。當時的悉尼盆地遍佈著充滿了各種細菌和藻類的群落,而地面上的森林在長達300萬年的時間裡都在苦苦掙扎,努力恢復著自己的種族。

(圖片說明:遠古森林在大滅絕後很難恢復)

究其原因,就在于這些細菌和藻類在淡水中形成的死亡區嚴重阻礙了像你探底這樣的碳匯重建,以至于減緩了氣候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地質特徵都表明:在由氣候變暖導致的大滅絕事件後,這種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現象似乎非常普遍。唯一的例外,就是66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

(圖片說明:恐龍滅絕和其他幾次大滅絕有所不同)

那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特殊之處在于地球的升溫不是來自于內部因素,而是由于小行星撞擊。這種撞擊是一次性的,雖然也會釋放出大量的塵埃和硫酸鹽氣溶膠,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以及氣溫的提升只是暫時性的,所以淡水中的微生物爆發也只是一次性地出現,隨後就消退了。

可是,今天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的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二疊紀大滅絕期間的場景似乎正在重演。

(圖片說明:魚類在水華中離去)

這就是令人擔憂的問題:淡水「毒化」的原因,今天的地球都具備。通常來說,這個過程離不開全球變暖和森林的破壞,如今地球氣溫不斷升高,許多森林遭受到人類的砍伐和山火的摧殘。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淡水「毒化」的第三個原因——森林破壞導致的土壤營養物質流失到淡水環境中,也就離得不遠了。

康乃狄克大學的地質學家Tracy Frank說:「隨著全球溫度的上升和植物群落的變化,淡水環境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湖泊和前海區域內有越來越多有毒的藻類在迅速繁殖……在歷史上,火山活動是二氧化碳的來源。而我們知道,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今天的二氧化碳已經與當時十分相似了。」

難怪有人將今天地球正在經歷的一切,描述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人類還不提高警惕,那麼這就不再是誇張和比喻了。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上升,淡水微生物將會迎來自己的溫床,屆時水生動植物恐怕將會面臨滅頂之災!

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這些淡水環境中的有害藻類最喜歡20℃-32℃的溫度范圍。在三疊紀早期,大陸夏季的表面空氣溫度就處于這個范圍內。而根據研究人員的預測,到2100年,地球中緯度地區的大陸,在夏季也會迎來這樣的空氣溫度。

(圖片說明:災難的徵兆正在重現)

這還不算上森林的破壞。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和乾旱天氣的增加,美國、澳洲甚至是歐洲、南美洲,都出現了越來越劇烈的山火,這個特點再一次印證了二疊紀末期災難發生的預兆。

可以說,人類和地球環境都走上了歷史的三岔路口,最終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

按照康乃狄克大學的地質學家Chris Fielding說法,我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這一次地球的氣候危機有很多變化是人類有機會和能力去控制的,我們還能去挽救。至于壞消息嘛,未來可能出現的任何苦果都是人類自己種下的。

(圖片說明:山火頻發是另一大災難的徵兆)

我們只知道,二疊紀大滅絕後,地球生態系統花了數百萬年才得以恢復。僅僅這一點,就足以給全人類以當頭棒喝了。

大部分水下生物被「憋死」,從此滅絕。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在對悉尼盆地的土壤、化石以及地球化學分析得出結論:即使是在大滅絕事件後,這些微生物仍然發揮著威力,減緩了地球生態系統恢復的速度。當時的悉尼盆地遍佈著充滿了各種細菌和藻類的群落,而地面上的森林在長達300萬年的時間裡都在苦苦掙扎,努力恢復著自己的種族。

(圖片說明:遠古森林在大滅絕後很難恢復)

究其原因,就在于這些細菌和藻類在淡水中形成的死亡區嚴重阻礙了像你探底這樣的碳匯重建,以至于減緩了氣候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地質特徵都表明:在由氣候變暖導致的大滅絕事件後,這種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現象似乎非常普遍。唯一的例外,就是66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

(圖片說明:恐龍滅絕和其他幾次大滅絕有所不同)

那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特殊之處在于地球的升溫不是來自于內部因素,而是由于小行星撞擊。這種撞擊是一次性的,雖然也會釋放出大量的塵埃和硫酸鹽氣溶膠,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以及氣溫的提升只是暫時性的,所以淡水中的微生物爆發也只是一次性地出現,隨後就消退了。

可是,今天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的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二疊紀大滅絕期間的場景似乎正在重演。

(圖片說明:魚類在水華中離去)

這就是令人擔憂的問題:淡水「毒化」的原因,今天的地球都具備。通常來說,這個過程離不開全球變暖和森林的破壞,如今地球氣溫不斷升高,許多森林遭受到人類的砍伐和山火的摧殘。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淡水「毒化」的第三個原因——森林破壞導致的土壤營養物質流失到淡水環境中,也就離得不遠了。

康乃狄克大學的地質學家Tracy Frank說:「隨著全球溫度的上升和植物群落的變化,淡水環境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湖泊和前海區域內有越來越多有毒的藻類在迅速繁殖……在歷史上,火山活動是二氧化碳的來源。而我們知道,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今天的二氧化碳已經與當時十分相似了。」

難怪有人將今天地球正在經歷的一切,描述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人類還不提高警惕,那麼這就不再是誇張和比喻了。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上升,淡水微生物將會迎來自己的溫床,屆時水生動植物恐怕將會面臨滅頂之災!

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這些淡水環境中的有害藻類最喜歡20℃-32℃的溫度范圍。在三疊紀早期,大陸夏季的表面空氣溫度就處于這個范圍內。而根據研究人員的預測,到2100年,地球中緯度地區的大陸,在夏季也會迎來這樣的空氣溫度。

(圖片說明:災難的徵兆正在重現)

這還不算上森林的破壞。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和乾旱天氣的增加,美國、澳洲甚至是歐洲、南美洲,都出現了越來越劇烈的山火,這個特點再一次印證了二疊紀末期災難發生的預兆。

可以說,人類和地球環境都走上了歷史的三岔路口,最終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

按照康乃狄克大學的地質學家Chris Fielding說法,我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這一次地球的氣候危機有很多變化是人類有機會和能力去控制的,我們還能去挽救。至于壞消息嘛,未來可能出現的任何苦果都是人類自己種下的。

(圖片說明:山火頻發是另一大災難的徵兆)

我們只知道,二疊紀大滅絕後,地球生態系統花了數百萬年才得以恢復。僅僅這一點,就足以給全人類以當頭棒喝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