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熊孩子把紅豆綠豆混合,家長陪挑兩小時,網友盛讚:這才叫教育

說起孩子, 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天真, 活潑還有調皮。 尤其是男孩子, 他們往往要比女孩子更調皮, 淘氣。 而大家把這類淘氣的孩子歸為「熊孩子」。

老人常言道, 每個「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 出問題的看似是孩子本身, 其實問題是出在了家長的身上。 對孩子的疏于管教, 才讓這些孩子一步步走進深淵。

近日, 廣東深圳一個「熊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就闖下了大禍, 而媽媽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 這個熊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 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 起了玩心, 竟然把紅豆和綠豆摻和在了一起, 家長回頭後才發現這個大禍。

可是這位孩子的媽媽並沒有當場責駡他, 也沒有和超市的工作人員溝通不要追究, 而是現場陪著這個「熊孩子」一點一點的把被混在一起的豆子分開。

中途的時候也有超市的人員看到說不用再弄了, 只是小孩子的惡作劇。 但是這位媽媽並沒有就此放棄, 而是用了兩個多小時成功的分開了紅豆和綠豆。

圍觀群眾都表示這位媽媽的做法非常對, 受到懲罰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 哪些事情不該做。 事後, 有記者採訪到了這位媽媽, 孩子的母親李女士說, 自己其實就是想給孩子一個教訓, 以後去超市不能再做這樣的事。

而且在撿的過程中, 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有了這次教訓, 孩子自己也會明白, 做錯了事就得承擔後果, 並不是每一次都有媽媽陪著的。

假如換成其他家長, 恐怕就知道賠錢, 也或者當場打罵孩子, 把現場氛圍搞得十分尷尬, 而這起不到實質性的解決作用。

當媽媽知道孩子闖禍了以後, 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就當場去指責孩子, 更沒有護短, 試圖掩蓋孩子的錯誤, 這才導致網友盛讚:

「這才是教育!」

在接受了這個錯誤以後, 媽媽想到的是怎樣去補救這個錯誤。

而當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于是她帶著孩子主動地去挑豆子。 她並沒有讓孩子自己挑, 因為她沒有把這次錯誤全部歸于孩子身上。

在熊孩子犯錯這種事情上, 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還小, 貪玩是天性。 不需要過多地去干涉他們, 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孩子的年齡小,會局限他們的思想和不正確的做法,所以他們自己是無法判斷好與壞的。

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孩子的年齡小,會局限他們的思想和不正確的做法,所以他們自己是無法判斷好與壞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