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火星會是「第二地球」?或存在巨大水庫,唯一擔心的是可能有生命

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的棲息地, 如果地球出現狀況, 我們人類文明就可能會面臨絕境。 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 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到10公里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了猛烈的撞擊, 導致地球發生了大規模滅絕事件, 包括恐龍在內的無數生物從地球上消失。

為了避免人類文明未來遭遇類似的毀滅性打擊, 科學家希望能夠在宇宙深處找到一些適宜人類居住的外星球, 如果能夠找到「第二家園」、「第二地球」, 並且能夠實現星際移民, 人類文明終結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由於地球孕育了無數生命, 環境非常適宜我們人類居住, 所以在尋找這些宜居星球時, 科學家一般都會參考地球的環境, 如外星球需要處於宜居地帶, 這樣的星球表面溫度不會很高也不會很低, 液態水能夠保持在星球表面;如外星球需要有水, 因為在地球上, 水可以說是我們這些生物的不可或缺的資源,

在地球生命起源的過程中, 水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雖然科學家已經找到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 但是沒有找到一顆完全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最高級的是, 這些系外行星與地球的距離異常遙遠, 人類在短時間內沒法抵達。

雖然目前沒法抵達遙遠的系外行星, 但是很多科學家認為我們尋找「第二家園」其實不用到那麼遙遠的系外行星, 在太陽系內其實就有一些潛在的宜居星球, 如距離地球最遠4億公里外的火星, 就是這樣的星球。

與那些與地球的距離達到幾光年、幾十光年甚至更遙遠的系外行星相比, 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 以人類的發展情況, 現在已經能夠將探測器送上火星,

在不久的將來, 我們人類還計畫將宇航員送上火星, 甚至在火星打造火星城市。

火星或存在巨大水庫

人類第一次看到火星表面真實的景象是水手4號探測器傳回的, 後來人類又發射了很多著陸器、火星車到達火星, 近距離拍攝到火星表面的畫面,

從這些畫面中, 我們看到的火星極為荒涼、乾旱, 沒有一絲生機, 就像我們地球的沙漠或者戈壁灘地區。 這樣的星球, 真的有可能會是我們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嗎?

雖然火星表面看起來很荒涼, 但是這一顆星球的含水量可能相當多。 在火星表面散佈著無數微小球形晶體,

這些微小球形晶體看起來像「藍莓」, 它們的平均直徑約為2.5 毫米。

人類第一次看到火星表面存在這些「藍莓」狀物體, 還一度認為那可能就是火星的「藍莓」。 但是後來的研究表明, 這些所謂的「藍莓」, 實際上只是一些水赤鐵礦而已, 並不是所謂的「藍莓」生物。

雖然這不是火星的生命,但是這一個發現還是讓很多科學家感到興奮的,因為火星的真相「藍莓」狀巖石內可能富含水分,含水量可能達到8%。

在火星到處都是這樣的「藍莓」狀巖石,如果這些巖石含水量真的這麼高,意味著所有的「藍莓」巖石的水量加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水庫」。這也意味著,火星曾經的環境確實是潮濕的。

唯一擔心的是可能有生命

在火星發現水,這對於人類未來移民火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也可能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們可以在火星開發這些水資源,獲得所需的水分,通過分解水還能得到氧氣和氫氣。壞消息就是存在水,意味著可能存在生命,如果火星存在一些未知的微生物,人類貿然前往火星可能會存在風險,這是我們目前唯一最擔心的事情。

地球海洋在生命起源的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都表明,火星曾經也是一個潮濕、溫暖的世界,在幾十億年前火星表面也有類似地球這樣的湖泊、海洋,在這些湖泊、海洋,甚至在火星土壤中都可能會存在過生命。即使後來火星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異常乾燥、荒涼,但是有一些極端微生物也有可能倖存下來。

為了研究微生物是否能夠在火星環境中生存,科學家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配置了一些培養液,並將一些微生物放到培養液內進行培養,然後將養著微生物的培養液進行乾燥,這些微生物也一起被乾燥。隨後又為這些已經乾燥的微生物提供水分,結果這些已經被乾燥的微生物再次恢復了生命力。科學家認為,如果火星存在微生物,那它們也有可能會適應火星乾旱的環境,當火星出現季節性的冰川融化,它們就可能會復蘇。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模擬了一個氣壓為地球千分之六的模擬環境,將4種甲烷菌放到這一個模擬環境中,經過21天后,這些微生物依舊可以存活。這意味著,在在火星低壓的環境下,微生物也是可能會倖存下來的。

由於微生物的種類非常多,不同微生物對人類的影響是不同的,有一些微生物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有利的,有一些微生物則可能是有害的。如果火星潛在的微生物對我們有利,這問題還不是很大,如果火星存在一些對人類有害的微生物,人類貿然前往火星,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從這一點來看,即使宇宙深處存在一些環境比火星更優越的系外行星,人類也不能隨便就前往,在前往這些系外行星之前,我們需要研究這些系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這些潛在的生物是否會與人類文明存在衝突。如果存在衝突,如何避免衝突或者將風險降到最低,這是需要研究的事情。

雖然這不是火星的生命,但是這一個發現還是讓很多科學家感到興奮的,因為火星的真相「藍莓」狀巖石內可能富含水分,含水量可能達到8%。

在火星到處都是這樣的「藍莓」狀巖石,如果這些巖石含水量真的這麼高,意味著所有的「藍莓」巖石的水量加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水庫」。這也意味著,火星曾經的環境確實是潮濕的。

唯一擔心的是可能有生命

在火星發現水,這對於人類未來移民火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也可能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們可以在火星開發這些水資源,獲得所需的水分,通過分解水還能得到氧氣和氫氣。壞消息就是存在水,意味著可能存在生命,如果火星存在一些未知的微生物,人類貿然前往火星可能會存在風險,這是我們目前唯一最擔心的事情。

地球海洋在生命起源的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都表明,火星曾經也是一個潮濕、溫暖的世界,在幾十億年前火星表面也有類似地球這樣的湖泊、海洋,在這些湖泊、海洋,甚至在火星土壤中都可能會存在過生命。即使後來火星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異常乾燥、荒涼,但是有一些極端微生物也有可能倖存下來。

為了研究微生物是否能夠在火星環境中生存,科學家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配置了一些培養液,並將一些微生物放到培養液內進行培養,然後將養著微生物的培養液進行乾燥,這些微生物也一起被乾燥。隨後又為這些已經乾燥的微生物提供水分,結果這些已經被乾燥的微生物再次恢復了生命力。科學家認為,如果火星存在微生物,那它們也有可能會適應火星乾旱的環境,當火星出現季節性的冰川融化,它們就可能會復蘇。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模擬了一個氣壓為地球千分之六的模擬環境,將4種甲烷菌放到這一個模擬環境中,經過21天后,這些微生物依舊可以存活。這意味著,在在火星低壓的環境下,微生物也是可能會倖存下來的。

由於微生物的種類非常多,不同微生物對人類的影響是不同的,有一些微生物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有利的,有一些微生物則可能是有害的。如果火星潛在的微生物對我們有利,這問題還不是很大,如果火星存在一些對人類有害的微生物,人類貿然前往火星,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從這一點來看,即使宇宙深處存在一些環境比火星更優越的系外行星,人類也不能隨便就前往,在前往這些系外行星之前,我們需要研究這些系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這些潛在的生物是否會與人類文明存在衝突。如果存在衝突,如何避免衝突或者將風險降到最低,這是需要研究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